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田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5個地區之一,駐地和田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抵崑崙山西藏自治區交界,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阿克蘇相連,東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與喀什地區毗鄰,西南以喀喇崑崙山為界,同克什米爾接壤,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57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和田地區屬典型的內陸乾旱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屬乾旱荒漠性氣候,境內有大小河流36條,是中國光能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以盛產和田玉聞名,是著名的玉石之鄉、絲綢之鄉、地毯之都和瓜果之鄉。

和田地區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主要有維吾爾族、漢族、回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22個民族;境內有尼雅遺址、阿克斯皮力古城、買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爾古城、阿薩古城堡以及約特干遺址等旅遊景點。


建置沿革

和田地區,古稱「于闐」,藏話意思為「產玉石的地方」。

《唐書•西域傳》:「于闐或曰瞿薩旦那,亦曰渙那、曰屈丹,北狄曰於遁,諸胡曰豁旦。」《大唐西域記》稱作瞿薩旦那國:「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語謂之漢那國。匈奴謂之於遁,諸胡謂之豁旦,印度謂之屈丹,

舊曰于闐,訛也。」又稱:「瞿薩旦那國,周四千餘里,沙磧大半。」瞿薩旦那為國名,含義是「地乳」。《大唐西域記》還有如下記載:昔于闐國王暮年無嗣,於是祈禱天神,請求繼嗣。忽間神像前額剖裂,出一嬰孩。全國上下歡慶。但嬰兒不食人乳。國王恐其夭折,又去神前求助養育之法。突然神前地面隆起一包,形狀如乳,嬰兒吮飲,長大成人,繼承王位,世代相傳。因為「於時地乳所育,因為國號」。可見于闐王為「大地之驕子」,使用「瞿薩旦那」為國名應是眾望所歸。但地名則稱作于闐或豁丹未變。元代以來史書有兀丹、忽炭、斡端等,都是和闐或于闐的不同譯名。和闐和于闐是古代南北方民族語言的不同稱謂,有所差異。

秦漢以前,有操印歐語系和漢藏語系和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的古老土著民族在這裡生存。

張騫通西域後,和田地區第一次被記入漢文典籍。

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設西域都護府,當時位於塔里木盆地周邊的西域三十六國中有皮山、于闐、扜彌、渠勒、精絕、戎盧諸國在西域都護府統轄之下,至此和田正式歸屬中國版圖。

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前後,漢朝向于闐、扜彌、渠勒、精絕、戎盧諸國國王、將佐按漢制封官、授漢印。漢代還在精絕設立禾府,管理屯墾事務。公元57年後,于闐國勢轉盛,鄰近諸國皆服從。

到魏晉時期,皮山、渠勒、戎盧、扜彌、精絕等城邦國被于闐兼併,這時的于闐就相當於今和田地區的範圍。從西漢開始歷代中央王朝都在這裡封王設官,進行有效管理。

魏晉時期,于闐國與祖國內地保持着密切關係。

晉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封于闐王為「晉守侍中」。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在此設毗沙都督府,置十州。

後晉,冊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國王。

元代,為蒙古王封地。1279~1289年,設宣慰使元帥府,元稱于闐為斡端或忽炭。

元代,為蒙古宗王分封地。

元至元年間(公元1279年-1289年),設宣慰使元帥府,直屬元朝中央統轄。

清,設置于闐於今之克里雅,遂有于闐(克里雅)與和田之稱。

清初,改「于闐」為「和闐」。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設和闐辦事大臣,受葉爾羌辦事大臣節制,和闐城設三品阿奇木伯克。

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1983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和田市。自治區批准將和田縣的和田鎮、肖爾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良種場劃歸和田市,屬和田地區管轄。

位置境域

和田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中心位置處於東經79.92°,北緯37.12°。

南越崑崙山抵藏北高原,東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部深入塔克拉瑪干腹地,與阿克蘇地區相鄰,西部連喀什地區,西南枕喀喇崑崙山與印度、巴基斯坦相爭之克什米爾接壤,有邊界線210公里。

此段邊界,中印西段邊界新疆和印占拉達克的傳統習慣線全部沿着喀喇崑崙山脈南,從喀喇崑崙山口起,向東沿葉爾羌河的支流和什約克河的分水嶺,再向東南沿山嶺而行,越過奇普恰普河,穿過6845高地和6598高地;從6598高地向南順山嶺行,沿比濟耳盧塔,過天南河最西點,穿過加勒萬河與什約克河口,通過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昌隆河之間的分水嶺,穿過昌隆河口南,然後沿山嶺東南行,到達西藏阿里地區和拉達克傳統習慣線空喀山口。

