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侗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侗族
侗族

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源远流长,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的地带和湖北省的西北部。民族语言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信仰多神。

起源和历史 [1]

侗族是来自百越的,在《百越源流史》中认为“令人”,“为西羌一支,起源于青海大通河域的令居”。“有一部分令支逐渐南移,溯沅水流域而分布于湘西黔侗黔西桂北等地。”百越消失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地区上出现了僚人,《隋唐·南蛮》卷八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俚、曰伶,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从此以后,记载这一民族地区的活动更为具体,在《宋史·蛮夷传》记载:“宝元二年,辰州秸僚三千余人款附。”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峒僚者岭表溪洞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明邝露所写的《赤雅》更为明确地说:“侗亦僚类。”侗族的形成分为百越,魏晋南北朝的僚,再形成唐宋时代的仡伶人和伶人,后来变成峒人、侗人,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侗族。

宗教信仰[2]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性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萨崇拜

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侗乡南部地区普遍崇拜的女性神,称为萨岁意为始祖母,是最高的保护神。人们都认为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人间一切,能影响风雨雷电,能保境安民,能镇宅驱鬼。在黎平、榕江、从龙胜、三江、通道等地侗寨里都建有萨坛。萨坛往往有专人看守,守坛者或世袭,或由卜测产生。萨是寨子的最大保护神,建寨子时就要考虑萨的存在,建立萨坛是寨子的一件大事,称为安殿。萨坛建成后,要举行安殿仪式。全寨男女身穿盛装,在萨坛前踩歌堂,吟唱《萨之歌》,歌颂萨的功德,冀求萨的保佑。

侗族对萨最为虔诚,时不时要奉祀这位老祖母。初一、初十要烧香敬茶。每年的新春是祭萨的日子,届时全寨男女集合在萨坛。年轻妇女们手牵着手或手搭着肩围着坛前石坪边唱边舞,祈求萨在新的一年里降福 消灾,保寨安民,风调雨顺。祭毕,众人围坐萨坛就餐,表示与萨共进午餐。这时,鸣锣燃炮,男的吹笙前导,女的随后又边歌边舞。在春节,寨里男女歌队、戏班或芦笙队要出发去别的村寨为也时,也要先到萨坛前祭祀,以求出行顺利。古代,寨众出师抵御外敌时,更要祭祀萨,祈求萨的庇刀枪不入,胜利班师。关于这位始祖母的身世,据传说是一位为维护侗族先民利益而牺牲的女英雄。

实际上,侗族崇拜萨岁就是一种祖先崇拜。长期以来,在侗族民间形成了一整套萨文化,包括有关萨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踩歌堂、吹芦笙以及各种敬萨祀萨活动等,在侗族民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服饰特点 [3]

据文献记载,侗族先民男女都穿裙子。到了清代,男子才改穿裤,女性则保持裙装传统。目前侗族上衣主要有三种款式,即左衽、右衽和对襟三种。女装三种款式都有,而男装则只有右衽和对襟两种。男装和女装的对襟不同,女装的对襟衣无扣无领,男装的对襟衣则有矮领,胸前钉一排布扣。

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款式是分别于不同时期形成的。元代以前沿袭古越人尊左的文化传统,穿左衽衣。到了元代,由于民族文化交流,对襟长袄开始流行于侗族地区。至今仍流行于黎平县羊洞、榕江县寨薅、从江县高增等地的紧袖、两侧开高衩,有的襟边镶花边的瘦长型对襟上衣,元代称“旋袄”。受汉族唐装影响,清代部分侗族地区开始出现右衽衣,当时被称为“琵琶襟”。

侗族传统服饰习惯上多使用青、蓝、白、浅蓝几种色调。

侗族服饰以妇女服饰最具特色,如果以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交界地区的着装作为一种款型(以下简称“黎从榕式”),那么天柱、锦屏、三穗、玉屏、剑河的侗族服饰(以下简称“玉屏式”),榕江县属都柳江沿岸的寨蒿河和平永河以及黎平县属的天府、坝寨的侗族服饰(以下简称“寨蒿式”),榕江的七十二寨侗族服饰(以下简称“七十二寨式”)等则又分属于另外的不同款型。

