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龙安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龙安寺是由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细川胜元于宝德二年(公元1450年)创建的禅宗古寺[1]。龙安寺位于[[日本]的京都,龙安寺庭园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建寺时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时期,龙安寺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文名称:龙安寺
外文名称:Dalunan Ryuuanji
类 别:世界文化遗产
地 点:日本,京都
景 点:矿石寺院,鸳鸯池
建成时间:1450年
节 日:时代节
龙安寺是日本的一座位于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寺院,以石庭而闻名。龙安寺创建于宝德2年(1450年)。本尊为释迦如来、创立者为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细川胜元、开山(初代住持)为义天玄承。应仁之乱时被烧毁,长享2年(1488年)细川胜元之子细川政元重建该寺,宽政9年(1797年)因火灾方丈堂、佛殿、开山堂等被毁。方丈堂是当时将西源院的方丈堂改建而成的。方丈堂的前院的枯山水式石庭十分著名,是有大云山之称的名刹。方丈庭院据传为相阿弥(室町后期画家。号松雪斋。能阿弥的孙子,艺阿弥的儿子。是足利义政的近侍。诸艺擅长,尤善水墨)所作。
寺内景点
龙安寺寺内景点有:矿石寺院,枯山水庭院,鸳鸯池,其中最著名的是矿石寺院,不见一点泥土,由圆形和椭圆 形的小石子铺成,其上摆有十五块岩石,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会有一块矿石隐藏。龙安寺庭园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此外别无一物,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砂、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而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寺院传说
流传在日本京都龙安寺有一则感人的鸳鸯传说。龙安寺以石庭闻名,一进入山门,可以见到有一个蓄水充盈的池 塘。这个池塘是镰仓时代的庭园遗迹,原名镜容池,另外还有一个别名“鸳鸯池”。江户时代,由于四季景色变化多彩多姿,所以游人络绎不绝,非常热闹。传说中,“鸳鸯池”别名的由来,是缘于一个典故:从前,这附近的村子里住了一个猎人。有一天,池塘里飞来一对鸳鸯,相依相随,好不快乐。猎人一看到鸳鸯,立刻举枪射杀,鸳鸯察觉急忙振翅高飞,但雌鸟不幸被子弹击中直堕池中,在空中见到这个情景的雄鸟,一直高亢地尖声哀鸣,不断在雌鸟浮尸的池面上空盘旋,不肯离去,最后终因耗尽力气,掉落到深山里。猎人赶往深山寻找雄鸟的尸体,找到一看雄鸟竟然吐血而死了!猎人非常震撼,没想到这对鸳鸯如此情深,他却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后悔不已的猎人为了感念这对鸳鸯深刻的情谊,就在池塘边将他们合葬在一起,并建立一座小祠堂祭祀。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池塘叫做鸳鸯池。
庭园文化
日本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方丈庭园,有着一种抽象而神秘的美。京都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它极为简单的设计能使人无意识地看到一棵优美的树的图案。这个庭园为什么能给人一种超乎寻常的视觉美感,多种说法莫衷一是。京都大学的科学家在2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对称计算发现,龙安寺庭园内5组岩石之间的轴对称线组成了一棵分出枝桠的树的图案。此前曾有研究发现,人脑会利用抽象的对称线来获取对事物形状的认识。科学家认为,人在观看龙安寺庭园时,会无意识地通过岩石间的对称“看”到这棵隐藏的树。 对比计算发现,随机摆放的岩石无法产生这样的图案。这棵树的“主干”经过方丈的中央附近,即传统上观看庭园的地点。导游通常指点给游客观看这所庭园的最佳位置,也位于主干上。这表明这些岩石不是随机摆放的,而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后人曾对龙安寺庭园这5组岩石的含义提出了多种猜测,但这些象征的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释该庭园带给人的视觉愉悦感,更不易解释为何对相关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也为之所吸引。科学家认为,人脑潜意识中看到的这棵树,可能是龙安寺庭园神秘美感的重要原因。
“母虎带子涉水过河庭园”这是一个空想力下的产物,是说有一只母虎有三只小老虎,其中一只个性凶猛,因此母虎想如果带另两只其中一只过河,剩下的那只必会被这只凶猛的吃掉,所以母虎先将凶猛的这只送到对岸,再过来带另两只中的其中一只,而带这只过去对岸时又把凶猛的那只给带回来,然后再带剩下的那只过去,最后再连同凶猛这只一起渡河到对岸。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母虎带子涉水过河。而“7.5.3之庭”是说中国的五岳或是比拟禅的五山,也有从东到西顺序排列为京都的东山、南山、双丘、西山、北山等这样的说法,更有人说看起来像心这个字象形之说法。以描写自然景观来看,可以看成在大海所浮现的岛屿,或横渡在流水中的大小岩石。而如把白砂比拟为白云,那就是在云海中耸立的山峰。也有人说石群的配置,像在星空中闪耀的仙后座W字型的样子,让人认为与“横钩三点,似如星有如月”等禅语相联结。
不管是那一方面,让看到的人,都拥有自由的解释与联想的这个庭园,看起来来像是个单纯的构成,但那其中神秘的力量是很大的。酿成干枯却高贵高尚的美,让观赏的人不禁深深地感动,特别是黄昏时的石庭。龙安寺庭院建于15世纪,所属的室町幕府时代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时期。禅宗思想的流行使当时人们在庭园设计中掺入了简朴自律的理念,开始不用水而用砂石等静物来表现水的状态,这类庭院因此被称为“枯山水”。在方丈入口处的净手泉眼上“唯吾足知”的石刻禅文,令人有所感悟。在庭前地板走廊座眺石庭,可令人领悟远离世俗的禅宗精髓。寺内深处的镜容池,池水如镜,池边长满厚厚的青苔,颇有“蛙跳古池听水声”的古趣。平安时代成书的《造庭记》给“枯山水”下的定义是,完全用石头石子摆放出村庄、山峦和河流的模样。室町时代的寺院为反映禅义的自然观,说什么“枯淡幽寂”、“山水草木皆成佛”,故仅用白砂和岩石象征山水,获得更广义地解释大自然的浩瀚与奥妙。好比
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在整片白砂地上,散置着五群岩石,那可以看作禅宗五山,说成中流砥柱的岩头,或浮于大海的孤岛,或冒出云海的高峰。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发明创造出寓海于石、砂,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之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旅游贴士
龙安寺坐落在日本的京都市,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京都也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无论是艺术、佛教还是民间手工艺。游客可以通过TIC学习日本烹调技术、传统工艺(丝绸、陶瓷、造纸、庙宇行头等)、日本戏剧、茶道和插花。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日本京都龙安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视频
京都-龙安寺-枯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