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博考古展,看钜鹿故城发掘(刘孟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从国博考古展,看钜鹿故城发掘》是中国当代作家刘孟领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从国博考古展,看钜鹿故城发掘
国博百年考古展,
钜鹿故城来开篇。
青白执壶会说话,
现代发掘她趟先。
我们知道,2022年7月1日,我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京隆重开幕,展览精选240多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纪念国博创建110周年。其中重点推介钜鹿(今河北巨鹿县)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玉光闪耀,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她趟开了我国历史考古风气之先河。
青白瓷瓜棱式执壶
100年前,巨鹿宋城发掘出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壶通体施青白釉,光素无纹,仅以简单几根线条划分空间,于纯净中尽显优雅婀娜。由于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使瓷器釉薄处呈白色,积釉处透青色,其总体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可谓是白中闪青,青中泛白,就像那个湖水浅的地方是无色的,深一点就变成绿色,再深就呈现蓝色了。颜色逐渐加深,使之色质如玉,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因为它又好看,又好用,又便宜,故深受人们喜爱。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众多窑口烧制,然后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发货,甚至跨国销售,“一带一路”上沉船遗迹回答了青白瓷畅销问题。
像青白瓷一样,巨鹿宋城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轰动全国乃至世界来抢购文物,一度被称为“巨鹿热”。就连时任县长的丁惟棠也带头强买强卖出土文物,欺行霸市,引起民愤,状告南京国民政府,牵连到不少官员,不得已罢免了丁县长。可见“巨鹿热”热到何等程度。正是这异常情况,国民政府便派遣“国民博物馆”裘善元等人前来对巨鹿宋城进行了考古发掘。
这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考古发掘。
那么,巨鹿宋城是怎么发现的呢?
根据《巨鹿宋代古城发掘记略》,1917年至1919年之间,农民在修建房屋及耕种土地过程中,就有人挖到古瓷。彼时,华北五省大面积干旱,群众饮水都非常困难,于是便挖深井找水,无意中发现了深埋地下6米多的古城市、古瓷器、古建筑,这就是“钜鹿宋城”。
1918年,巨鹿县发现了这座古城,它是1108年由于黄河泛滥而埋入地下,800年后才引起很大的轰动。
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农历八月初四,黄河决口,突如其来的洪水裹挟着上游的太行山泥沙顺漳河故道将巨鹿宋城一夜吞没,除三明寺塔还留出一截外,整个城说没就没了。那洪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咆哮而至,正在家中吃饭的居民还围在桌旁,根本来不及躲避,钜鹿故城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把当时的生活场景封存了起来,整个城就这么神秘消失了。巨鹿古城因此成了中国的“庞贝古城”。时隔810年,民国七年(1918年)人们抗旱时,挖井挖出了巨鹿宋代遗址。巨鹿故城大量陶瓷等文物出土、形成了国际性“巨鹿陶”抢购潮、研究热,国内外的文物贩子、收藏家纷纷前来收购出土文物。时值华北五省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而巨鹿城却“入其城者,见憧憧往来之众,口有言言宋瓷,目有营营宋瓷。”“城中顿添食店三家”、“顿呈繁庶之象”,备受人们称赞。有诗为证:
巨鹿陶瓷质量精,
宋桌宋椅很完整。
铁器铜器及钱币,
魏征铁像亮锃程。
皇恩牌坊八面幢,
古建古刻寺三明。
精美瓷枕宋雕版,
青白瓷壶嘟噜瓶。
宋代故城文物,最有价值的当属“印刷木雕”。宋代印刷木雕现存只有三块,有两块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收藏,另一块在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这块宋代木雕,残长43.1厘米,宽12.5厘米,一端已残缺,四边镶有木框。在雕版上方做的题记——“此板出巨鹿,是北宋时刻。”《中国印刷》文中说,宋代是中国雕版印刷最繁荣的时期,宋版书籍之精美也享誉中外,但作为印刷工具的宋代雕版却凤毛鳞角,十分少见,每一次出土都是印刷史上的重大发现。
现在,巨鹿县城魏征公园的三明寺碑就有记述水淹没巨鹿宋城的过程。
当然,出土文物大多是瓷器。瓷器出土的地点,较为明确的是位于县城东南方向的“县立女子学校”、“先贤祠”、“文庙”、以及“模范学校”。出土瓷器的类型有龙泉窑、磁州窑、湖田窑、均窑等、大量的瓷器,为磁州窑烧制的瓷器。白地黑花青白瓷,就是磁州烧制的佼佼者磁瓷,是后来南方吉州窑乃至景德镇窑青白瓷的直接模板。
面对抢购巨鹿陶热潮,时任巨鹿县县长的丁惟棠,不但不阻止,反而通过自己的公权力进行盗掘和倒卖。,美其名曰,“这是公家土地中挖出的文物,个人不能私藏。”他趁热打铁,明目张胆,倒卖文物二千多件。至今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有记述:丁惟棠强行收购古董。在公众愤告压力下,1922年国民政府派直隶官员黄禄彭稽查,但因其受贿,不了了之。丁县长依仗职权,还追究了刘青黎的“诬陷”之罪。在人们的反对声中,1923年,被免除职务的丁县长,隐居天津。
随后,国立博物馆派遣裘善元等前来对巨鹿宋城进行考古发掘,重点发掘了三明寺附近遗址,发现了两处宋代宅院。他将发掘情况整理成书《钜鹿宋代故城发掘记略》,并将发挖的出土文物存放在国立博物馆,使埋藏在地下810年的故城得到还原。
