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鸿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鸿銮

图片来自google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母校    广东宝安

出生    1927年12月30日

逝世    2015年3月25日

性质    香港政府政务官、两局议员

何鸿銮CBEJP英语:Eric Peter Ho,1927年12月30日-2015年3月25日), 何东家族成员(何启东家族)成员,前香港政府官员。[1]

香港政府官员,1973年成为首任民政署署长,1977年升任社会事务司,1983年出任工商司,另外还历任行政立法两局官守议员。1987年退出港府后,他旋即出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1991年卸任后举家迁居英国

简介

何鸿銮毕业于香港大学,1954年加入港府任估税官,1957年转任官学生政务官前身),早年曾任渔农处助理处长及工商业管理处副处长等职,是二战后初年少有的华人政务官。在社会事务司任内,他负责协助港督麦理浩爵士推动社会福利改革,并曾参与处理1977年发生的金禧事件。他后来在工商司任内除了处理贸易配额等贸工问题,还在1985年起兼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成员。

何鸿銮是香港望族何东家族的成员,祖父何福是富商何东爵士二弟,尝任怡和洋行华总司理及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另堂兄何鸿燊澳门富商,有“赌王”之称。

生平

早年生涯

何鸿銮1927年12月30日生于香港,是何东家族成员,他对上有两名兄长和两名胞姊,在家中排行最小。[2]何鸿銮的祖父何福何东爵士二弟,尝任怡和洋行买办和华总司理,以及立法局非官守议员。[3]何鸿銮的父亲何世奇是何福幼子,母亲罗巧贞(Doris Lo)是身兼事务律师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罗文锦爵士之胞妹。[2]此外,有“赌王”之称的澳门富商何鸿燊是他的堂兄。[3]

何鸿銮1934年至1941年间受教于圣若瑟书院,1941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和香港沦陷而被迫中断学业。[2][3]战后,何鸿銮重新入读香港华仁书院预科,同年获港府奖学金考入开始复课的香港大学,主修经济,后于1950年取得文学士荣誉学位毕业。[3][2]此外,何鸿銮于1948年加入香港义勇防卫军(1951年和1970年分别改名“皇家香港义勇防卫军”和“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后来转入后备役,至1973年4月才从军中辞职。[4]

港府生涯

一心希望加入港府官学生(即政务官前身)的何鸿銮虽然通晓中英文,而且拥有会计专业学历,但官学生长久以来由英国本土人士担任,历来只曾有徐家祥一名华人在1948年获得聘用,结果身为混血儿的何鸿銮未能实现他的愿望。[3]在大学毕业前,宏利保险虽然愿意聘任何鸿銮为保险推销员,但他没有接受,[3]相反,他在1950年参加殖民地福利事务训练班,获派往伦敦英国税务局总部接受为期三年的培训,同时担任属于初级职位的税务督察一职。[5][6]

1954年,何鸿銮由英国学成返港,旋获港府聘任为估税官。[6]不过,估税官属于政府的中下层职位,无需任何专业资格,他甚至戏言这份工作是通常给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退役英军军人担任,因此他并不感到特别的兴趣。[3]虽然如此,适逢港府在1950年代开始锐意推行公务员本地化,并开放更多像官学生一类的高级职位让华人出任,这为何鸿銮投考官学生带来新的机会。[3]

担任估税官三年后,何鸿銮终于在1957年成功获港府聘任为二级官学生,成为历来第八位担任政务官的华人。[3]转任官学生后,何鸿銮最初出任助理华民政务司,1958年改任助理辅政司兼行政立法两局副秘书,是首位出任两局副秘书的华人。1963年,何鸿銮出任助理财政司,同年3月10日获奉委为官守太平绅士[7]一直到1966年,他获改调为渔农处助理处长,到1968年为止。[6]

