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侗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侗族
侗族

侗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民族,源遠流長,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交界的地帶和湖北省的西北部。民族語言為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信仰多神。

起源和歷史 [1]

侗族是來自百越的,在《百越源流史》中認為「令人」,「為西羌一支,起源於青海大通河域的令居」。「有一部分令支逐漸南移,溯沅水流域而分布於湘西黔侗黔西桂北等地。」百越消失以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這一地區上出現了僚人,《隋唐·南蠻》卷八載:「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曰蜒、曰俚、曰伶,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從此以後,記載這一民族地區的活動更為具體,在《宋史·蠻夷傳》記載:「寶元二年,辰州秸僚三千餘人款附。」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載:「峒僚者嶺表溪洞之民,古稱山越,唐宋以來,開拓浸廣。」明鄺露所寫的《赤雅》更為明確地說:「侗亦僚類。」侗族的形成分為百越,魏晉南北朝的僚,再形成唐宋時代的仡伶人和伶人,後來變成峒人、侗人,後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侗族。

宗教信仰[2]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樹、巨石、水井、橋樑均屬崇拜對象。以女性神「薩歲」(意為創立村寨的始祖母)為至高無上之神,每個村寨都建立「薩歲廟」。以雞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測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漢族影響,還信漢族的一些神。相信靈魂不死。佛教也有流傳,有庵堂寺廟,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傳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薩崇拜

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薩崇拜。侗鄉南部地區普遍崇拜的女性神,稱為薩歲意為始祖母,是最高的保護神。人們都認為她神通廣大,能主宰人間一切,能影響風雨雷電,能保境安民,能鎮宅驅鬼。在黎平、榕江、從龍勝、三江、通道等地侗寨里都建有薩壇。薩壇往往有專人看守,守壇者或世襲,或由卜測產生。薩是寨子的最大保護神,建寨子時就要考慮薩的存在,建立薩壇是寨子的一件大事,稱為安殿。薩壇建成後,要舉行安殿儀式。全寨男女身穿盛裝,在薩壇前踩歌堂,吟唱《薩之歌》,歌頌薩的功德,冀求薩的保佑。

侗族對薩最為虔誠,時不時要奉祀這位老祖母。初一、初十要燒香敬茶。每年的新春是祭薩的日子,屆時全寨男女集合在薩壇。年輕婦女們手牽着手或手搭着肩圍着壇前石坪邊唱邊舞,祈求薩在新的一年裡降福 消災,保寨安民,風調雨順。祭畢,眾人圍坐薩壇就餐,表示與薩共進午餐。這時,鳴鑼燃炮,男的吹笙前導,女的隨後又邊歌邊舞。在春節,寨里男女歌隊、戲班或蘆笙隊要出發去別的村寨為也時,也要先到薩壇前祭祀,以求出行順利。古代,寨眾出師抵禦外敵時,更要祭祀薩,祈求薩的庇刀槍不入,勝利班師。關於這位始祖母的身世,據傳說是一位為維護侗族先民利益而犧牲的女英雄。

實際上,侗族崇拜薩歲就是一種祖先崇拜。長期以來,在侗族民間形成了一整套薩文化,包括有關薩的傳說故事和歌謠、踩歌堂、吹蘆笙以及各種敬薩祀薩活動等,在侗族民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服飾特點 [3]

據文獻記載,侗族先民男女都穿裙子。到了清代,男子才改穿褲,女性則保持裙裝傳統。目前侗族上衣主要有三種款式,即左衽、右衽和對襟三種。女裝三種款式都有,而男裝則只有右衽和對襟兩種。男裝和女裝的對襟不同,女裝的對襟衣無扣無領,男裝的對襟衣則有矮領,胸前釘一排布扣。

