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沟摩崖造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佛沟摩崖造像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佛沟摩崖造像

地 址 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

地 位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佛沟摩崖造像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伏牛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爷沟。两千多年前楚国所修筑的长城就延伸到这里。此造像年代未见题记,《宋志》一书载:“香山在州东南120里(今方城东南120里)上有香山寺,摩崖造像,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背有千手千眼菩萨,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南阳区域内发现的唯一佛教造像。[1]

简介

香山佛沟摩崖造像是豫西南最大的处摩崖造像,也是南阳市唯一一处摩崖造像,在周边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都是未见的。它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非一般民众所刻,必经寺院通晓佛经教义之高僧的指点策划,雕刻时间最迟为北魏时期。1957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21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方城---南阳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

地理环境

【佛沟摩崖造像】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南省西部发现的唯一一处石雕造像。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桐柏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爷沟。两千多年前楚国所修筑的长城就延伸到这里。

主要景点

此造像年代未见题记,《宋志》一书载:“香山在州东南120里(今方城东南120里)上有香山寺,摩崖造像,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背有千手千眼菩萨,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南阳区域内发现的唯一佛教造像。

建造数据

佛沟摩崖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天然巨石之上,两石相距20厘米。南石高360厘米,宽270厘米,厚150厘米;北石高310厘米,宽330厘米,厚250厘米。两石共计雕像32龛138身。其中,北石南 西 北三面雕像14龛72身,南石四面雕像18龛66身。造像最高者1.4米,最低者仅20厘米。

造像内容

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12罗汉,12臂观音等题材。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雕刻细腻,技法娴熟。其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原建有香山寺。

艺术价值

2008年11月19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镰、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胡友鸣、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刘杨忠、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记者一行在南阳市副市长冯晓仙的陪同下,来佛沟考察。2009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百科探秘》播出了《神秘的巨石佛像》,轰动大江南北。

2009年6月24日,国内佛教石刻研究专家一行7人,到佛沟考察。他们是: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古遗址保护委员会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温玉成、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清华大学教授李静杰、龙门研究院研究员王振国、河南博物院研究员王景荃、河南省文物出境鉴定站站长刘建华,并举行了“南阳佛沟摩崖造像专家研讨会”。

香山佛沟摩崖造像是豫西南最大的处摩崖造像,也是南阳市唯一一处摩崖造像,在周边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都是未见的。它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非一般民众所刻,必经寺院通晓佛经教义之高僧的指点策划,雕刻时间最迟为北魏时期。1957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21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方城---南阳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

参考来源

  1. 佛沟摩崖造像,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