贵州侗族服饰的习俗特点主要表现为:黎从榕式侗族妇女穿右衽无领短大襟衣,宽筒裤,留长发,挽成螺髻;玉屏式侗族妇女婚后大都穿右衽无领、钉银珠大扣的短大襟衣,着长裤,系围腰或腰带;寨蒿式侗族妇女着右衽无领大襟衣,衣长及膝,下穿长裤,上下衣裤边沿均镶有绣花花边;而七十二寨式侗族妇女,其服饰则以穿大袖右衽宽衣、着齐膝长裙为特色。

建筑特点[4]

侗族建筑有三宝:鼓楼、凉亭、风雨桥。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

1、鼓楼,侗族叫做“堂瓦”,是公共场所的意思。侗族的鼓楼,现存最早的鼓楼始建于清乾隆初年。侗乡村寨都有鼓楼,大的村寨有三四座,一般是一姓一座。塞子里有几族姓,就建几座鼓楼。鼓楼富丽堂皇,雄伟壮观,高耸寨中。低的有三五层,高的达十余层。它是一种纯木结构,不用一铁一钉,全用卯榫嵌合,飞檐重阁,层叠而上。最上层是在顶,高插入云。有的尖顶学装有能迎风鸣叫的铜质飞鸟,颇具匠心。鼓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像宝塔又似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柱头挂满金匾,对联。重檐下的彩绘,有龙、凤、鱼、鸟、葫芦、花草等图案,或装饰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浮雕,十分精美壮观。

鼓楼重檐虽多,但一般实用只有两层。从前,上层设有牛皮大鼓,一旦有急事商议,便鸣鼓聚众;下层设有火堂,火堂之火,长久不熄。侗家劳动之余,喜欢聚集鼓楼,听歌师弹琵琶唱歌,或谈古道今。夏天在这里乘凉,冬天在这里取暖。春节时,就有更多的人聚集鼓楼,与外寨青年跳“哆耶”舞。八月中秋,则在鼓楼附近的岩板坪吹芦笙。鼓楼是侗家集会、议事、休息和进行文娱活动的公共场所,是他们喜爱集体社会生活的最明显的体现,鼓楼与侗家生活密切相关。在侗族心目中,它的地位很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所以,侗家对于建筑鼓楼极为重视。群众都自动捐款献料,出工出力,齐心合力修建鼓楼。

2、凉亭,多建于山坳或路旁,供行人乘凉歇息之用。侗乡的凉亭热心公益事业,爱做好事,每三五里即建一亭。所以,侗乡的凉亭特别多。许多凉亭建于泉水之旁,亭畔多古树遮阴。没有泉水的地方,凉亭里也有人挑去泉水,供人解渴。

3、风雨桥,又称花桥,亦叫福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又一民族建筑物。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廊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由卯榫嵌合。桥身巨木为梁。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或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桥的长廊中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登,供来往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常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渴。长廊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供行人休息时候欣赏。

传统节日 [5]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岁进,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叫年羹饭。等到鸡叫头遍,男人放12个大炮竹,以求一年顺当大吉。妇女们则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们不兴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门,初三请客吃油茶,初四请吃饭。宣恩侗族一天过两次年,称过重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敲年锣,敲得越响亮越好。

侗年

根据侗历来确定的新年。一般为农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现大部分侗族均不过此年。仅有部分地方仍过侗年。这些地方每年过两种年。称侗年为小年。春节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寨于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十月将屋前屋后打扫干净,杀猪宰牛,舂糍粑,准备过年。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歌堂、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地方把姓氏节也称为过侗年,各个姓氏节日期不一。但一般为农历的十一月。

吃新节

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广大侗族地区。但各地吃新的时间和仪式不相同。有的在农历六月、七月、八月的某一天。吃新节实际是祭祖节。每到这一节日侗族群众摘下新米煮熟以祭祖。

八月十五

侗族过八月十五中秋节,除吃月饼、赏月亮等与汉族相同外,还有一些特殊内容。北部侗乡有以青年男女社交为主的“八月十五哥送饼”的活动。这天早饮后,后生们背上月饼,到预先约定的地方与姑娘们相会。见面后,按花园会友的传统程序坐定。后生取出月饼排成双数摆开,用歌声劝姑娘们吃月饼。姑娘以歌答谢。双方一边吃月饼,一边用歌和白话互诉衷情。直到夕阳西下才告别。分手时,小伙装剩下的月饼包好送给姑娘。新晃有“八月十五偷月亮菜”的习俗。相传中秋之夜偷食别人家的瓜果蔬菜会带来健康、幸福。月亮下“偷”来的菜只能在野外食用,不能带回家中。

