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博考古展,看鉅鹿故城發掘(劉孟領)
作品欣賞
從國博考古展,看鉅鹿故城發掘
國博百年考古展,
鉅鹿故城來開篇。
青白執壺會說話,
現代發掘她趟先。
我們知道,2022年7月1日,我國國家博物館開展的「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在京隆重開幕,展覽精選240多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紀念國博創建110周年。其中重點推介鉅鹿(今河北巨鹿縣)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執壺,玉光閃耀,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她趟開了我國歷史考古風氣之先河。
青白瓷瓜棱式執壺
100年前,巨鹿宋城發掘出數以萬計的歷史文物,宋代青白瓷瓜棱式執壺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壺通體施青白釉,光素無紋,僅以簡單幾根線條劃分空間,於純淨中盡顯優雅婀娜。由於瓷胎潔白,釉料在高溫下流動,使瓷器釉薄處呈白色,積釉處透青色,其總體特徵介於青白之間,可謂是白中閃青,青中泛白,就像那個湖水淺的地方是無色的,深一點就變成綠色,再深就呈現藍色了。顏色逐漸加深,使之色質如玉,前人把它稱為「假玉器」。因為它又好看,又好用,又便宜,故深受人們喜愛。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眾多窯口燒制,然後源源不斷地向全國各地發貨,甚至跨國銷售,「一帶一路」上沉船遺蹟回答了青白瓷暢銷問題。
像青白瓷一樣,巨鹿宋城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轟動全國乃至世界來搶購文物,一度被稱為「巨鹿熱」。就連時任縣長的丁惟棠也帶頭強買強賣出土文物,欺行霸市,引起民憤,狀告南京國民政府,牽連到不少官員,不得已罷免了丁縣長。可見「巨鹿熱」熱到何等程度。正是這異常情況,國民政府便派遣「國民博物館」裘善元等人前來對巨鹿宋城進行了考古發掘。
這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次考古發掘。
那麼,巨鹿宋城是怎麼發現的呢?
根據《巨鹿宋代古城發掘記略》,1917年至1919年之間,農民在修建房屋及耕種土地過程中,就有人挖到古瓷。彼時,華北五省大面積乾旱,群眾飲水都非常困難,於是便挖深井找水,無意中發現了深埋地下6米多的古城市、古瓷器、古建築,這就是「鉅鹿宋城」。
1918年,巨鹿縣發現了這座古城,它是1108年由於黃河泛濫而埋入地下,800年後才引起很大的轟動。
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農曆八月初四,黃河決口,突如其來的洪水裹挾着上游的太行山泥沙順漳河故道將巨鹿宋城一夜吞沒,除三明寺塔還留出一截外,整個城說沒就沒了。那洪水如同脫韁的野馬咆哮而至,正在家中吃飯的居民還圍在桌旁,根本來不及躲避,鉅鹿故城就像一個時間膠囊,把當時的生活場景封存了起來,整個城就這麼神秘消失了。巨鹿古城因此成了中國的「龐貝古城」。時隔810年,民國七年(1918年)人們抗旱時,挖井挖出了巨鹿宋代遺址。巨鹿故城大量陶瓷等文物出土、形成了國際性「巨鹿陶」搶購潮、研究熱,國內外的文物販子、收藏家紛紛前來收購出土文物。時值華北五省大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而巨鹿城卻「入其城者,見憧憧往來之眾,口有言言宋瓷,目有營營宋瓷。」「城中頓添食店三家」、「頓呈繁庶之象」,備受人們稱讚。有詩為證:
巨鹿陶瓷質量精,
宋桌宋椅很完整。
鐵器銅器及錢幣,
魏徵鐵像亮鋥程。
皇恩牌坊八面幢,
古建古刻寺三明。
精美瓷枕宋雕版,
青白瓷壺嘟嚕瓶。
宋代故城文物,最有價值的當屬「印刷木雕」。宋代印刷木雕現存只有三塊,有兩塊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收藏,另一塊在美國紐約市立圖書館,這塊宋代木雕,殘長43.1厘米,寬12.5厘米,一端已殘缺,四邊鑲有木框。在雕版上方做的題記——「此板出巨鹿,是北宋時刻。」《中國印刷》文中說,宋代是中國雕版印刷最繁榮的時期,宋版書籍之精美也享譽中外,但作為印刷工具的宋代雕版卻鳳毛鱗角,十分少見,每一次出土都是印刷史上的重大發現。
現在,巨鹿縣城魏徵公園的三明寺碑就有記述水淹沒巨鹿宋城的過程。
當然,出土文物大多是瓷器。瓷器出土的地點,較為明確的是位於縣城東南方向的「縣立女子學校」、「先賢祠」、「文廟」、以及「模範學校」。出土瓷器的類型有龍泉窯、磁州窯、湖田窯、均窯等、大量的瓷器,為磁州窯燒制的瓷器。白地黑花青白瓷,就是磁州燒制的佼佼者磁瓷,是後來南方吉州窯乃至景德鎮窯青白瓷的直接模板。
面對搶購巨鹿陶熱潮,時任巨鹿縣縣長的丁惟棠,不但不阻止,反而通過自己的公權力進行盜掘和倒賣。,美其名曰,「這是公家土地中挖出的文物,個人不能私藏。」他趁熱打鐵,明目張胆,倒賣文物二千多件。至今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存有記述:丁惟棠強行收購古董。在公眾憤告壓力下,1922年國民政府派直隸官員黃祿彭稽查,但因其受賄,不了了之。丁縣長依仗職權,還追究了劉青黎的「誣陷」之罪。在人們的反對聲中,1923年,被免除職務的丁縣長,隱居天津。