研究結果表明,這三種款式是分別於不同時期形成的。元代以前沿襲古越人尊左的文化傳統,穿左衽衣。到了元代,由於民族文化交流,對襟長襖開始流行於侗族地區。至今仍流行於黎平縣羊洞、榕江縣寨薅、從江縣高增等地的緊袖、兩側開高衩,有的襟邊鑲花邊的瘦長型對襟上衣,元代稱「旋襖」。受漢族唐裝影響,清代部分侗族地區開始出現右衽衣,當時被稱為「琵琶襟」。

侗族傳統服飾習慣上多使用青、藍、白、淺藍幾種色調。

侗族服飾以婦女服飾最具特色,如果以黎平、榕江、從江三縣交界地區的着裝作為一種款型(以下簡稱「黎從榕式」),那麼天柱、錦屏、三穗、玉屏、劍河的侗族服飾(以下簡稱「玉屏式」),榕江縣屬都柳江沿岸的寨蒿河和平永河以及黎平縣屬的天府、壩寨的侗族服飾(以下簡稱「寨蒿式」),榕江的七十二寨侗族服飾(以下簡稱「七十二寨式」)等則又分屬於另外的不同款型。

貴州侗族服飾的習俗特點主要表現為:黎從榕式侗族婦女穿右衽無領短大襟衣,寬筒褲,留長髮,挽成螺髻;玉屏式侗族婦女婚後大都穿右衽無領、釘銀珠大扣的短大襟衣,着長褲,系圍腰或腰帶;寨蒿式侗族婦女着右衽無領大襟衣,衣長及膝,下穿長褲,上下衣褲邊沿均鑲有繡花花邊;而七十二寨式侗族婦女,其服飾則以穿大袖右衽寬衣、着齊膝長裙為特色。

建築特點[4]

侗族建築有三寶:鼓樓、涼亭、風雨橋。具有鮮明、獨特的民族風格。

1、鼓樓,侗族叫做「堂瓦」,是公共場所的意思。侗族的鼓樓,現存最早的鼓樓始建於清乾隆初年。侗鄉村寨都有鼓樓,大的村寨有三四座,一般是一姓一座。塞子裡有幾族姓,就建幾座鼓樓。鼓樓富麗堂皇,雄偉壯觀,高聳寨中。低的有三五層,高的達十餘層。它是一種純木結構,不用一鐵一釘,全用卯榫嵌合,飛檐重閣,層疊而上。最上層是在頂,高插入雲。有的尖頂學裝有能迎風鳴叫的銅質飛鳥,頗具匠心。鼓樓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像寶塔又似樓閣,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柱頭掛滿金匾,對聯。重檐下的彩繪,有龍、鳳、魚、鳥、葫蘆、花草等圖案,或裝飾有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等浮雕,十分精美壯觀。

鼓樓重檐雖多,但一般實用只有兩層。從前,上層設有牛皮大鼓,一旦有急事商議,便鳴鼓聚眾;下層設有火堂,火堂之火,長久不熄。侗家勞動之餘,喜歡聚集鼓樓,聽歌師彈琵琶唱歌,或談古道今。夏天在這裡乘涼,冬天在這裡取暖。春節時,就有更多的人聚集鼓樓,與外寨青年跳「哆耶」舞。八月中秋,則在鼓樓附近的岩板坪吹蘆笙。鼓樓是侗家集會、議事、休息和進行文娛活動的公共場所,是他們喜愛集體社會生活的最明顯的體現,鼓樓與侗家生活密切相關。在侗族心目中,它的地位很高,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場所。所以,侗家對於建築鼓樓極為重視。群眾都自動捐款獻料,出工出力,齊心合力修建鼓樓。

2、涼亭,多建于山坳或路旁,供行人乘涼歇息之用。侗鄉的涼亭熱心公益事業,愛做好事,每三五里即建一亭。所以,侗鄉的涼亭特別多。許多涼亭建於泉水之旁,亭畔多古樹遮陰。沒有泉水的地方,涼亭里也有人挑去泉水,供人解渴。

