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奧秘充滿井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什麼奧秘充滿井裡》,美國詩歌。艾·迪金森(見「一隻鳥兒來到人行道」)寫於1877年,最早發表於《詩集》(1896),今收入托馬斯·約翰遜編輯的《艾米莉·迪金森詩歌全集》,1955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譯文1987年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王譽公譯。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詩歌說明,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間存在着一條鴻溝。人們生活在自然的外部,因而只能觀察自然,體驗自然,盡情享用自然,但可惜的是人們並非天生具有掌握自然奧秘的特權。詩中「水井」是個自然實物,同時又被用作整個神秘的自然界的象徵。正如詩人窺不見井底一樣,也不能探知自然的隱秘。開始兩節描繪了人們慣見的水井的形狀。在第一節中,深井底部的一汪水被比作「一壇水」的鄰居,真切而神奇。第二節又將井底之水比作一個「家常玻璃杯蓋子」,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無底洞的臉」。這裡水井跟自然一樣,看上去是毫無限度的;而人們發現的只是它的一些表面現象。詩人以「無底洞」比喻井的深度,表現了她對深邃莫測的自然的憂懼和敬重。相反,井口上的小草(第3節)則左搖右擺,「顯得格外膽大」;海邊的管茅(第4節)面對大海前仰後合,也「毫無怯懦的表現」。這些小東西為什麼對詩人望之生畏的事物居然一點也不害怕呢?因為它們不同於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個「成員」。第5節明確提出了人與自然是「陌生」的觀點。她認為那些自稱是熟悉自然的詩人或作家其實還未曾進過「自然」宅院的大門,他們僅僅捕捉到了一些表面現象,對其本質仍然缺乏深入研究。第6節認識到自然的真正奧秘就在於她自身的存在。自然可能給人一時片刻的快樂;但這是不長久的,死亡在等待着每一個人。當誰變為自然的一部分,而進入她那「頻頻出入的家門」的時候,這個人便早已經死了。於是她勸那些不了解她的人不要懊惱;因為離自然越近,就越接近死亡。
這首詩歌勇敢提出了反超驗主義的思想觀點。這對當時傳統的浪漫主義文學的「自然觀」是一種反叛,是人類認識自然過程中的一次思想革命。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什麼奧秘充滿井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