隨後,國立博物館派遣裘善元等前來對巨鹿宋城進行考古發掘,重點發掘了三明寺附近遺址,發現了兩處宋代宅院。他將發掘情況整理成書《鉅鹿宋代故城發掘記略》,並將發挖的出土文物存放在國立博物館,使埋藏在地下810年的故城得到還原。
巨鹿宋城遺址,1993年劃定的保護範圍為112.6萬平方米,即以老十字街(現魏徵南街與秦澤西路交叉口)的原百貨公司東北角為原點,向南1330米,向北350米,向東250米,向西420米所圍成的長方形區域。2019年以來,經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巨鹿故城遺址近三年的勘探,探明巨鹿故城遺址的實際範圍,是以1993年劃定的保護範圍為基本框架,向東南西三個方向有所延伸,新增面積近100萬平方米,這樣,故城遺址總面積(含墓葬區)達200多萬平方米,肯定了巨鹿宋城遺址的文化價值、史學價值和考古價值,引起了考古界、史學界的高度重視,成為我國考古研究的重要對象。
可以說,巨鹿故城遺址是一座宋代民俗博物館。這個發掘地,是北方的一個宋代城市。宋代平民生產、生活的場景原樣封存,是研究宋代民間生活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因歷代帝王將相的生活和事跡,正史、野史均有詳細記載,但普通百姓的生活則從來史冊不載。這正顯示出其彌足珍貴。可以說,巨鹿故城遺址蘊含着很多歷史謎題的答案。早在百年前,二十世紀初,有種說法,認為唐宋之間的中國歷史出現了巨大飛躍,但無實證,不能說明唐代封閉的坊市制演變為宋代開放的街巷制。而今,修在唐代的巨鹿宋城,淹沒在宋,這便是隋唐封閉的坊市制向宋代開放的街巷制轉變的典型城市,它恰如其分回答了這一問題。近幾年的考古發掘證實,城門外存在着規模龐大的手工作坊為主體的城關區,那裡生活着「城關市民」,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在宋代便已萌芽。
可以說,巨鹿宋城考古是中國城市考古的開始。2022年7月15日,《中國文物報》的論文《鉅鹿宋器——中國第一次歷史時期田野考古實踐及成果》,文章明確闡明了中國第一次歷史時期田野考古發掘,就是百年前國立歷史博物館在巨鹿縣三明寺的考古發掘。1921年7月,對巨鹿故城的發掘,一改傳統考古以「寶」為目的的做法,記錄了土層層位變化和各種文物的分布位置,具備了田野考古的基本特徵。發掘所獲的成果,是鉅鹿故城唯一一批經政府批准、比較規範的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百年來這批文物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對宋史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巨鹿故城遺址是一座具有國際影響的宋代縣城遺址。巨鹿故城出土的大量瓷器等文物,大部分流向海外,如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各大博物館及個人收藏場所,都有巨鹿宋城的「寶貝」,以致在國際上引起巨大轟動,形成「巨鹿陶」、「巨鹿宋」研究熱和收藏熱,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湧現出一批以巨鹿宋城出土瓷器為研究對象的知名學者,有英國的、瑞典的、美國的、日本的,等等,所以說,巨鹿宋城遺址是國際知名度非常高的城市遺址。
可以說,巨鹿故城出土文物有的是無可比擬的。
巨鹿宋城出土的宋代印刷雕版,是印刷史上的重大發現。
挖出的宋代民間日用家具實物,是我國研究宋代家具的標準。巨鹿宋城桌椅,是研究我國北宋時期北方地區民間家具的罕見實例,通過對宋代桌椅的分析,可直接了解宋代家具的尺度、結構、造型、加工工藝等問題,最為可貴的是,任何繪畫或冥器模型都無法比擬的。
出土的算盤珠,是中國珠算盤成熟於唐宋的最好證據。以前都說,我國珠算盤成於元代,這次得到改寫——「成於唐宋」。在巨鹿故城王住宅和董住宅下有顆算珠,木質、扁圓形,直經2.11厘米,和現在的算盤珠相仿,淹沒800年的算珠,仍可見中間有孔的鼓形。這顆算珠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為保護和利用好巨鹿宋城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2016年,巨鹿縣委、縣政府成立專門機構,在上級領導下,下大力收集整理巨鹿宋城相關資料,充分依託大專院校及專業部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專家學者對巨鹿宋 城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巨鹿宋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非常珍貴,不可再造,因此一定要做好規劃,城市建設儘可能讓開古城,切實保護好。」經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保處和巨鹿縣文廣旅局聯合成立的巨鹿宋城工作站,近三年勘探,基本探明了巨鹿宋城109處遺蹟和城市地下文物遺存,並正在步步為營地開發,博大精深的巨鹿千年文脈即將展現在世人面前,讓文物活起來![1]
作者簡介
劉孟領,筆名:孺子牛,男,1954年生人,大專學歷,原籍河北邢台巨鹿縣,本人自幼愛好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尤愛文學和書法藝術,現為《中國文學作家》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