3、風雨橋,又稱花橋,亦叫福橋,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又一民族建築物。橋樑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廊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由卯榫嵌合。橋身巨木為梁。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樑,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遊廊宛如長龍,遊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或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廊中間為過道,兩旁鋪設長登,供來往行人休息。熱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常在夏天施茶水於橋上,供行人解渴。長廊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製神話故事彩畫,供行人休息時候欣賞。

傳統節日 [5]

春節

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但各地的過節方式不一樣。在北部侗鄉的新晃芷江玉屏錦屏一帶侗族過春節與當地漢族差不多。南部地區凡建有薩壇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薩壇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歲進,全家圍在火塘邊吃粥,叫年羹飯。等到雞叫頭遍,男人放12個大炮竹,以求一年順當大吉。婦女們則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們不興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門,初三請客吃油茶,初四請吃飯。宣恩侗族一天過兩次年,稱過重年,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敲年鑼,敲得越響亮越好。

侗年

根據侗歷來確定的新年。一般為農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現大部分侗族均不過此年。僅有部分地方仍過侗年。這些地方每年過兩種年。稱侗年為小年。春節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一帶的侗寨於農曆十一月初過侗年。十月將屋前屋後打掃乾淨,殺豬宰牛,舂糍粑,準備過年。從十一月初一到初五舉行大規模的踩歌堂、跳蘆笙和鬥牛活動。有的地方把姓氏節也稱為過侗年,各個姓氏節日期不一。但一般為農曆的十一月。

吃新節

侗族古老的傳統節日,盛行於廣大侗族地區。但各地吃新的時間和儀式不相同。有的在農曆六月、七月、八月的某一天。吃新節實際是祭祖節。每到這一節日侗族群眾摘下新米煮熟以祭祖。

八月十五

侗族過八月十五中秋節,除吃月餅、賞月亮等與漢族相同外,還有一些特殊內容。北部侗鄉有以青年男女社交為主的「八月十五哥送餅」的活動。這天早飲後,後生們背上月餅,到預先約定的地方與姑娘們相會。見面後,按花園會友的傳統程序坐定。後生取出月餅排成雙數擺開,用歌聲勸姑娘們吃月餅。姑娘以歌答謝。雙方一邊吃月餅,一邊用歌和白話互訴衷情。直到夕陽西下才告別。分手時,小伙裝剩下的月餅包好送給姑娘。新晃有「八月十五偷月亮菜」的習俗。相傳中秋之夜偷食別人家的瓜果蔬菜會帶來健康、幸福。月亮下「偷」來的菜只能在野外食用,不能帶回家中。

林王節

紀念侗族農民起義軍領袖林寬的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辰日。過年的特別食品是巨大的粽粑。每個粽粑粗如海碗,長約兩市尺,幾十張粽葉才能包一個,三五人方可吃完。相傳林寬常率軍轉戰南北,其母親怕兒子吃不飽,總給他包大粽子。後人為紀念王寬也沿襲了其母親包大粽子的習俗。每到那一天侗族群眾用酒、肉、大粽粑祭奠林王。祭祀儀式上,大人小孩都要唱《林王古歌》,唱罷古歌,老人還要向後代講述林王故事,使英雄事跡代代相傳。

大霧梁歌節

也稱大戊梁歌會。每年立夏前18天,湘黔桂三省(區)邊境的侗族,還有苗族瑤族等青年雲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大霧樑上,舉行一年一度的歌會,參加人數少則數千,多者上萬人。這個歌會是由紀念一對飲恨慘死的戀人而興起的。

「為也」

「為也」是侗語音譯,為做客之意。但這種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是特指村寨之間互相訪問的集體客人。當地漢話稱為「吃鄉食」。一般在春間或秋後進行,是侗鄉規模最大的社交和娛樂活動。規模不等,少則20—30人,多則100餘人。男女老少均可參加。都要帶上本寨的歌隊、戲班、蘆笙隊、誦款人等。事先由客寨到主寨下貼,主寨認可接受貼子,雙方約定日子。主寨各家各戶作好接待準備,客寨組織好隊伍,作好行前準備。

