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类性别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类性别比

性别比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国家。

简介

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也是生物学中对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率,以族群中雄性所占比例来做定义。“第一性别比”指怀孕时的性别比;“第二性别比”指刚出生婴儿的性比;“第三性别比”指所有成熟个体(此指出生后至死亡)的性别比。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人类的二级性别比大约是105位男性对100位女性。而生物学上的性别比,则是以族群中雄性所占比例来做定义。对于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来说,通常种群中的雌雄比例为1:1,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达不到这一比率,有孤雌生殖的动物,比如科莫多巨蜥(ZW机制)雄性:雌性=4:3,幼年龟类(XY机制)雄性:雌性=1:3,即使没有孤雄或孤雌生殖功能,狮子的性别比例往往也达不到1:1,始终是雌狮多于雄狮。而对于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来说,由于性别由胚胎发育环境(如温度)(如蛇类、鳄鱼)或卵子是否受精决定(如膜翅目昆虫),因而性别比例则不确定。

评价

2021年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中国男比女多3490万人,这3000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是108.9。青年当中,男多女少问题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婚恋关系的确立,受年龄、生活地域、个人品德、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随着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逐步下降其实所有生物都一样性别比例受多种因素影响,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对生物性别进行选择,比如说砍伐不结果的雄株木瓜,保留结果的雌株和雌雄同株木瓜,通过孤雌生殖技术多产雄蚕少产雌蚕,以获得更多蚕丝,通过精子筛选使乳用畜多产雌性少产雄性,肉用畜多产雄性少产雌性,以此获得更多的乳制品和肉制品等等,但法律禁止对人类先进行性别选择,除非特殊需要,诸如对血友病、色盲病等性别连锁疾病的预防。[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