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仲:zhòng ㄓㄨㄥˋ。《说文解字》:"仲、中也。从人、中。中亦声。 "。丨下上通于口指向于内(种子生根发芽)是中之范式。人、中两范式叠加。人相对于长少之次是仲之范式。

本义:兄弟排行次序二。 如:仲兄、仲弟。

衍义:引申指"在当中的" 。如: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仲裁(居间调停、裁判)。

衍义:又用作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仲

拼音; zhòng

部首; 亻

字码; 4EF2

五笔; wkhh

仓颉; ol

郑码; nji

笔顺; 322512

字级; 一级(0465)

平水韵; 去声一送

注音; ㄓㄨㄥˋ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6

四角码; 25206

字形源流

统一规范简化为"仲"

汉字:仲

仲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详细释义 仲zhòng

1、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如: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又如:仲兄(次兄;二哥)、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仲子(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次子)。

2、同本义:《释名》:"仲,中也,言位在中也。"。《说文》:"仲,中也。"。

3、衍义:《礼记·檀弓》:"五十以伯仲,周道也。"。按,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谓之且字,且,荐也。表之以字,所以为伯、仲、叔、季之藉也。殷礼二十为字之时,即兼伯仲叔季呼之,周礼始字不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仲姬。

4、衍义: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如:《书·尧典》:"以殷仲春。"《逸周书·周月》:"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名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又如:仲年(次年,第二年);

5、衍义:古乐之律。如:《礼记·月令》:"律中仲吕。"。又如:仲吕(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

6、衍义:居间调停、裁判。如:仲裁。

7、衍义:旧指布依族。如:仲家 。

8、衍义:草药名。如:杜仲

9、衍义:传说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更多:仿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称为"翁仲"。见《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后遂称铜像或石像为"翁仲"。

10、姓:

常用词组 仲裁、仲春、仲冬、仲家、仲秋、仲态、仲夏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仲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ࠀ�直众切,虫去声。《释名》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礼·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乐器。《尔雅·释乐》大籥谓之产,其中谓之仲,小者谓之箹。

又《水经注》魏明帝铸铜人二列司马门外,谓之翁仲。

又姓。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后。

又仲孙,复姓。

又与中通。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前汉·外戚传》同产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g5 [海陆丰腔] chung5 [客语拼音字汇] cung4 [梅县腔] chung5 [东莞腔] zung3 [客英字典] chung5 [宝安腔] cung3 [陆丰腔] chung6

◎ 粤语:zung6[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