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 (國際政治經濟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依賴理論 |
---|
|
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或稱作依賴學派(Dependency School),是1960年代晚期由拉丁美洲學者所提出的國際關係與發展經濟學理論。其將世界劃分為先進的中心國家與較落後的邊陲國家,後者在世界體系的地位使之受到中心國的盤剝,故得不到發展,或產生腐敗等弊病。[1]
基本理論
關於中心/邊陲的界定,其間的機制與效應等問題,學界至今沒有定論,不過依賴理論的各流派中仍有共通的幾個命題,簡述如下:
- 世界分成中心國家與邊陲國家;伊曼紐·沃勒斯坦還進一步引入半邊陲國家的概念。
- 中心由工業國家構成,邊陲國家則向中心國家出口原料,並從事勞力密集產業為主。
- 邊陲之所以為邊陲,並非因為它是工業化浪潮的後進者(這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主張),而是在世界市場上受到制約所致,外力包括跨國企業、國際組織(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等等代表中心國家利益的力量。
- 因此邊陲國家因不平等交換的依賴關係而無法翻身,中心國家則透過此關係維持較高所得及外貿優勢,使中心國家與邊陲國家差距難以縮小。
因此,以國內市場為主、減少外國資金挹入,調整產業結構以符合內需市場或較激進的社會革命是依賴理論對邊陲國家所提出的建議。
簡史
依賴理論首先是作為現代化理論的反面在1950-60年代出世的,其提倡者是阿根廷經濟學家劳尔·普雷维什。根據古典經濟學,國際貿易會讓各國達到比較優勢,相互得益,但是普雷维什在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研究拉丁美洲的實際發展,引出了相反的結論:窮國財富的減少與著富國財富的增加一致。Paul Baran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完善了他的理論,此後各家蜂起。德裔經濟學家安德烈·岡德·法蘭克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一支,Theotonio Dos Santos考慮邊陲國對內及對外的關係,創建了「新依賴理論」。巴西前總統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流亡期間曾寫過許多相關論著。伊曼紐·沃勒斯坦則進一步發展其中的馬克思主義面向,稱之為世界體系理論。
爭議
依賴理論遭到自由市場的鼓吹者反擊,他們主張依賴理論的藥方將造成腐敗及競爭不足等問題,印度與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也不合乎依賴理論的預測。另一些學者則指出亞洲四小龍都曾實施進口替代政策,美援的因素也不容忽視。
依賴發展理論是依賴理論的流派之一,它主張跨國資本能在窮國的內需市場上牟利,所以邊陲也能得到部份的發展,但是這往往是以腐敗或社會兩極分化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