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参观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原图链接来自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 的图片

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所开办的针对信号采集与处理学科所开设的实验室[1]。是国家对电子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概况简介

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于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96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现有面积1300m2 ,仪器设备总价值1273万元,成为电子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支撑实验室的博士点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重点学科1987年)、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部级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

1.电子系统技术; 2.现代通信技术; 3.现代实时信号处理技术;4.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技术;5.超低副瓣天线技术;6.电磁兼容与计算电磁学;7.多媒体技术;8.专用集成电路设计(ASIC)。

支撑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设备资源

实验室拥有HP8510C矢量网络分析系统、HP71910A宽带监视接收机、HP83732B频率合成器、HP8561E频谱分析仪、TLA704逻辑分析仪、HP54845A数字示波器等高级仪器设备;有工作站网络与芯片和板级设计、综合、仿真的世界名著名厂商的EDA软件。

实验队伍

实验室现有王越院士、毛二可院士、王小谟院士、李幼平院士、匡镜明教授等知名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有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5人,副教授26人,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22人。

实验室主任:赵保军教授

教学科研

科研情况

每年参与科研的研究生数量150人。实验室年均承担科研项目数30个,科研经费1000万元。

科研成果

实验室近五年承担通信雷达、微波及ASIC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已完成课题75项,现承担课题35项,科研任务经费为2689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5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 各1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38项。出版论著和教材2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00余篇。

技术成果

1.电磁兼容性理论与应用;2.微波毫米波技术;3.百亿次高速并行信号处理机;4.通信和雷达信号处理方法;5.精密测量雷达实用化;6.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7.精密导航核心技术实用化。

人才培养

实验室由电子系统与信号处理、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微波技术和EDA设计等分室组成,支持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建设。现有博士生97人、硕士生247人。已培养毕业博士生116人,硕士生580人。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出站16人,在研博士后4人。

视频

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 相关视频

国际关系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理工大学》“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