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仙源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仙源乡地处万载县境西部偏北,距县城46公里,全乡辖区总面积148.84平方公里,辖8村1居委会、常住人口10806人(2017年)。全乡耕地总面积16958亩,山林面积20万亩。东邻茭湖槽头,南傍赤兴浙桥,西与湖南省浏阳县张坊镇富溪村交界,北接官元山林场。全乡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不含官元山、高岭),距县城45公里,2005年根据仙党发200536号文,界岭村并入株木村,青山村并入青溪村。[1]

中文名称: 仙源乡

外文名称: Xianyuan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仙源、新市、株木等8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仙源村

电话区号: 0795

邮政区码: 336108

地理位置: 万载县境西部偏北

面 积: 148.84平方公里

人 口: 10806人(2017年)

方 言:赣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 场:宜春明月山机场

火车站:宜春站

车牌代码: 赣C

历史沿革

仙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古色古香的祠堂、庙宇、古桥等许多民间古式建筑随处可见,有些虽然遭到文革时期的破坏,但外貌仍保存完好。民间曲艺,唢呐、灯彩等许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民舞《十盏花灯》,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和其他省直机关由修水迁到仙源,当时有“小莫斯科”之称,1986年编入《江西民舞集成》一书,大革命时期,这里的老百姓为了配合红军剿匪,涌现出了许多媳妇送丈夫上前线,父亲送儿子去当红军的许多动人故事,由此而产生《十送郎》、《送儿当红军》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行政区划

辖仙源、新市、株木、横岭、双溪、青溪、乐坪、高岭等8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0806人(2017年),除有一名畲族外,其余均为汉族。全乡耕地面积1058公顷,其中水田935公顷,旱地123公顷,以水稻中的一季晚稻为主要农产品,平均亩产800斤。

自然资源

仙源是绿色崛起之乡。仙源荣膺“国家级生态乡镇”,有机土地面积16000亩,主要有机农产品品种有毛豆、水稻、德国小葱、紫薯、木姜等等,全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仙源是林业大乡,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5%,其中封山育林面积近10万亩,境内黄皮尖山峰为全县第二高山,海拔1021米。仙源是矿产资源宝藏。仙源地下矿藏丰富,据勘测,瓷土储量约有2800万吨,石英石储量约有1000万吨。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仙源5家正规矿企有序发展。下一步,将致力于精深加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价值,为仙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经济发展

2005年,仙源工业总产值5597万元,农业总产值1733万元,财政收入213.4万元,农民平均收入0.10万元。

2015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70万元,其中地方收入1150万元。

工业

仙源的乡办企业1986年有6个,即造纸厂、竹器工艺厂、木材加工厂(家俱厂)、花炮厂、果菜厂等,工业总产值5.25万元,实现利税10.63万元,进入90年代以后,各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乡办企业转为个体私营,到2005年止,全乡两个个体花炮厂,一个板材加工厂和工艺竹筷厂,均全部归个体承包经营,乡政府只收取一定的税费和管理等费用,村办企业有株木村荞头加工厂、新市村机砖厂、横岭村竹帘加工厂,双溪村竹帘加工厂等5个,个体经营企业共8个。

农业

仙源地处山区,境内优越的天然牧草资源为全乡实施“兔羊工程”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3年全乡实现兔羊总量达20万头(只),实现总产值200余万元,2005年突破了25万头(只),实现总产值300余万元。仙源北高南低,全县有名的第二高峰海拔1108米的黄皮尖耸立于仙源横岭村的西北角,双溪、新市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注入锦江水库,水质洁净,空气清新,这些地理优势为全乡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2003—2005年,先后在横岭、双溪、新市、仙源4个村建立了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全面实施有机转换土地面积7500亩,农户利用大田种植有机作物如红芽芋、木姜、紫玫瑰(脚板薯)、德国小葱、黄秋葵(森林野菜)、台湾毛豆等,总面积达570亩,全乡农民人均收入净增130元。

红色旅游

仙源是红色革命圣地。仙源荣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国防教育基地”称号。1932年至1934年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曾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时有“小莫斯科”之称。全乡有革命遗址36处,其中湘鄂赣省委、省政府、红旗报社、军区指挥部、红五军校五处旧址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资1.2亿元的“仙源红色旅游商贸街”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将为仙源红色旅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建设

