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大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仓山大乐 |
仓山大乐是四川省中江县南仓山镇独有的一种传统乐舞表演。在节庆时进行场地表演,相传始于周代周文王庆祝战斗胜利的音乐表演。南仓山镇是古音乐之乡,仓山大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仓山大乐以其乐器大、乐队大,曲目丰富,乐舞独特而著称。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仓山大乐
地区:四川省中江县
分类:舞蹈
历史起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相传大乐诞生于周代。一次,周文王在皂角城(位于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与南仓山镇毗邻)打了胜仗,将士们欢天喜地,以盾牌相击、刀枪相撞、奏乐狂舞,表现打胜仗后的喜悦。青铜盾牌奏出的音乐震惊了文王,文王下令铸青铜大钹以代替盾牌,周朝宫廷乐师进行综合编排,于是周乐就诞生了。传至唐开元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偶然出巡中听到此乐高昂动听,演奏队形壮观,其气势是当时唐宫庭中的乐曲不可比拟的,遂命名为“大乐”,专供登基出巡之用。宋代战争频繁,每逢盛事,都要奏大乐,以振军威,军乐曲牌越来越多,气势越来越大,排军布阵离不开它,班师祝捷也离不开它。
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大乐乐器开始换新,乐谱开始外传,距仓山三十公里的蓬溪县蓬莱镇(大英县)和金堂县淮口镇,均相继派人到仓山学习大乐。鼓师由精通川剧乐鼓、六乐、班鼓等的在当时巴蜀享有盛誉的乐师朱习和担任,此时并对大乐乐器和打击方式进行革新,加入了四川闹年锣鼓,成为具有南北乐交错的打击乐。
1949年仲春,为迎接南下的解放军过仓山,群众表演大乐,使听过山西威风锣鼓和兰州太平鼓的北方汉子为之心折。一段时间,细乐、班鼓、内堂、围鼓也就应运而生,逢场天,四下里常常可以听见周打鼓李打锣的喊叫,而且在老辈人留下来的家产里,总会有一副钹或一面锣,还有一代代人民心中默默传承延续着的宫廷大乐乐谱。20世纪60年代,该乐舞停止表演。
表演特点
仓山大乐以其乐器大、乐队大,曲目丰富,乐舞独特而著称。乐器大,因而演奏时音色浑厚,音量宏大,气势磅礴。乐队一大一小两部分既能表现北方大锣鼓粗犷、雄浑、豪放的特色,又能融合南方小锣鼓的隽秀风格,快打惊天动地,排山倒海;慢打和风细雨,使人陶醉,心旷神怡。
主要乐器
大乐是由两支乐队组成:主奏乐队的乐器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开山锣;辅助乐队有铙钹、钗子、苏钹、苏钗、铛铛等,演奏时主、辅两支乐队重叠交替。
表演形式
开山锣是“凤凰”的头,脚盆鼓是腹心,充当乐队指挥,两个大马锣是它的眼睛,一个特大马锣是硬咀,一对大钹好似双翼,辅助乐队很像张开的凤尾。乐队和舞队均不限人数。如广场表演,可成百上千人。乐队队员全是威武男子,持当镲铰又一律为美丽动人、青春妙龄、体态婀娜的女舞蹈演员,皆着唐装。演奏时乐队排列呈凰形,场面壮观。司鼓先由缓而急擂鼓,最后重重一槌敲击大锣,将鼓槌高高抛起,又稳稳地接在手里。就在这余音袅袅时,乐队便千姿百态上场。包色锣为凤头,三面盆鼓为凤心肚,同时由缓而急地擂起出征鼓点,这时手持大钹的乐队队员迅速左右散开,组成凤的左右二翼,击为“观音捧掌”、“大鹏展翅”,此时节奏更为强烈。紧接着,多副当、镲、铰、铙便尾随而上组成长长的凤尾,节奏上轻击慢叩,给观众悦耳动听美妙的感受。
传承发展
21世纪初,中江县文化馆在四川省艺术馆具体指导下,会同省内外艺术家对古蜀乐舞及流传于蜀地的民间的社火乐舞进行研讨,发掘,寻系《仓山大乐》根源,本着不泥古,不流俗,对大乐乐曲、乐舞进行了新的编排。新编的“仓山大乐”以古代民间的庆丰、美报为宗旨,突出蜀地民间的喜庆热闹风格,有较强的时代感。
《仓山大乐》在1996年获得全国百家城市电视音乐展播铜奖,1997年11月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并分别在中央台、川台播放。多次在省、市展演并获奖。2005年,仓山大乐参加四川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民间民俗巡游表演,获得创新金奖;2006年,参加四川省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开幕式演出;同年,仓山大乐在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博得了全场的喝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