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仲建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仲建华

来自 凤凰网 的图片

仲建华,男,汉族,生于1956年6月1日,江苏赣榆人,1974年参加工作,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厦门大学EMBA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原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市设计大师 。现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1]

仲建华从事城市交通技术开发和管理,是重庆轨道交通技术带头人。他曾任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总经理,为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的建设和运营工作,做出了开创性、奠基式的贡献。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副主任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江苏赣榆

出生日期----1956年6月1日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特长----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管理

个人简介

仲建华 ,男,汉族,生于1956年6月,中共党员,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仲建华作为重庆轨道交通的技术带头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府关于建设"畅通重庆"、建立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决策,在单轨国产化和产业化工作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坚持开展单轨技术国产化研究,实现了单轨技术多项零的突破;大力推进 单轨产业基地建立,积极推广单轨技术,将单轨交通系统成功推向海内外,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为轨道交通自主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1979.09~1982.07 四川电大机械专业大专毕业

1982.08~1986.12 重庆公交研究室科技管理、助理工程师

1987~1991 重庆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计算机室主任兼轨道交通研究室主任工程师

1989.09~1994.06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本科毕业(工学学士)(其间, 1993 在东京日本海外协力事业团研修轨道交通专业) 1992-1996 重庆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工程技术部部长、重庆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3~1999 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总工程师

1996.06-1998.07 重庆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党支部委员

1998.07-1999.11 重庆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支部委员

1999.12~2001.04 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2001.5~2009.05 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党委委员(其间,2003.10 评为正高级工程师)

参选院士

仲建华 董事长是2015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

主要荣誉

全国劳动模范[3]

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十五"建设部建设科技先进个人

重庆市设计大师

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个人业绩

仲建华作为轨道交通技术专家和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带头人之一,全程参与并主持了重庆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开通运营各项技术、质量、安全工作。他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反复的技术论证,选择了在国外成功运行40多年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并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和消化,成功建设了国内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先后荣获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国家工程优质银质奖"、"国家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等12项国家级大奖。

在单轨技术国产化和产业化工作中,仲建华带领单轨系统集成技术、轨道梁桥等五个研发团队,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实现了单轨技术多项零的突破,为轨道交通自主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担任技术负责人,组织调研、群体研究编制完成了包括车辆、支座、道岔、架桥机、PC梁等众多专业近百万字的《重庆市轻轨较新线工程设备国产化研究报告》。重庆掌握了PC轨道梁系统、道岔系统、车辆转向架系统等"三大关键技术",攻克了PC轨道梁模具的国产化、PC轨道梁的施工测量及安装、架桥机的研制、道岔机电控制系统技术以及车辆转向架系统的国产化等"五大技术难题"。

仲建华主持并参与了国家部委及重庆市项目30余项,获得科研奖励20余项。在其组织、设计、实施项目中,跨坐式单轨技术取得了四项国家专利--跨坐单轨道岔的梁间连接装置(专利号:ZL200520033027.7)、跨坐式单轨道岔的道岔驱动装置(专利号:ZL200520033028.1)、跨坐式单轨道岔的位置锁定装置(专利号:ZL200520033029.6)、跨坐式单轨车辆限界检查小车(专利号:ZL200420060089.2),以上专利技术均代表着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