1968年,何鸿銮获擢升为首长级丙级政务官,[8]同年出任工商业管理处助理处长,未几调升为副处长。在任内,他曾经长期署任工商业管理处处长一职达六个月,并同时暂任立法局官守议员。[6]1973年,港督麦理浩爵士改组政府架构,辅政司署增设民政科,由民政司任首长,而原来的民政司署则改名为民政署,隶属于民政科,由新设的民政署署长担任首长。[6]民政署成立之初,本由原副民政司湛保庶于1973年9月3日出任首任署长,但在任一个多月后即由何鸿銮于10月15日接任。[9]当时他又兼任香港房屋委员会委员,而民政司黎敦义则是他的上司。[6]翌年,何鸿銮进一步成为首长级乙级政务官,是港府内少有的高级华人政务官。[8]

何鸿銮在1976年1月获港府补送往英国皇家国防学院深造,以便为升任更高级职位作好准备。[5][10]同年年底,何鸿銮从英国返港出任副社会事务司,至翌年4月接替李福逑出任社会事务司兼立法局官守议员。[10]1977年,香港发生称为金禧事件的教育界丑闻,引起社会舆论激辩,港督麦理浩为回应社会诉求,在1978年宣布成立金禧中学事件调查委员会,由香港大学校长黄丽松教授出任主席,而委员则包括香港理工学院助理院长卢景文教授和执业大律师黄陈善茹[3]当时,何鸿銮选定以年轻政务官许仕仁担任调查委员会秘书,并向麦理浩加以推荐。[3]可是,麦理浩对他的推荐有所保留,他除了警告何鸿銮要“以人头担保”以外,又要求如果处理手法有任何失当之处,要由何鸿銮本人负责。结果,许仕仁成功协助委员会制定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使事件得以完满化解,也令麦理浩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3]

何鸿銮的其他工作还包括在1979年参与制定和发表《进入八十年代社会福利白皮书》,该白皮书为1980年代的社会福利政策订立蓝图大纲,提出由政府资助非政府机构在地区层面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并由社会福利署负责中央规划、统筹、管理、以及筹办全港性的宣传运动。[11]此外,何鸿銮也有份计划在葵涌新界沙田兴建葵涌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据何鸿銮在退休后忆述,葵涌医院原本命名为“玛嘉烈精神科医院”,但有意见认为精神病院不应与皇室成员的名字连在一起,结果未有采纳。[3]至于威尔斯亲王医院原本建议以安妮公主命名,但因为“安妮”一名与“安宁”一词的发音相近,最终被认为不吉祥而没有采用。[3]

在社会事务司任内,何鸿銮获得麦理浩的赏识而屡获调升,他不单止在1978年晋升为首长级甲级政务官,翌年更进一步升级为最高级的布政司署司级政务官。[8]1981年,他获英廷颁授CBE勋衔,以表扬他在政府多年来供职的表现。[12]

工商司生涯

1983年2月,何鸿銮担任的社会事务司因政府改组架构而易名为卫生福利司,同月,他进而接替杜华改任工商司[13]在任内,他完成了前工商署的改组工作,并处理不少贸易问题,当中包括与各国重新谈判多种纤维协定及各类双边纺织品贸易协议,另外又采取措施和设立对抗保护主义专责委员会,寻求方法以舒缓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对香港对外贸易所构成的压力。[13]何鸿銮任内还展开对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全面检讨,以及加强政府对工业界的辅助服务。[13]

随著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香港步入1997年主权移交前的“过渡期”。何鸿銮有份参与香港主权移交前在商贸方面的中英谈判。[13]他除了在1985年出任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外,还在同年5月获委任为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成员。[2]当时联络小组的英方首席代表是外交部助理次官卫奕信,而英方成员除了何鸿銮外,还包括港府政治顾问布义德、外交部香港司司长高德年和英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唐荪,当中只有何鸿銮是华人。[14]尽管何鸿銮拥有纽西兰国籍,[3]但由于他同时拥有香港的英国属土公民国籍,因此其任命一度遭到中方非议。英方结果要向何鸿銮赋予英国公民国籍,事件才得到平息。[14]在联络小组供职期间,何鸿銮多次参与中英谈判,并成功为香港争取于1986年4月起正式成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独立缔约成员。[13]