和田地區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和田地區南越崑崙山抵藏北高原,北臨塔里木盆地,北低南高,並由西向東緩傾。

地勢由北部的海拔1050米上升到南部山地7167米。山區、山地、北部平坦區界限分明,從地貌上粗略劃分,一半為盆地,一半為山區山地。

綠洲面積9730平方千米。和田地區南部崑崙高山成弧形橫貫着東西,峰巒重疊,山勢險峻。北坡為淺丘低山區,峽谷遍布,南坡則山勢轉緩。

山脈高峰一般海拔為6000米左右,最高達7000米以上。

由於氣候乾燥,荒漠高度一般達3300米,個別地段可達5000米,南北坡雪線分別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

在崑崙山與喀喇崑崙的地理分界處斷列形成林齊塘窪地,發育着現代鹽湖與鹽鹼沼澤,形成高山湖泊。

氣候

和田地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帕米爾高原和天山屏障於西、北,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不易進入;南部綿亘着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阻隔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形成了暖溫帶極端乾旱的荒漠氣候。

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溫快而不穩定,常有倒春寒發生,多風沙天氣,秋季降溫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

氣候特點是:春季多沙暴、浮塵天氣,夏季炎熱乾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發量2 480毫米。四季多風沙,每年沙塵天氣220天以上,其中濃浮塵(沙塵暴)天氣在60天左右,和田浮塵天氣日數平均每年增加2.5天,全年無一、二類天氣,三、四類天氣28天,五類天氣300天左右,月平均降塵量124噸/平方公里。

由於全區範圍大,面積廣,不同地形、地貌條件下,生物、氣候差異極大,大致可分為南部地區,綠洲平原區,北部沙漠區三種氣候類型。 [1]

水文

和田地區境內有安迪爾河、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桑株河、皮山河加勒萬河、天南河、昌隆河、薩利吉勒干西河、奇普恰普河等大小河流36條,年徑流量74億立方米。河流季節反差極大,夏季洪澇,秋冬嚴重乾旱,春季極為缺水,4-5月來水量僅占全年的7%。

和田地區河流大都是內陸河。一般可劃分為皮山、和田-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及羌塘高原湖區等5個內流區。此外尚有流入印度的奇普恰普河外流區(年外流水量2.93億立方米)。平原區流區有大小河流36條,引用灌溉和人畜飲水的有30條。

烏魯瓦提風景區

烏魯瓦提景區位於崑崙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處、和田縣浪如鄉境內,距和田市71公里。2007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烏魯瓦提水庫水最深達110米,水庫的壩高131.8米,1993年8月開始修建,2001年竣工發電併入和口電網。已建成的景點有:大壩、索龍橋、大壩夜景、溢洪道、玉龍大壩飛瀑等。 [31] 昆

崑崙湖公園

崑崙湖公園是和田地區最大的公園,占地88000平方米,平均海拔1320米。園內以崑崙湖為中心,水面面積28000平方米。園內以崑崙湖為中心,水面面積28000平方米。崑崙湖東部、南部岸線平直,東北角狹長。湖中有一湖心島,湖的西北角為荷花池;東部有三個魚池。

其娜民俗風情園

其娜民俗風情園位於墨玉縣城南,阿克薩拉依鄉其那巴格村,距和田市40公里。2007年底被評為自治區級3A景區、全國工農業示範點、五星級農家樂。園中有一株梧桐樹,維吾爾語為「其娜」,「其娜」是英語china維吾爾英譯,意思是「中華桐」。樹高30多米,主杆直徑達3 米,樹冠遮蓋地面1.5畝。= 白玉河景區

白玉河

亦稱玉龍喀什河,自古因生產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產地,主要有青玉、青白玉、黃玉、碧玉、白玉等36種和田玉,白玉河發源於崑崙山北坡,全長504公里,年徑流量22.6億立米。

英艾日克水庫

英艾日克水庫位於和田市18公里處的沖積扇扇緣窪地中,屬平原水庫。庫容4225萬立方米,調節庫容2500萬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水庫西側為英爾艾力克沙丘地,北岸出水口兩側為魚塘和園林地。

