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仙都摩崖題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仙都摩崖题记
圖片來自mapio

仙都摩崖题记位于中国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初阳山、鼎湖峰、仙水洞、铁城、小赤壁五个景点内,共有唐至近代摩崖题记123处,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紹

仙都摩崖题记从唐至近代,延续千余年,其中唐至明代占三分之二。在这些题记中,既有唐李阳冰、宋赵抃沈括等名人的手迹,也有南宋奉诏祈雨以及道教活动的题记,具有较高的科学史、文化史价值。[1]

现存摩崖石刻和题记120余处。最早的摩崖石刻为唐代乾元年(公元758年)间篆书名家李阳冰的“倪翁洞”三字篆书和建中元年的一条游记。宋代摩崖题记有55处。明清题记有32处。民国(公元1912-1949年)时期的题记有15处。当代题记有10处。仙都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所以题记内容有不少是和道教有关的。也有游人的题词,体裁包括诗赋和散文。书体有篆、隶、行、楷、草等体。题记作者较出名的有唐代的李阳冰、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李健、清代的袁枚、民国的楼村和现代的沙孟海等人。

仙都摩崖题记延续一千多年,书法品类众多,风格各异,而且有很多精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而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多见的。题记中多次记录了仙都山的道教以及儒家的活动情况,是不可多得的文字。

參考文獻

  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Ⅱ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73. ISBN 7-5010-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