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佐佐木舜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佐佐木舜一,台湾植物探险的先锋。原图来源
川上泷弥,1908年成立“博物馆”,担任博学馆馆长,主持台湾植物调查计画。原图来源
植物学家早田文藏(1874-1934)。1897年来台调查基隆的红树林。原图来源
台湾最早的药用植物名录为佐佐木舜一1924年发表之《台湾民间药用植物志》。原图来源
1928年,佐佐木舜一出版《台湾植物名汇》,记录3582种植物,约占台湾植物的三分之一。原图来源
工藤祐舜,邀请佐佐木舜一协助台北帝大植物分类学讲座筹设。原图来源

佐佐木舜一(1888-1961)生于日本大分县宇佐郡。1909年总督府博物馆成立,随川上泷弥将植物腊叶室(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植物标本室前身)从总督府搬到博物馆,五年后调到阿里山作业所及中央研究所,1931年回到总督府山林课,1940年升任位于屏东的台湾总督府热带特用树种栽培事务所所长。二战时,担任爪哇岛莫哥鲁市林业试验场场长。1946年五月回到日本,任职于鹿儿岛熊毛郡日本香料药品株式会社的种子岛农场,黯淡终老。著有《台湾药用植物调查报告书》、《纲要台湾民间药用植物志〉、《台湾主要树木方言集》、《台湾植物名汇》、《台湾林业部腊叶馆目录》等。[1]

好学的农家子弟

佐佐木舜一是农家子弟,早期日本的农民,生活艰苦。1903年,北海道的植物学家川上泷弥(1871-1915)前来台湾,担任农事试验部植物病理部的部长。当时总督府的政策,是尽量攫取台湾的天然资源。川上泷弥反对,他提出:“农夫知道要先耕耘,才有收成。怎么可以不耕耘,就想坐收其成?”

1904年,他认为台湾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学的知识宝库,向总督府提出“台湾植物调查”计画。总督府敷衍他,拨很少的经费给他,想要他知难而退。川上泷弥接受委托,进行台湾植物的普查。

台湾植物探险的先锋

川上泷弥需要帮手,他向日本征聘人才。他写道:“台湾植物调查是未知的领域,需要具有野外探险的精神,不懂之处会向人询问,与愿意长期委身工作的人”。有意愿工作者,先制成一个植物标本给他。不久,川上泷弥收到佐佐木舜一制作的标本,立刻聘用他。

佐佐木舜一来到台湾,他写道:“台湾的植物,令我满目一新。看惯日本的植物,这里的植物种类不同。即使种类相同,生长的样子也不同。”佐佐木舜一跟著川上泷弥调查,1908年,川上泷弥推动成立“博物馆”,担任博学馆馆长。

红树林减少灾害论

1911年,川上泷弥出使南洋,调查海外的植物,期间没有交待任务。佐佐木舜一由高雄走到基隆,共两个月,沿途调查红树林植物。 他发表台湾第一篇红树林的研究,他提出台湾红树林的品种,并认为“红树林的分布,与海边的风浪与海滨的泥质有关”、“由于树木质密、具强韧性与耐久性,因此红树林不是徒然生长在那里,而是具有海岸线的稳定作用”

佐佐木舜一请教另一位在植物学家早田文藏(1874-1934)。早田文藏在1897年来过台湾,看过基隆的红树林。

1898年,基隆港开始建造。佐佐木舜一发现基隆港的红树林逐渐消失,他提出:“筑港工程与海岸防波堤的建造,将改变潮汐与底质,不适合红树林生长。红树林需要保育,以免台风时海浪过大,造成溃堤,导致灾害。”这是台湾第一篇红树林保育的文章,立下以滨海植物生态保育来防灾的里程碑。

土木施工前要认识红树林的价值

认识植物生长在不同地理的原因,是管理大自然的艺术。佐佐木舜一又写下:“红树林的名字‘水笔仔’,是在地人的称呼。水笔仔的果实,在母树上成熟 且发芽,是胎生植物。叶子常绿,土质多黏土,耐盐份,是热带潮间带特殊的森林。”他提出:“有红树林在的地方,是台湾最美的海岸。” 1914年,川上泷弥回来后,鼓励佐佐木舜一对台湾植物的研究,要走向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川上泷弥告诉他:“植物调查不是为了殖产局,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求知,不是记录现今的实况,而是为未来预备知识。台湾可能有设立帝国大学的一天,那时植物的研究,需要植物标本。植物的分类若没有标本,许多争议之处,争议持续百年。有植物的标本保存,是最好厘清起初分类的依据。”这段话,是佐佐木舜一工作的转折,他到野外采集植物,制成标本,是日后台湾许多植物的命名,跃上国际科学舞台不受质疑的证据。

野生种植物标本的制作

从此佐佐木舜一以“勇敢、探险”的精神,爬上台湾许多高山,走入许多乏人前往之处,登上许多少人前往的岛屿,采集植物标本。1918年,佐佐木舜一采集三万个以上,升至总督府中央研究所林业部(后来称为“林业试验所”)的技师。

1924年,佐佐木舜一发表《台湾民间药用植物志》,记录台湾579种民间的药用植物,这显示他对台湾传统,蕴藏许多重要知识的重视。他写道:“我不懂医药,而是在民间实际的调查。但是惧怕考究有误,我反复调查。并对学名与植物民间常用俗名,仔细更正。”他提到“八角莲”可治毒蛇咬伤,“芡实”可助脾脏,“莲子”治固肠壮胃,“猪母乳”治脚气水肿,“苦茶”平缓神经,“柑子蜜”治感冒,“梧桐子”治咳嗽,“杨桃”治肝病,“常山”袪痰,“陈皮”(柑橘皮)强肾,“橄榄仔”助小儿骨硬,“苦楝”浸出液可杀虫,“车栓子”解热,“龙眼”强壮心脏、脾脏,“荔枝”止咳,“柠檬”通尿,“蚕豆”助乳,“枇杷”镇咳去淋病等。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厘清台湾草药的“学名”,并且英文、中文与日文的植物名称纂编。“植物名称的编纂”看似枯燥,却是很重要的学问。