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位於民豐縣境內,尼雅河的下游古河道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在古絲綢之路的南道上,平均海拔1300米。尼雅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尼雅遺址是古代居民的居住遺址。距民豐縣城約140公里,地處縣城正北沙漠腹地,系漢晉時期距今約1800年的「精絕國」所在地,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最重要的古代遺址之一,南北分布大約27公里,東西寬約8公里,以河渠為界,是研究西域歷史的珍貴文字資料。由於遺址的出土文物珍貴,尚未對一般遊人開放。

于闐樂舞

和田是有名的歌舞之鄉,最著名的是于闐樂舞。

從漢代《于田佛曲》傳入中原,《于闐樂》就在漢朝宮廷演奏,它常常吸引漢高祖到未央宮聆聽。南北朝時,于闐樂舞風靡中原,唐朝國樂《十部樂》中,就收入了《于闐樂》。唐代于闐篳篥演奏家尉遲青譽滿長安。

民族節日

和田地區的節慶活動豐富多樣,節慶活動大致分為2種,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和旅遊節慶活動。和田地區以維吾爾族為主,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前2個是伊斯蘭教的節日。

肉孜節

肉孜節,即開齋節,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曆每年9月為齋月,凡成年健康的男女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日出至日落禁止飲食和娛樂。

穆斯林習慣用阿拉伯語稱齋月為「萊麥丹」月。「萊麥丹」是「戒煉」的意思,即通過齋戒練思想、練意志、練身體。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月,則再封一日,共30天,第二日,即伊斯蘭教曆10月1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齋功圓滿完成。肉孜節一般為期三天。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宰牲」或「血祭」。伊斯蘭教創立後,穆罕默德將太陰曆12月10日定為伊斯蘭教的節日之一,古爾邦節逐漸成了從11世紀初開始改信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每年的3月20日左右,是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諾魯孜節。內容與漢民族的春節相似。「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曆3月22日。

麥西來甫

麥西來甫,維吾爾語中意為「集會」、「聚會」,是維吾爾族人民集歌舞娛樂、品行教育、聚餐為一體的民間活動。

按舊俗,麥西來甫一般都在農閒時舉辦,一般由各家輪流主持,並準備適當飯菜招待客人,同村同街的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麥西來甫分為節日、野遊、婚娶、輪流舉辦等多種舉辦形式。內容一般分為三部分:樂曲舞蹈、娛樂遊戲和懲罰行為不端者。

地方習俗

刁羊

刁羊是在馬背上展現人們勇敢無畏精神的一種體育項目,也是一項古老的遊戲活動。在和田廣大的農村牧區極為普及。刁羊常常是在春季、婚、喪、嫁、娶、節日期間舉行。

摔跤

摔跤是維吾爾族人的傳統遊戲之一,在和田維吾爾族人中出廣為流傳,但在風格上與其他地區的摔跤習慣有所不同。比賽開始,兩名繫着不同顏色布腰帶的選手進入摔跤場地。首先賽手互相抓住對方的布腰帶,肩頂着肩比力氣,或是勾着腳將對手抱起來,誰能把對手直挺挺地舉起來或是側着身將對手摔倒在地,就算誰贏。誰要是能連續這樣將對手摔倒三次,就算贏得了這場摔跤比賽的勝利,失敗方就會退出摔跤場。

特色技藝

桑皮造紙

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主要流傳於新疆南部和田地區廣大鄉鎮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宜於植桑的吐魯番地區也有分布。維吾爾族的桑皮紙製作工藝與內地的造紙工藝大致相同,不同之處是桑皮紙只用桑樹枝嫩皮為原料,成紙分高、中、低3個檔次,用途較為廣泛。

特色飲食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烤羊肉串是在特製的烤肉鐵槽上烤灸而成的。鐵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成孔狀,用木炭作燃料。

烤全羊

烤全羊,是維吾爾族的一大傳統名餚。烤全羊不僅是街頭的風味小吃,而且也是維吾爾人招待貴客的上等佳肴。烤全羊多選用綿羯羊或周歲以內的肥羊羔為主要原料。

羊肚子烤肉

羊肚子烤肉是沙漠深處的牧民發明的一種高營養、高熱量的食品。具體做法是:把羊宰殺後,把羊肚子洗乾淨。再把切好的碎羊肉拌上調料(鹽和孜然)塞進羊肚子裡面,然後用羊腸子把羊肚子的口捆綁好,再將羊肚子埋在火灰里烤,大約烤3-4個小時可以食用。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