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佳木斯技师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佳木斯技师学院,是顺应中央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机遇,伴随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春风应运而生的一所集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鉴定为一体的职业技术院校,是职教园地里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在改革 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集体和团队[1]

建院之初

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国家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大的 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决策层敏锐地意识进而高度重视了这一政策导向和历史机遇。对于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待业就业人口众多、职业技术素质总体偏低,而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弱化的城市而言,加快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2],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005年年底,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动议“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佳木斯技师学院”。2006年1月15日,市委十届59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筹建工作小组。2月21日,市委十届61次常委会议任命了学院领导班子组成人员。3月6日,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正式函复批准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并确定为省重点技师学院。佳木斯技师学院是在整合全市职教资源基础上,对原分属教育、劳动、人事等9个部门的18所学校(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技工及中师等)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承租原驻佳23军高炮旅营区组建而成。2006年9月13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佳木斯技师学院为副厅级事业单位。2007年6月7日,省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党委、纪委。同年8月30日,学院被确定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

发展印象

佳木斯技师学院位于佳木斯市行政中心所在的城市西(新)区。学院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规划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内设15个处室和机械系、焊接系、电子商务系、教育系、艺术系、交通运输系等六个系以及职业培训分院集贤分院两个分院,开设机械、焊接、电子商务等六大专业体系、34个品牌专业。现有教职工715人,本科学历483人、研究生20人,专兼职教师485人,专业技术职称537人,其中副高职以上153人,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学院招生、就业情况良好,已累计实习就业1939人,其中本市就业610人、省外就业1329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以上。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职业院校实力象征。佳木斯技师学院建有数控与机械加工技术、焊接技术、汽车维修与运用、模具制造与维修、网络信息等5个实习实训基地;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汽车模拟驾驶、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量具与测量、多媒体语音、机电技术等31个实训实验室;校外生产基地24个。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创业孵化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创业孵化园区总投资8300万元,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有23栋标准厂房及办公后勤用房,园区内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计划入驻中小企业35家,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近3000个。格雷特模具制造公司、畅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内知名企业已经入驻园区并投入生产。

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改革和资源整合带来的优势愈加明显,解决了过去办学力量分散、整体规模偏小、生源苦乐不均、资源浪费严重的弊端,学院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人财物配置趋于优化,教育教学管理运行顺畅,基础建设有序推进,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效应得到了集中显现。经省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佳木斯技师学院已经纳入国家级综合技能培训基地、国家级(SIYB)创业培训基地、全省(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基地、全省重点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市退役士兵岗前培训基地、市职业技能晋级培训基地和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基地。

奋斗足迹

三年多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省劳动系统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佳木斯技师学院从无到有、从艰苦创业到初具规模,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在建院过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创建名校工程为载体,团结拚搏,改革创新,扎实奋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发展业绩。

一是更新理念,明确发展方向。针对教职工来自四面八方、认识参差不齐、发展信心不足的实际,学院党委首先抓了办学观念的转变。请国内资深专家做专题辅导,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全市技能人才供需状况专题调研,围绕职业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课题,组织全院师生立足本职,积极探索实践。通过上述活动,促进了广大教职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理清了思路,形成了共识,增强了办好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学院领导班子确定了“龙东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定位,提出要倾力打造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最齐、设施最全、信誉最佳,具有一流特色品牌的职教院校,从而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奋斗之路。

二是打造品牌,强化特色办学。我们紧紧围绕提升教学影响力、综合竞争力来培育和打造品牌,注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注重实习实训,推广“仿真式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与学生及家长需求相对接,尽最大可能地缩短课堂与工厂、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实行“双证制”,学生毕业后可同时拿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内部推行契约化管理模式,制定完善了教务、考务等管理制度。以“名校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争创“名班、名师、名生”活动,促教学,创品牌,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2009年,在全院范围启动了“技能节”活动,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技能节”,有效强化和提高了师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在首届东三省技工教育成果展洽会上,学院展示的特色教学成果获得了优秀布展、最佳才艺表演和最佳宣传片三个奖项。

为实现充分就业,佳木斯技师学院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充分就业、促进和谐”的就业指导理念,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学院通过对佳木斯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分析调查,联系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煤炭机械有限公司、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等本地大型企业,签订毕业生实习就业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三是开门办学,实现合作共赢。学院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措施,不断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就师资培训、毕业生就业等,先后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佳木斯大学,天津和吉林工程师范学院等达成合作协议;就专业设置和专业培训等,分别与澳大利亚TAFE集团、韩国釜山大学和俄罗斯有关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已先后与数十家国际教育单位、学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内16个城市的100余家公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将格雷特模具制造中心、飞天数控机床厂等市内知名企业成功引入校园。这种模式的运用,得到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同时,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广泛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网络,促进了地方技能人才的对外输送。

四是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学院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致力于发展和谐职教。本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融汇在“厚德、强技、笃学、敦行”的八字校训之中,造就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校园文化。从2006年起,学院面向社会,连续三年实施了“三个三智力扶贫阳光工程”,三年内每年招收100名贫困生,累计为300个贫困家庭各培养一名学生,免收或减免学费,毕业后推荐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先后有200多名贫困生得到了免减学费的资助。开展师生间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49人得到了资助。在校园内建立了“爱心超市”,300名贫困生可凭卡免费自选所需学习和生活用品。上述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师生的良好素质,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许多爱心人士主动资助学院的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佳木斯籍成功人士王振华先生捐资500万元成立了“振华助学基金”;加拿大华人艺术总会华人同胞义卖作品、央视新闻明星足球队与东风日产新天籁足球队举行义赛等,筹集善款救助学院贫困学生;全市40余家机关单位与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

回首去岁,技师人无比欣慰;展望未来,技师人壮志满怀。发展中的佳木斯技师学院,将继续秉承科学发展观理念,一以贯之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办学,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努力用汗水和行动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