何鸿銮在1987年4月卸任工商司、行政立法两局和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职务,正式从港府退休。[2][13]在退休前夕,他在立法局会议上获得署理港督锺逸杰爵士和该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邓莲如的公开致谢和表扬。[13]从港府退休后,何鸿銮旋于同年5月出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随后于1988年6月22日获港府奉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7]他在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一任四年,至1991年6月才由徐淦接任。[15]何鸿銮出任政务官多年,不少华人政务官都是他的下属,除了前述的许仕仁外,也包括在任社会事务司时出任社会福利署副署长的陈方安生、和在任工商司时出任贸易署副署长的曾荫权等。[3]

晚年生涯

离开公务员叙用委员会后,港督卫奕信爵士曾有意找何鸿銮协助港府培训高级公务员,但他为了到英国陪伴刚临盘的女儿而婉拒了港督的邀请。[3]何鸿銮本身拥有纽西兰国籍,在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工作期间又取得英国公民国籍,这使他可以在香港主权移交前举家迁居英国伦敦[3][5]

虽然退休后定居英国,但何鸿銮仍视自己为地道的香港人,他曾经接受传媒访问,强调自己在香港出生,父祖也是香港人,所以香港是他的故乡和“真正的家”,每次返回香港都像“归乡”。[3]此外,不少像陈方安生等晚一辈的政务官也十分关心已经退休的何鸿銮,他们每次到访伦敦,都会专程探望和问候何鸿銮,维系感情。[3]

何鸿銮退休后曾表示“退休公务员”和“退役军人”一样,脱离队伍后就应该严守规则,不问政事,所以他退休后设法保持低调,也没有凭借自己在工商科的经历而投身商界。[3]晚年的何鸿銮专注写作,并在2005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Times of ChangeTracing My Children's Lineage两本著作,前者讲述自己的为官经历,后者则研究何东家族的历史。在2005年,何鸿銮曾为自己的新书发布而专程返港;在2007年,年近80岁的他再度访港,出席牛津大学学者曾锐生博士的著作Governing Hong Kong(《管治香港》)之新书发布会,该著作专门研究香港政务官的历史,撰写的时候曾获何鸿銮提供资料协助。[16]

2015年3月25日,何鸿銮经历一场短病后卒于英国诺福克郡赫瑟西特堂疗养院(Hethersett Hall Care Home),终年87岁。[17]其丧礼在同年4月15日于伦敦摩特雷克火葬场Mortlake CrematoriumMortlake Crematorium)举行。[17]

个人生活

何鸿銮在1956年娶杨展翘(Grace Irene Tsin-kiu Young,1929年-2007年)为妻,两人共育有两子一女。[2]何杨展翘早年入读拔萃女书院,与丈夫同样在1950年从香港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毕业。[18]本身从英国格雷律师学院获得执业大律师资格的何鸿銮夫人曾长年任职于油麻地小轮公司,历任该公司的公司秘书、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和董事等职;另外也是港府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旅游协会管理委员会委员、廉政公署贪污问题谘询委员会、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谘询委员会委员等。[18][7]

何鸿銮夫人在1971年2月1日获港府奉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7]1974年至1984年尝任市政局委任议员,任内曾于1976年出任清洁香港运动主席,以及争取女性公务员与男性公务员享有“同工同酬”的待遇。[18]她在1982年的英女皇寿辰名单中获勋OBE勋衔,以表扬她在担任社会公职方面的贡献。[19]何鸿銮夫人晚年热心参与香港大学英国校友会的活动,她在2007年4月17日于当地逝世,终年78岁。[18]

部份著作

  • Times of Change: A Memoir of Hong Kong's Governance 1950–199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 Tracing my children's Lineage.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0.