1986年,仙源乡的集镇十分落后,整个仙源街还不足20栋房子,街道破烂不堪,路面高低不平。1996—2005年间,通过政府统一规划,仙源的街道建设焕然一新:街道两旁高楼叠起,其中商品房已达400多户,街道总长1公里,占地500亩,总面积50万平方米,并已实现“四化”即街道楼房化,路面水泥化,两旁路灯化,街前街后绿化,1999年开始,每月逢3恢复了墟日,日销售额10万元以上。2005年乡政府机关大楼进行了彻底改造,场地已全部铺上了水泥,四周种上了各种苗木花草,乡政府大院已成为一个春有百花争艳,夏有清风凉爽,秋有桂花飘香,冬有瑞雪寻梅,一年四季景致各异的办公场所。境内共有水库水陂(坝)75座,总蓄水量为8万立方米。2003—2005年,由国家立项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在新市、仙源两个村全面实施,共改造了中低产田3500亩,修复了仙源、新市水堤总长1300米,修建水渠全长1.6万米,大小桥梁13座,总投资320万元。1988年,仙源乡修通了由界岭村到湖南富溪的边界公路,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2005年10月,双桥至仙源公路(简称双仙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全面动工,全长23公里,总投资128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3万元/公里,双仙公路完工后,不但缩短了2.5公里路程,还为仙源老区的红色旅游,绿色观光创造了条件。仙源乡的有线电视从1997年就已开通,但用户只能收到11套节目,2000年由县广电局直接输送电视信号,用户能接收28套节目,安装用户达210户。移动通讯,联通通讯也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全面开通。2005年10月,新市村移动塔建成,基本上能覆盖全乡,电话普及率达75%,全乡装有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共1200部(含各机关单位)。仙源乡的社会敬老院始建于1986年,1988年使用,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房间42间。2005年原主体楼被拆除,进行重新设计,2005年6月动工新建。主体楼面积648平方米,总投资20万元,其中,上级民政部门拨款15万元,乡财政拨款5万余元,11月份已全部装修完工。楼内设有老年健身房、电视室、医疗室、娱乐室等多功能的老年活动场所,现有老年人75人。

社会事业

仙源是蓄势后起之秀。国家立项投资1351万元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启动;国家投资480万元的“万人千吨”饮水工程已投入使用;投资460万元的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全面铺开;投资110万元的乡卫生院住院大楼即将封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为仙源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化教育

仙源有初中一所,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5227平方米,运动场地5000平方米,总面积达5181.88平方米(含学生宿舍),总投资175.22万元。从1992年到2002年共建有宿舍楼,教学楼等12栋,2005年有教学班9个,学生总人数500人,教职员工31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23人,获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的有16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有8人。2002—2005年,仙源初中的教学质量是万载县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1996年—2005年,仙源初中先后被地区(市)评为“优秀学校”,“总分排名第一”等等。1999年官元山撤销后,原官元山初中和官元山林场完小,划归仙源乡管辖,集中了资金,优化了办学条件。2003年,仙源有小学13所(含3所小学分校),由于并村,先后撤销了青山小学和山枣小学。2005年界岭村并株木村,又撤销了界岭小学(为方便学生入学,仍保留了教学点)。至2005年末,全乡共有小学9所,2008年全乡共有小学7所,有分别是:双溪小学,株木小学,横岭小学,新市小学,仙源中心小学,官元山小学乐平小学教职工75人,其中大专学历专科学历6人,中师学历69人,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29人,小学一级教师职称有39人,全乡小学有学生1072人。香港邵逸夫先生于2002年投资18万港币在仙源乡新市小学建成“逸失教学楼”,上海洞天镇于2003年投资20万元建成“海欣希望小学(仙源中心小学)”。

卫生

50年代,仙源乡只有1个中心卫生院和一个联合诊所,10个村级医疗诊所。中心卫生院只有两间病房,8个床位,全院医务人员仅9人,1995年新建了面积为2520平方米的卫生门诊大楼,共有6间病房24个床位,至2005年,卫生院又扩建了医疗室等,整个卫生院占地5亩,建筑面积1892平方米,内设13个科室,医务人员21人,其中取得中级职称的有5人,初级职称的有16人,村级医疗诊所8个。卫生院年接待各种病人达7204人,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

视频

我们的故乡-万载县仙源乡(官元山林场)高岭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