佐佐木舜一认为造林的经济利益,是不能取代原生林的价值。他写道:“保护原生林,是国家拥有天然资源最高的价值。砍伐原生林,不只是社会性的营利,更是门外汉凌驾专业,这是忧国真情者的吐露。”同年,他提出:“淡水河的水笔仔,是由淡水河口向内陆分布。”他始终相信红树林是最好的海岸防卫林,但他认为:“保育红树林,是要维持通风,否则会有腐臭味。”

国安林的保护

1926年,日本总督府殖民台湾30年,庆祝在台湾伐木与造林的果效。佐佐木舜一不以为然,他向总督府提出:“过去三十年,总督府在台湾的伐木,是为利益。造林,完全失败。关键在以日本的本位主义,忽略造林的植物,能否适应台湾的环境。没有正确的知识,所做的事没有实质的功效。许多的设施、事业,要有好的业绩,必须先以植物学的知识为依据。政治人物却认为植物学家的看法,是无理的要求,是装饰用的学术。不知道许多世事的判断,不可缺乏植物学。”他建议:“造林的树木种类,必须先设山区水文气象站”。

1928年,佐佐木舜一出版《台湾植物名汇》,记录3582种植物,约占台湾植物的三分之一,这又是了不起的贡献。

都市造林的开始

佐佐木舜一认为保护国土,山上要有保安林,海边要有红树林,农田要有防风林,都市要有行道树与公园造林。1928年,他提出:“都市规划的前瞻,不只要有治安,要有阳光、风、空气的流通,干净水的供应,与都市美学。都市的美,最重要的是树木,这需要考虑都市种树的科学性与技术性,这包括:
1.种植的树种
2.种植土地的改良
3.种植树木的间距
4.树木合理的高度
5.修树、移树、保护树的技术
6.树穴的要求
7.美好的树姿
8.树木病虫害的防治
9.配合在地气候的种植
10.电线杆的位置
他也订定都市行道树的政策、主管机关的设立、经费的编制、专家的谘问制,与民间团体的监督。当时他的建议,深获总督府重视。

植物增添百姓的幸福

他又写道:“国家给人民短期的幸福,是经济的跃进;长期的幸福,是让居民能在树木下休息、活动。国家领袖该有的素养,是知道树木对人的重要,与判断长短期利益的优先顺序时,该有的冷静。”

1927年,工藤祐舜(1887-1932)参与台北帝国大学理农学院植物学系的筹备,邀请佐佐木舜一协助。1928年,工藤祐舜担任台北帝大植物分类学的讲座,立刻成立“植物标本馆”。

同年佐佐木舜一也将台湾许多植物标本捐给台北帝大,并且提供植物标本储存、通风、防虫、防霉,与避免火灾的技术。

1930年,台湾总督府林业部成立,他担任第一届“腊叶馆主任”,他写道:“一个国家对植物重视的程度,由腊叶馆可以看出真面目。”

台湾树林的分区

1930年,佐佐木舜一又以他多年爬山与植物调查的经验,发表台湾森林的气候分区,他写道:“750公尺以下是热带林,750-1600公尺是暖带林,1600-2400公尺是温带林下区,2400-3000公尺是温带林上区,3000公尺以上是寒带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篇研究,以巨观的地理尺度,去管理植物。

1936年,他到菲律宾参观植物,回来后,他开始引进南洋植物,大都种在“扇平工作站”。1937年日本对中国开战,引进国外植物的工作下令停止,以全力备战。惟佐佐木舜一不遵守总督府命令,持续引进南洋植物。他写道:“植物调查的工作者,勤奋努力已成生活习惯。想认识各地的植物,是学习的热忱。”他是战争时期不合作的份子之一。

花开花落

1941年12月,日军攻入菲律宾,即传说他的工作可能有异动,陆军要佐佐木舜一随军前往。1942年3月,日军攻占印尼,印尼百姓强力反抗,山区游击队出 ,日军已经很难招架,却要佐佐木舜一在印尼担任爪哇岛莫哥鲁市林业试验场场长,这是明升暗降。三年后,日本战败投降,他被遣送回到日本。

回到日本,任职于鹿儿岛熊毛郡日本香料药品株式会社的种子岛农场,后来潦倒病逝。

著作

佐佐木舜一著有《台湾药用植物调查报告书》、《纲要台湾民间药用植物志〉、《台湾主要树木方言集》、《台湾植物名汇》、《台湾林业部腊叶馆目录》等。

  1. 资料出处: 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 国家图书馆 民国92年12月 、吴永华《被遗忘的日籍台湾植物学者》,台中:晨星,1997

相关影片


 

参考资料:

[1] 佐佐木舜一,1932,台湾の植物,台湾山林会,第76卷,2-10页。
[2] 佐佐木舜一,1941,高雄のマンクローブー,台湾山岳汇报13卷,9期,1-2页。
[3] 佐佐木舜一,1912,台湾に于ける红树林植物,台湾博物学会2 卷,6 期,40-50页。
[4] 佐佐木舜一,1924,台湾の植物は何故珍らしきや,台湾博物学会会报,68期,28-36页。
[5] 佐佐木舜一,1926,本岛林业家各位へ望む(一),台湾山林会报,19期,6-10页。
[6] 佐佐木舜一,1926,本岛林业家各位へ望む(二),台湾山林会报,21期, 1-12页。
[7] 佐佐木舜一,1924,台湾民间药用植物志,晃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