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仲建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仲建華

來自 鳳凰網 的圖片

仲建華,男,漢族,生於1956年6月1日,江蘇贛榆人,1974年參加工作,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廈門大學EMBA碩士研究生,正高級工程師,原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市科協副主席、重慶市設計大師 。現任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兼專家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1]

仲建華從事城市交通技術開發和管理,是重慶軌道交通技術帶頭人。他曾任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2]、總經理,為我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的建設和運營工作,做出了開創性、奠基式的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副主任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江蘇贛榆

出生日期----1956年6月1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電子科技大學

專業特長----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運營管理

個人簡介

仲建華 ,男,漢族,生於1956年6月,中共黨員,研究生,正高級工程師,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國建設系統勞動模範。

仲建華作為重慶軌道交通的技術帶頭人,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委、市府關於建設"暢通重慶"、建立軌道交通產業的重要決策,在單軌國產化和產業化工作中,勇於創新、大膽探索,堅持開展單軌技術國產化研究,實現了單軌技術多項零的突破;大力推進 單軌產業基地建立,積極推廣單軌技術,將單軌交通系統成功推向海內外,創造了良好經濟效益,為軌道交通自主創新作出了突出貢獻。

1979.09~1982.07 四川電大機械專業大專畢業

1982.08~1986.12 重慶公交研究室科技管理、助理工程師

1987~1991 重慶公用事業設計研究所計算機室主任兼軌道交通研究室主任工程師

1989.09~1994.06 電子科技大學,機電一體化本科畢業(工學學士)(其間, 1993 在東京日本海外協力事業團研修軌道交通專業) 1992-1996 重慶市公用事業設計研究所工程技術部部長、重慶市公用事業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993~1999 重慶市軌道交通總公司總工程師

1996.06-1998.07 重慶市公用事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黨支部委員

1998.07-1999.11 重慶市公用事業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黨支部委員

1999.12~2001.04 重慶市軌道交通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2001.5~2009.05 軌道交通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黨委委員(其間,2003.10 評為正高級工程師)

參選院士

仲建華 董事長是2015年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

主要榮譽

全國勞動模範[3]

全國建設系統勞動模範

"十五"建設部建設科技先進個人

重慶市設計大師

重慶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重慶市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個人業績

仲建華作為軌道交通技術專家和重慶市軌道交通建設主要帶頭人之一,全程參與並主持了重慶軌道交通規劃、設計、建設和開通運營各項技術、質量、安全工作。他組織國內外專家進行反覆的技術論證,選擇了在國外成功運行40多年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並對該項技術進行研究和消化,成功建設了國內第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先後榮獲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國家環境友好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獎"、"國家工程優質銀質獎"、"國家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等12項國家級大獎。

在單軌技術國產化和產業化工作中,仲建華帶領單軌系統集成技術、軌道梁橋等五個研發團隊,勇於創新、大膽探索,實現了單軌技術多項零的突破,為軌道交通自主創新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擔任技術負責人,組織調研、群體研究編制完成了包括車輛、支座、道岔、架橋機、PC梁等眾多專業近百萬字的《重慶市輕軌較新線工程設備國產化研究報告》。重慶掌握了PC軌道梁系統、道岔系統、車輛轉向架系統等"三大關鍵技術",攻克了PC軌道梁模具的國產化、PC軌道梁的施工測量及安裝、架橋機的研製、道岔機電控制系統技術以及車輛轉向架系統的國產化等"五大技術難題"。

仲建華主持並參與了國家部委及重慶市項目30餘項,獲得科研獎勵20餘項。在其組織、設計、實施項目中,跨坐式單軌技術取得了四項國家專利--跨坐單軌道岔的梁間連接裝置(專利號:ZL200520033027.7)、跨坐式單軌道岔的道岔驅動裝置(專利號:ZL200520033028.1)、跨坐式單軌道岔的位置鎖定裝置(專利號:ZL200520033029.6)、跨坐式單軌車輛限界檢查小車(專利號:ZL200420060089.2),以上專利技術均代表着國內該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