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亚历山太,外文名:Alexandria,基督教圣经地名。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1]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2],劝人悔改,转离恶行。
简介
一埃及城市,为亚历山大大帝于主前331年所建。在希罗时代,亚历山太城向为埃及首府,在古代世界则是仅次于罗马的大城。亚历山太城踞尼罗河三角洲西缘之半岛,背倚埃及大陆,朝向地中海,前有法勒斯岛为其港口屏障。法勒斯岛上有巨大灯塔,也称为亚历山太灯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法勒斯与半岛有防波堤相连,成“T”形,防波堤两侧是古代的码头。
亚历山大建造此城,提供了一个军事基地,一个优良海港,一个贸易中心,而且近可控埃及,远可控整个东方。城市布局俨如方阵。两条宽为200呎的大道,每道分3衢,于城中心相交,将市面分割成整齐的方块,全城分置3个小区:东北为犹太小区,西部为埃及小区,南部为希腊小区。
亚历山太的建筑艺术是自古闻名的,如大灯塔、博物馆;图书馆及希腊式学院、亚历山大陵墓(为其后继者多利买所建),潘神庙(一位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记述该庙的外观俨如一个大松球),以及众多的商业建筑物;只可惜这些奇伟的建筑已少有遗存了。主后796年的一次大地震摧毁了大灯塔,500年后更荡然无存了。博物馆所遗存的只有一件羊皮古卷的卷夹和一尊雕像。另有所谓“克丽佩脱拉方尖碑”,是纪念罗马大将马可安东尼而建的,今有一件存于纽约中央公园,另一件则矗立在伦敦维多利亚大堤上。这些纪念碑实际是杜得模西士三世(主前1490-36)时代之物;另有庞培柱碑,是罗马皇帝戴克理先(主后284-305)于主后四世纪所建,迄今仍高耸99呎,立于已经现代化了的亚历山太港。
亚历山太城于希罗时代的作用至为关键。其时,因古代地中海良港推罗已毁,可当希腊世界和埃及腹地贸易要冲的,惟有亚历山太。主前322年,亚历山大大帝既殂,帝国为其将领瓜分,其部将多利买在埃及称王,建多利买王朝,传至克丽佩脱拉而达至罗马。这位女王与该撒流的罗曼史大概是促其亡国的近因。
亚历山太的博物馆与现代概念殊不同,其实是一座大学兼图书馆,为多利买二世(非拉铁非)所建;这博物馆使亚历山太港成为希腊世界的学术中心。其研究项目最初以语文学、文献评鉴和史籍收藏为最显著。考该馆最盛时期的藏书可达70万册之多,其中包括经小心校勘的古希腊经典。可惜经埃及之乱和该撒犹流入侵之后,这批文化典籍部分受到破损。至希腊时代晚期和罗马时代,学术研究渐转向新学科,如大灯塔的建筑可作一例,灯塔利用镜片巧妙的折射,在20浬远的海面上也可看见信号。
亚历山太兴建之初,犹太居民为数不少。在多利买王朝的赞助下,犹太学者曾将旧约译成希腊文,即今所谓“七十士译本”。据传该译本由70位拉比分居海边70茅芦,潜心译述,书成后因以得名。后来犹太人口渐增而日趋繁盛,与其他族裔的关系也日见紧张。犹太人经商每有所成,尤于小麦贸易几成垄断之势,从而引起其他居民的反犹情绪。主后42年,亚历山太城的希腊居民发起驱犹运动,把犹太人从希腊区内逐出(是时犹太人口已蔓延至该区)。
针对这次暴动,亚历山太学者斐罗写了两篇辩文,一名《驳弗拉库斯》(弗氏为亚历山太总督),一名《上皇帝书》(是致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的一封信)。他的思想是一种折衷主义,企图将犹太的一神宗教与希腊古典哲学融合。
圣经提及亚历山太之处不多,例如基督教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就耶稣是弥赛亚的问题,向聚集在耶路撒冷之犹太人辩论时,其中就有来自“亚历山太会堂”的犹太人(徒六9);此外,使徒行传十八章24节记述有一位亚波罗,是一位饶有学问,又最能讲解圣经的信徒,他就是亚历山太人民;再如使徒保罗乘船解往罗马时,曾先后乘过两艘“亚历山太的船”(徒二十七6,二十八11)。
亚历山太最早期的圣经研究,在巴西里得及其子伊西多尔的倡导下,主要倾向于诺斯底主义。稍后在犹太绅商赞助下,设立系统课程,发展成一个寓意解经学派。革利免和俄利根两位早期教父跟这学派渊源极深。该学派在释经上强调3层意义,即:历史意义、伦理意义和属灵意义。
后期,亚历山太有亚流主义兴起,那是一派势力很大的异端学说,为一位长老亚流所创。该派否认基督的永恒性,认为他既被生,即有开始。亚流主义的主要对手亚他那修,也是来自亚历山太。四世纪亚流异端教义之被驳倒,381年在君士坦丁堡会议中尼西亚信条之得到全教会的肯定,亚他那修之功实不可抹。
主后七世纪亚历山太城为伊斯兰阿拉伯人所占。欧麦尔哈里发(按:“哈里发”为回教国家领袖的称号)在位期间(主后634-644),派大将暗伊本亚斯侵埃及。640年兵发毘鲁斯音,以精兵10,000大溃拜占庭军于希流坡立,次年经7个月围困之后攻占巴比伦堡(近开罗旧城),亚历山太遂尽失依恃,阿拉伯兵直抵城下,围城1年,终经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二世授权,由科普替人长老与阿拉伯人订立城下之盟,亚历山太城遂为所占,时在642年。
暗伊本亚斯上哈里发书中不住赞叹:“该城盛景不胜枚举,谨列释例奉闻:城内精舍4,000栋,浴塘400间,纳税犹太民40,000人,游乐场所400处。”645年,拜占庭以300战船收复亚历山太,杀亚拉伯守卒1,000人。在646年,暗伊本亚斯回攻,复占该城,并尽除其城墙。
十三世纪有一说谓亚历山太图书馆在此役中被焚一尽,并指出亚拉伯统帅暗伊本亚斯曾说:“这些书籍所言若与《古兰经》相悖,就都是邪恶的;若与《古兰经》相符,则存之也属多余;全部烧掉吧!”今之学者多以该说不足信,疑为中世纪基督徒臆造来诋訾伊斯兰教徒的。他们认为亚历山太图书馆已历经两次火灾,至七世纪时藏书已所剩无多;而伊斯兰教通常都尊重文化、崇尚学术。
参考文献
- ↑ 《文学回忆录》听与读 | 第五讲: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 ,搜狐,2017-04-14
- ↑ 耶稣基督的福音,教会,20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