趕歌坪

又稱二十坪歌會,盛行於貴州天柱、錦屏等縣的高壩、平岑、蘭田、渡馬、聖德山、大林山、蓮花坪等地。尤以錦屏、天柱、劍河交界處的高壩、平岑一帶最為熱鬧。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侗族男女青年成群結隊奔向歌坪。趕會的群眾多達萬人。姑娘小伙三五成群,相互對歌,互訴衷情。各寨歌隊也紛紛前來賽歌。相傳該歌會是為紀念,一位忠於愛情的歌手而形成的。

飲食文化[6]

吃,侗語稱「janl」或「jil」。民以食為天。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通道侗族人民通過生產、生活、社會交往等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創造,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俗和飲食文化。侗族主要以「禾」米為主食,以粳米、小米、包穀、小麥、薯類為輔。而各類飲食中的糯食、酸食、油茶及酒食文化最具特色。

侗族的飲食文化自成一體,大致可用「雜」(膳食結構)、「酸」(口味嗜好)、「歡」(筵宴氛圍)三個字來概括。在其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包含了許多神奇的內容。

一奇:雜異的食源。侗族地區大多日食四餐,兩飯兩茶。飯以米飯為主體。平壩多吃粳米,山區多吃糯米,糯米種類很多,有紅糯、黑糯、白糯、禿殼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們將各種米製成白米飯、花米飯、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時不用筷子,用手將飯捏成團食用,稱為"吃摶飯"。

二奇:無菜不酸。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他們自己亦稱:"三天不吃酸,走保打暈倒竄。"在侗家菜中,帶酸味的占半數以上,有"無菜不醃、無菜不酸"的說法。在侗族食品中,酸食冠於菜餚之首,每天用菜餚50%都是酸味。幾乎每家每戶都置有五、六個酸壇或酸桶。侗族的酸食種類也多:有葷酸、素酸、煮酸、醃酸之別。醃酸品,一年四季皆可,有什麼葷素品,就醃製什麼。尤其是醃魚,久負盛名,具有酸、辣、甜的特點,肉鮮味美,十分開胃。不僅平日食酸,而且待客送禮、紅白喜事、敬神祭祖,皆不離酸。

三奇:歡騰的宴席。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飯最香,甜米酒最醇,醃酸菜最可口,葉子煙最提神,酒歌最好聽,宴席上最歡騰。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藝複雜而細緻,品種繁多。例如:加蘇子汁的叫紅侗粑,加楊桐葉的叫黑侗粑,帶餡的叫豆沙侗粑、棗泥侗粑等。宴客時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餞花卉;席上要備暢銷全國的"五味姜",清香適口的"油茶",清甜軟糯的"黑珍珠飯",水牛調製的"酸龍肉",以及聞名遐邇的"醅草魚",為的是賓主一起歡聚共樂。

此外,侗族好飲自釀米酒。米酒製法與周邊各族相同,以糯米釀製。製成後衝上清涼的井水或泉水飲用,消疲勞,解乾渴。還喜歡用糯米甜酒釀成的「重陽酒」,即在農曆九月用新糯米釀成「甜酒釀」,密封於壇內,置火塘邊慢慢溫烤,或埋在肥堆里,讓其發酵,春節時取出來飲用。此酒液粘結成絲,味甜過蜜,醇香異常,十分誘人。

民以食為天,數千年來飲食從滿足人類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漸升華為人類的一項文明享受,甚而散發着藝術的美感。侗族飲食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是侗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相關視頻

2017年魅力中國城,侗族大歌,黎平

參考資料

  1. 侗族來源 侗族是如何由來的? 360星座網,2017-03-28
  2. 侗族信仰的宗教 360星座網,2016-07-25=8
  3. [1]傳統文化雜談,2018-0-13
  4. 什麼是侗族建築三寶?揭秘侗族建築的特點 快資訊,2016-03-14
  5. 侗族的傳統節日與風俗習慣 起名網,2019-06-02
  6. 神奇的侗族飲食文化 傳統文化網,20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