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交通银行大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一座建筑,位于外滩14号。

外滩14号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该处被德华银行买下,并建造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4层大楼。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这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上海外滩14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交通银行将总行迁到重庆。战争结束以后,1946年-1947年,上海总行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这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上海外滩14号行址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1]

简介

中山东一路14号的交通银行大楼,兴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

属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

历史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要求,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 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中山东一路14号的交通银行大楼,兴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属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

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2]。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

视频

交通银行大楼 相关视频

交通银行宣传片
交通银行·始于190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