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任熊花卉四条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熊花卉四条屏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图片

任熊花卉四条屏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简介

名称:任熊花卉四条屏

年份:清

类型:绘画

规格:每幅纵140.7厘米,横32.7厘米。

所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作者:任熊

藏品鉴赏

任熊花卉四条屏,清,任熊绘,纸本,设色。每幅纵140.7厘米,横32.7厘米。   这是一组条屏,由《夹竹桃鸡图》、《桃柳双燕图》、《紫藤图》、《菊石图》4幅构成。作品内容取材于自然,风格写实。   《夹竹桃鸡图》轴,作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画家30岁时,但已属其晚期作品。本幅上无作者款印。夹竹桃枝干秀丽挺拔,花朵盛开正艳,婀娜妩媚,一只山鸡悠闲地在山石上休憩,神态娴静。画面设色淡雅,花与鸡相得益彰。山石轮廓多用中锋,转折明显,墨色变化自然和谐。石面墨色浓淡不一,鸡羽则以大笔点染,夹竹桃花叶色彩鲜亮浓郁,使画面极富整体空间感和层次感。   《桃柳双燕图》轴,本幅上无作者款印。杨柳青青随风摇曳,桃花几株隐现其中,枝头上两只燕子正欢快地嬉戏。画家巧妙地通过弯曲的柳条和燕子的上下飞舞增加了画面的动感,暗示出轻拂花柳的春风。画面风貌写实,设色明丽,色彩对比柔和,桃花在柳条间若隐若现,成为画面中最明丽的亮点,可见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娴熟技艺。   《菊石图》轴,本幅自识“癸丑重阳前一日任熊渭长画于不舍”,钤“渭长”朱方印。此画作于重阳节前一日,以秋色为背景表现了几方湖石与黄紫相间的数株菊花相依的情景。菊花花叶以水墨晕染、墨笔勾筋而成;湖石以淡墨大笔皴擦,浓墨点苔,表现出苍硬的质感。菊石相伴,刚柔相济。画面风貌雅致脱俗,石与花相映成趣,充分地表达了肃杀的秋意,而设色的花瓣却巧妙地调剂了画面的冷寂,黄与绿的色彩使人觉得神清气爽。   《紫藤图》轴,本幅上无作者款印。一株紫藤轻垂在湖石旁。紫藤作靛蓝设色,明艳动人,秀美高雅,而湖石则以大块水墨渲染而成,不加勾勒,纵横的墨色呈现出南方湖石的润泽之貌。此幅作品的构图于四屏中最为绝妙。天下湖石之美以太湖石为最,而太湖石中则以漏、透、瘦、皱者为绝品,此幅中之湖石正应漏、透之妙。隐于其后的紫藤依稀可见,其若隐若现之美使人浮想联翩。此幅作品为四屏中最精致之作。

藏馆介绍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北京故宫,是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内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后仍居于宫内。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黄郛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第五条,废除皇帝尊号,请废帝溥仪出宫。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师警卫司令鹿锺麟、警察总监张璧,于六日接管皇宫,封存文物。后经摄政内阁核准,经一年之整理,故宫博物院于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开幕。[1]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为基础。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