巨鹿宋城遗址,1993年划定的保护范围为112.6万平方米,即以老十字街(现魏征南街与秦泽西路交叉口)的原百货公司东北角为原点,向南1330米,向北350米,向东250米,向西420米所围成的长方形区域。2019年以来,经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巨鹿故城遗址近三年的勘探,探明巨鹿故城遗址的实际范围,是以1993年划定的保护范围为基本框架,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有所延伸,新增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这样,故城遗址总面积(含墓葬区)达200多万平方米,肯定了巨鹿宋城遗址的文化价值、史学价值和考古价值,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我国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
可以说,巨鹿故城遗址是一座宋代民俗博物馆。这个发掘地,是北方的一个宋代城市。宋代平民生产、生活的场景原样封存,是研究宋代民间生活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历代帝王将相的生活和事迹,正史、野史均有详细记载,但普通百姓的生活则从来史册不载。这正显示出其弥足珍贵。可以说,巨鹿故城遗址蕴含着很多历史谜题的答案。早在百年前,二十世纪初,有种说法,认为唐宋之间的中国历史出现了巨大飞跃,但无实证,不能说明唐代封闭的坊市制演变为宋代开放的街巷制。而今,修在唐代的巨鹿宋城,淹没在宋,这便是隋唐封闭的坊市制向宋代开放的街巷制转变的典型城市,它恰如其分回答了这一问题。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证实,城门外存在着规模庞大的手工作坊为主体的城关区,那里生活着“城关市民”,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便已萌芽。
可以说,巨鹿宋城考古是中国城市考古的开始。2022年7月15日,《中国文物报》的论文《钜鹿宋器——中国第一次历史时期田野考古实践及成果》,文章明确阐明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时期田野考古发掘,就是百年前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巨鹿县三明寺的考古发掘。1921年7月,对巨鹿故城的发掘,一改传统考古以“宝”为目的的做法,记录了土层层位变化和各种文物的分布位置,具备了田野考古的基本特征。发掘所获的成果,是钜鹿故城唯一一批经政府批准、比较规范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百年来这批文物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宋史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巨鹿故城遗址是一座具有国际影响的宋代县城遗址。巨鹿故城出土的大量瓷器等文物,大部分流向海外,如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各大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场所,都有巨鹿宋城的“宝贝”,以致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形成“巨鹿陶”、“巨鹿宋”研究热和收藏热,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涌现出一批以巨鹿宋城出土瓷器为研究对象的知名学者,有英国的、瑞典的、美国的、日本的,等等,所以说,巨鹿宋城遗址是国际知名度非常高的城市遗址。
可以说,巨鹿故城出土文物有的是无可比拟的。
巨鹿宋城出土的宋代印刷雕版,是印刷史上的重大发现。
挖出的宋代民间日用家具实物,是我国研究宋代家具的标准。巨鹿宋城桌椅,是研究我国北宋时期北方地区民间家具的罕见实例,通过对宋代桌椅的分析,可直接了解宋代家具的尺度、结构、造型、加工工艺等问题,最为可贵的是,任何绘画或冥器模型都无法比拟的。
出土的算盘珠,是中国珠算盘成熟于唐宋的最好证据。以前都说,我国珠算盘成于元代,这次得到改写——“成于唐宋”。在巨鹿故城王住宅和董住宅下有颗算珠,木质、扁圆形,直经2.11厘米,和现在的算盘珠相仿,淹没800年的算珠,仍可见中间有孔的鼓形。这颗算珠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为保护和利用好巨鹿宋城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2016年,巨鹿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在上级领导下,下大力收集整理巨鹿宋城相关资料,充分依托大专院校及专业部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专家学者对巨鹿宋 城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巨鹿宋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非常珍贵,不可再造,因此一定要做好规划,城市建设尽可能让开古城,切实保护好。”经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保处和巨鹿县文广旅局联合成立的巨鹿宋城工作站,近三年勘探,基本探明了巨鹿宋城109处遗迹和城市地下文物遗存,并正在步步为营地开发,博大精深的巨鹿千年文脉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文物活起来![1]
作者简介
刘孟领,笔名:孺子牛,男,1954年生人,大专学历,原籍河北邢台巨鹿县,本人自幼爱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爱文学和书法艺术,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