经历

  • 在英国税务局受训和兼任税务督察
    (1950年-1953年)
  • 返回香港出任二级估税官
    (1954年-1957年)
  • 转职为二级官学生,出任助理华民政务司
    (1957年-1958年)
  • 助理辅政司兼行政立法两局副秘书
    (1958年-1963年)
  • 助理财政司
    (1963年-1966年)
  • 渔农处助理处长
    (1966年-1968年)
  • 工商业管理处副处长
    (1968年-1973年)
  • 民政署署长
    (1973年10月-1976年1月)
  • 房屋委员会委员
    (1973年10月-1976年1月)
  • 于英国皇家国防学院深造
    (1976年)
  • 副社会事务司
    (1976年12月-1977年4月)
  • 社会事务司
    (1977年4月-1983年2月)
  • 立法局官守议员
    (1977年4月-1987年4月)
  • 卫生福利司
    (1983年2月)
  • 工商司
    (1983年2月-1987年4月)
  •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成员
    (1985年-1987年4月)
  • 行政局官守议员
    (1985年-1987年4月)
  • 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
    (1987年5月-1991年6月)

荣誉

殊勋

名衔

  • 何鸿銮 (Eric Ho,1927年12月30日-1963年3月10日)
  • 何鸿銮,JP (Eric Ho, JP,1963年3月10日-1977年4月)
  • 何鸿銮议员,JP (The Hon. Eric Ho, JP,1977年4月-1981年6月)
  • 何鸿銮议员,CBE,JP (The Hon. Eric Ho, CBE, JP,1981年6月-1987年4月)
  • 何鸿銮,CBE(Eric Ho, CBE,1987年4月-1988年6月22日)
  • 何鸿銮,CBE,JP(Eric Ho, CBE, JP,1988年6月22日-)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何鸿銮,百度百科
  2. 2.0 2.1 2.2 2.3 2.4 2.5 2.6 Who's Who in Hong Kong. Hong Kong: Asia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Ltd., 1988.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何美华,〈高官师父何鸿銮专访〉,《香港经济日报》A04,2005年3月21日。
  4. "Obituary" (retrieved on 10 April 2015)
  5. 5.0 5.1 5.2 Who's Who 2011. London: A & C Black, 2011.
  6. 6.0 6.1 6.2 6.3 6.4 6.5 〈何鸿銮奉委任民政署长〉,《工商日报》第七页,1973年10月20日。
  7. 7.0 7.1 7.2 7.3 7.4 7.5 岑维休主编,《香港年鉴》。香港:华侨日报,1967年至1991年(历年)。
  8. 8.0 8.1 8.2 〈嘉道理爵士获封终身贵族,何鸿銮施同福等荣获勋衔〉,《工商日报》第八页,1981年6月13日。
  9. Hong Kong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by the Director of Home Affairs, E. P. HO, JP for the Financial Year 1973-74 (1974), pp. 22 & 35.
  10. 10.0 10.1 〈何鸿銮将接任副社会事务司〉,《工商日报》第五页,1976年12月5日。
  11. 梁可欣编,《最后六任港督的声音》。香港:商务印书馆,2010年。
  12. 12.0 12.1 "Supplement to Issue 48639 ", London Gazette, 12 June 1981, p.17.
  1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立法局会议过程正式纪录》。香港:香港立法局,1987年4月1日。
  14. 14.0 14.1 〈中英联络小组名单发表,首次会议七月在英召开〉(1985年5月22日)
  15. 《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二零零零年年报》。香港:公务员叙用委员会,2000年。
  16. 卓妮,〈中环出更:一代华人高官重临香江〉,《东方日报》A10,2007年10月25日。
  17. 17.0 17.1 Ho Eric Peter CBE JP(HK) - Deaths Announcements . Telegraph Announcements. [2015-04-11]. 
  18. 18.0 18.1 18.2 18.3 "In Memoriam", Convocation Newsletter Fall Issue 2007.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
  19. "Supplement to Issue 49008", London Gazette, 11 June 1982, 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