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井田可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井田可复》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第九卷。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1]

原文

或问于郁离子曰:“井田可复乎?”郁离子曰:“可。”曰:“何如其可也?”曰:“以大德戡大乱则可也。夫民情久佚则思乱,乱极而后愿定。欲谋治者必国民之愿定而为之制,然后疆无梗,猾无闾。故令不疚而行。”请问之,曰:“天下之宴安也,人不尝苦辛,不知乱之无所容其身,而易于怨上。故一拂其欲,则愤激而思变,有从而倡之,乱斯作矣。是故老成之人慎纷更焉,非为苟也,畏未得其利而先睹其害也。故民犹也,厩牧以安之,豆粟以饫之,旦而放之,莫不振鬣而奔,牝鸣而牡应,嘶驰𫘨突,惟意所如,不可逐而馽也,及其负盐车,历羊肠,流汁踠足,饥不得秣,倦不得息,逾数百千里而归,望皂枥如弗及,见圉人而叩沫,则虽鞭之使逸,否矣。及此而调之,其有不服者乎?是故圣人与时偕行,时未至而为之,谓之躁;时至而不为之,谓之陋。今民风不淳,而古道之废兴,欲不欲者各半。故以大德戡大乱,则井田亦可复也。”

译文

有人向郁离子问道:“井田可以恢复吗?”郁离子说:“可以。”那人又问:“为什么说它可恢复呢?”郁离子说:“以大德平定大乱是可能的。百姓的性情长久安逸了就想乱,乱极了而后又愿意安定。想谋治的人必须顺乎百姓愿意安定的心愿制订法度,然后疆土无阻塞,扰乱无空隙,因此政令下达,不用忧虑就能实行。”那人向他请教,郁离子说:“天下逸乐时,人不吃苦辛,不知道世乱使他无处容身,并容易对上怨恨。所以一触动他的欲望,就激愤而思变,有追随并提倡的,动乱就发生了。所以老成的人对纷乱变更很谨慎,决不随便苟同,害怕没得到好处而先见到害处。因此百姓就像马一样,在马厩里喂养使它安定,用豆粟使它饱食,一旦放了它,无不振而狂奔,母马嘶鸣而公马应和,由它随心所欲,不可追挡和阻拉。等到它拉着盐车,经过羊肠小路,流汗屈足,饥不得草料,倦不得休息,越过千百里而返回,希望见到槽厩而得不到时,见了养马人就嗑齿吐沫,这样即使用鞭子抽打它,让它跑也跑不动了。到了这个时候再调治它,哪有不服的呢?所以圣人与时机共行。时机不到而去做,叫做急躁;时机已到,而不去做,叫做愚陋。现在民风不淳,而古道的废兴,想的和不想的各占一半。所以凭大德平定大乱,那么井田也就可恢复了。”

寓意

制定法令应顺民心,合民意,顺势而为。如果不体察民情,不了解民意,则法愈多而事愈繁。把握时机,恰到好处,才能令天下安定。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2]

视频

井田可复 相关视频

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
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

参考文献

  1. 刘基主要著作,文学360, 2020-04-20
  2.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谋臣刘伯温 ,搜狐,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