林王节

纪念侗族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宽的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辰日。过年的特别食品是巨大的粽粑。每个粽粑粗如海碗,长约两市尺,几十张粽叶才能包一个,三五人方可吃完。相传林宽常率军转战南北,其母亲怕儿子吃不饱,总给他包大粽子。后人为纪念王宽也沿袭了其母亲包大粽子的习俗。每到那一天侗族群众用酒、肉、大粽粑祭奠林王。祭祀仪式上,大人小孩都要唱《林王古歌》,唱罢古歌,老人还要向后代讲述林王故事,使英雄事迹代代相传。

大雾梁歌节

也称大戊梁歌会。每年立夏前18天,湘黔桂三省(区)边境的侗族,还有苗族瑶族等青年云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大雾梁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歌会,参加人数少则数千,多者上万人。这个歌会是由纪念一对饮恨惨死的恋人而兴起的。

“为也”

“为也”是侗语音译,为做客之意。但这种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是特指村寨之间互相访问的集体客人。当地汉话称为“吃乡食”。一般在春间或秋后进行,是侗乡规模最大的社交和娱乐活动。规模不等,少则20—30人,多则100余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都要带上本寨的歌队、戏班、芦笙队、诵款人等。事先由客寨到主寨下贴,主寨认可接受贴子,双方约定日子。主寨各家各户作好接待准备,客寨组织好队伍,作好行前准备。

赶歌坪

又称二十坪歌会,盛行于贵州天柱、锦屏等县的高坝、平岑、兰田、渡马、圣德山、大林山、莲花坪等地。尤以锦屏、天柱、剑河交界处的高坝、平岑一带最为热闹。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侗族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奔向歌坪。赶会的群众多达万人。姑娘小伙三五成群,相互对歌,互诉衷情。各寨歌队也纷纷前来赛歌。相传该歌会是为纪念,一位忠于爱情的歌手而形成的。

饮食文化[6]

吃,侗语称“janl”或“jil”。民以食为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通道侗族人民通过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等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造,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侗族主要以“禾”米为主食,以粳米、小米、包谷、小麦、薯类为辅。而各类饮食中的糯食、酸食、油茶及酒食文化最具特色。

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

一奇:杂异的食源。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二奇:无菜不酸。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晕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在侗族食品中,酸食冠于菜肴之首,每天用菜肴50%都是酸味。几乎每家每户都置有五、六个酸坛或酸桶。侗族的酸食种类也多: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别。腌酸品,一年四季皆可,有什么荤素品,就腌制什么。尤其是腌鱼,久负盛名,具有酸、辣、甜的特点,肉鲜味美,十分开胃。不仅平日食酸,而且待客送礼、红白喜事、敬神祭祖,皆不离酸。

三奇:欢腾的宴席。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艺复杂而细致,品种繁多。例如:加苏子汁的叫红侗粑,加杨桐叶的叫黑侗粑,带馅的叫豆沙侗粑、枣泥侗粑等。宴客时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席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清香适口的"油茶",清甜软糯的"黑珍珠饭",水牛调制的"酸龙肉",以及闻名遐迩的"醅草鱼",为的是宾主一起欢聚共乐。

此外,侗族好饮自酿米酒。米酒制法与周边各族相同,以糯米酿制。制成后冲上清凉的井水或泉水饮用,消疲劳,解干渴。还喜欢用糯米甜酒酿成的“重阳酒”,即在农历九月用新糯米酿成“甜酒酿”,密封于坛内,置火塘边慢慢温烤,或埋在肥堆里,让其发酵,春节时取出来饮用。此酒液粘结成丝,味甜过蜜,醇香异常,十分诱人。

民以食为天,数千年来饮食从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渐升华为人类的一项文明享受,甚而散发着艺术的美感。侗族饮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侗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关视频

2017年魅力中国城,侗族大歌,黎平

参考资料

  1. 侗族来源 侗族是如何由来的? 360星座网,2017-03-28
  2. 侗族信仰的宗教 360星座网,2016-07-25=8
  3. [1]传统文化杂谈,2018-0-13
  4. 什么是侗族建筑三宝?揭秘侗族建筑的特点 快资讯,2016-03-14
  5. 侗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起名网,2019-06-02
  6. 神奇的侗族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网,20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