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仇池笔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二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亦为读书笔记及所见所闻之记录,是《东坡志林》姊妹篇,体裁、宗旨皆相同。《四库全书总目》疑其书为“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云:杜甫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甚村陋也。绝不标其本题,又不举其全句,其为偶阅杜诗,批于致远终恐泥句上之语,显然无疑。他可以类推矣。又如蒸肠诗一条,记醉僧事;及解杜鹃诗一条,解杜鹃有无义,亦皆不类轼语。疑并有所附会窜入。”其实,其书与《东坡志林》手稿一样,皆为苏轼生前手录之文。后人于苏轼死后,争相搜录其文以刊行,因搜录其文者不同,故出现《东坡志林》卷数不一,又出现《仇池笔记》一书之状况。《仇池笔记》共一百三十八条,与《东坡志林》重复三十六条(一说三十七条)。所记内容亦十分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制度风俗、轶闻时事、山川风物、佛道修养等各个方面,以记身边琐事及诗文评述为主,足资治史者参考。此书不知何时刻板刊行,收入曾慥《类说》,明万历年间赵开美从《类说》中辑出,凡书中所记与《东坡志林》互见者,但存标题,下注“见志林”字样。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内容预览

《笔记》于《志林》,表里书也。先大夫既已序《志林》而刻之矣。玆于曾公《类说》中,复得此两卷,其与《志林》并见者,得三十六则,去其文而存其题,庶无复辞,亦不废若原书,此余刻《笔记》意也。窃谓长公才具七斗,游戏翰墨皆成文章,故片纸只字,无非断圭折璧。才既高而节复峻,此足以起忮矣,况复呶呶不胜。其睥睨一世,则侧目而揶揄之者,固将甘心焉?而相公厮坏,殆以柄国者为鳖矣。士固可杀不可辱也,议新法未必伤柄人之心,然此等语不足以彻髓耶!夫荆公固士也,学虽僻而奈何辱之哉?乌台之狱,岂尽人尤也乎!刻《笔记》。万历壬寅孟夏日,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