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拉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亚拉伯,外文名:Arabia,基督教圣经地名。
基督教是对信奉耶稣[1]为救世主的各大教派的宗教,是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在古希腊语中,上帝之子被称为基督,基督教[2]由此得名。
简介
亚拉伯是指亚洲西南面的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一面临“肥沃月弯”;从政治界域来看,其北邻为今日之约但哈希姆王国和伊拉克,南濒印度洋,东、西边界各为波斯湾和红海,面积不过100万平方哩多,相当于美国面积的1/3。
地理
古代地理学家如斯特拉波等人多援托勒玫(主后127-151,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先例,把亚拉伯划分为3大区域:(1)山地亚拉伯,指半岛西北地区,包括西乃、以东、摩押、外约但;(2)沙漠亚拉伯,指叙利亚大沙漠;(3)富饶亚拉伯,指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
今日之亚拉伯已分为若干国家,其最大者为沙特阿拉伯,其余则有也门、科威特、卡塔尔、阿曼、马斯喀特和亚丁。
“亚拉伯”一词在圣经中,往往并指南部和北部。如历代志下九章14节谓,以金子向所罗门进贡的“亚拉伯诸王”即通指南北两地;但也可能专指西北山地亚拉伯,如保罗记他归主之后曾“往亚拉伯去”(加一17),指的是西北部的西乃山(加四25)。圣经提及的许多亚拉伯地名,多是在西北山地,如布斯、底但、度玛、以法、夏琐(耶四十九28-33)、玛撒、米沙、米甸等;但也有在亚拉伯南部的城邑,如哈萨玛非、俄斐、撒弗他、西发、示巴、乌萨;另如哈腓拉和巴瓦音则大概在东北;而西巴的地理位置则尚有争议;至于乔布记中所载的“乌斯”,学者们多以为是在以东和北部亚拉伯之间某处。
气候
亚拉伯气候干热,某些地区之热,可说是世界之最。半岛东西虽与海洋相接,可惜这两边水域太小,吹出的海风不足以影响亚非大陆强大的干热气团。不过,总可使部分地区享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南向地势渐高,热气流也渐缓。沿海低地全然受亚热带气候控制,云、雾、露也终年不断;但内陆亚拉伯则一年四季赤日炎炎,惟逢沙暴或极罕见的阵雨,方可获瞬息之蔽。
伊斯兰教发祥地阿希贾兹四季少雨,大旱常至3年不解。也门和阿西尔则雨量有恒,农事也很发达。亚拉伯没有河流,只有纵横交错的干河床,构成商队和朝圣者的通道。
历史
圣经中最著名的亚拉伯人,大概是示巴女王,但也有其他人物或部族与亚拉伯有密切关系。创世记十章所列初民名表中,有不少名字今日犹保存在阿拉伯的地名中(创十7、26-30)。亚伯拉罕之妾夏甲和基土拉所出诸子之名(创二十五1-4、12-18),后来即是许多亚拉伯部族名称和地理名称的来源。北亚拉伯民族谱系学家追溯以实玛利为亚拉伯民族之祖。
关于亚拉伯的天然资源,历史上早有详载。埃及第一王朝诸法老一向控制着西乃的绿松石矿;俄斐的黄金和南亚拉伯的乳香、没药,也早就闻名天下。示巴女王曾向所罗门王进奉这类十分珍贵的香料(王上十2-10),自此,亚拉伯和以色列通商频繁(王上十15)。所罗门王在红海西北角之以旬迦别建港,疑是专为与俄斐通商的(王上九26-28)。犹大王约沙法(主前872-848)犹从亚拉伯人手中纳贡(代下十七11),且欲复兴俄斐贸易,却不成功(王上二十二48)。
与亚拉伯有关的几个部族,在圣经史上都很重要。如将约瑟带往埃及的以实玛利人(或称「米甸人”),实际就是亚拉伯人(创三十七25-36);在山地亚拉伯的荒野与摩西交战的亚玛力人,也即亚拉伯人(出十七8-16);摩西的岳父叶忒罗是米甸人(出十八1);犹大王乌西雅曾攻击亚拉伯人(代下二十六7),该处所谓“米乌尼人”,据考也来自亚拉伯。圣经载亚拉伯人基善力阻圣城重建一事(尼二19,六1、6),从出土碑铭中已得到印证。
以赛亚论亚拉伯时,曾严谴基达人(赛二十一13-17)。今已知基达人是北方亚拉伯人的大族。杰里迈亚也曾预言基达人终要为尼布甲尼撒所灭,后果如所言(耶四十九28-33)。基达人的盟友包括拿巴提的亚拉伯人(赛六十7)。该族后来颇强盛,在历史上占重要地位。彼特拉城曾为所占,应验了俄巴底亚预言以东人的遭遇。后来新约和次经各书提及亚拉伯时,所指主要是拿巴提的亚拉伯人(加一17;《马加比书》十一16)。
圣经时代南亚拉伯有4国兴起:撒宾、米宁、夸塔班、哈德拉莫。约主前115年,又有希米亚耳王国崛起而为南亚拉伯之霸主,直至主后300年而衰。再300年,伊斯兰教即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文化与宗教
最早的拼音文字即见于从西奈半岛矿场出土的碑铭,据考属主前二千年代中期之物。北亚拉伯一直是游牧部落生息之地;南亚拉伯则是农业文明开始极早的地区。考古学家均证明南亚拉伯的建筑、水利、宗教雕塑艺术等,在早期已经发达。
亚拉伯人原奉行多神崇拜。南亚拉伯人以月神为至尊,其日神为女性。北亚拉伯的神祇中有杜色拉神、亚拉特神、盖德神等。后来伊斯兰教兴起后,亚拉伯人均奉阿拉为唯一真神。
参考文献
- ↑ 耶稣:“我们都与上帝同在”,中国台湾网,2013-04-03
- ↑ 宗教文化:什么是基督教,第一星座网,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