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会合联句琴曲歌辞·履霜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会合联句琴曲歌辞·履霜操》

作品名称: 《会合联句琴曲歌辞·履霜操》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韩愈

《会合联句琴曲歌辞·履霜操》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的诗。[1]

《会合联句》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韩愈与孟郊、张籍、张彻共同创作的五言古诗的联句集合。凡三十四韵,六十八句。其中韩愈作一十六韵,三十二句,孟郊作十韵,二十句,张籍作六韵,一十二句,张彻作二韵,四句。公元八百零三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因事被贬为阳山县令,至公元八零六(唐宪宗元和元年),韩愈移职江陵法曹,不日返回长安任国子博士,与张籍、张彻、孟郊相会京师,继而联句而为有此诗。"是各一联或数联,下语多新,句句醒眼,道昔离今合,昔谪今还,意宏肆,词奇峭,虽略嫌生硬,然联句正以此角采,正是合作"。


诗词正文

诗词赏析

洪迈《容斋四笔》曰:"韩、孟、籍、彻《会合联句》三十四韵,除'冢'、'蛹'二字,《韵略》不收,其余皆不出二肿中。雄奇激越,如大川洪河,不见涯涘,非琐琐潢污行潦之水所可同语也。其间或有颣句,然众手立成,理如是也。"

方世举曰:"'冢'、'蛹'二字,《唐韵》所收,此诗未尝出韵,洪亦失考。此诗四人所作,二张固韩门弟子,鲜有败句,亦奇观也。"

朱彝尊云:"此仍是各一联或数联,下语多新,句句醒眼,道昔离今合,昔谪今还,意宏肆,词奇峭,虽略嫌生硬,然联句正以此角采,正是合作。"

黄庭坚曰:"退之会合联句,孟郊、张籍、张彻与焉。四君子皆佳士,意气相人,杂之成文。世之文章之士少联句,尝病笔力不能相追,或成四公子碁耳。"

作者简介

韩愈[2](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3]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4]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韩愈陵园(韩愈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丘陵地带。[5]

视频

历史人物故事-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三)敢问路在何方

参考资料

  1. 《会合联句琴曲歌辞·履霜操》 诗词文句网
  2. 《韩愈机简介》 古诗文网
  3. 韩愈为什么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01-14 22:06
  4. 品读 韩愈·《师说》 腾讯视频;2015年09月10日
  5.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愈陵园”景区 本地二三事;2017-11-2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