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陵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信陵镇地处湖北省巴东县,是该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恩施自治州唯一的港口镇,素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1]

信陵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全镇国土面积87.69平方千米(2017年)。13个村和6个居委会,常住总人口60882人(2017年),其中土家族、苗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5%。

中文名:信陵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湖北 恩施 巴东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部

面 积:87.69平方千米(2017年)

政府驻地: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朝阳路18号

电话区号:0718

人口数量:60882人(2017年)

著名景点:神农溪、链子溪、寇公文化公园、无源洞、巴东白鹿洞、大面山

火车站:巴东站(位于野三关镇)

车牌代码:鄂Q

概况

巴东县辖镇,县政府所在地,巴东县政治和文化中心,恩施唯一长江港口巴东港驻地镇,县政府驻西壤坡社区巫峡路一号。信陵镇位于县境中部偏北,长江南岸。面积87.69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0882人(2017年)。辖6个居委会、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黄土坡。

沿革

据《湖北通志》:梁为信陵郡。康熙年代的《巴东县志》记载:信陵城,在治西15里,梁置信陵郡于此。民国初改为城镇。1949年改城关镇,1958年改为长江公社,1961年恢复城关镇,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信陵镇。1996年,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辖西瀼坡、火焰石、营沱、水聚坪、荷花、黄家湾、土店子、将军山、自断脉、老屋场、青岭、高阳、万户沱、三朝观、黄土坡、红石梁、中元子、金竹园18个行政村和葵花街、车站街2个居委会。2004年,镇政府驻黄土坡,人口46226人,面积87.2平方千米,辖西壤坡、黄土坡、红石梁、金堂、大坪、白土坡、营沱7个居委会和荷花、土店子、将军山、黄家湾、水聚坪、金竹园、三朝观、中元子、青岭、老屋场、高阳、自断脉、山帽子、龙潭坪14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该镇辖西瀼坡、营沱、白土坡、大坪、黄土坡、红石梁、神农溪7个社区及荷花、水聚坪、黄家湾、土店子、金竹园、三朝观、中元子、青岭、大面山9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信陵镇属三峡库区移民重点镇,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恩施地区的黄金口岸,信陵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社会经济建设,围绕“农业稳镇、科教兴镇、开放强镇、民营富镇、市场活镇、依法治镇”发展方略,凭着对教育发展的责任和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确保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信陵镇人民政府组建了“信陵镇基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实质性工作机构——教育办公室,由信陵镇党委委员、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朱艳同志任组长,中心学校校长任常务副组长,政府教育干事及中心学校工作人员为成员。教育办公室代表镇人民政府全面履行教育管理职责,落实乡镇长管理教育的事务,保证了信陵镇教育的稳定进步。

社会事业

信陵镇现有初中两所、中心完小8所(另有两个教学点)、公办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7所。在校初中生2267人,在校小学生4299人,在园幼儿1300多人。在职教职工465人,退休教师16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317人,初级职称81人,学历合格率100%。

自然资源

信陵镇自然资源丰富,一是属天然富硒地区,盛产玉米、小麦、油菜、土豆、红薯、芝麻、花生,此外长江沿岸宜柑面积广,主产红桔、脐橙、血橙、夏橙等品种,尤以其品质优良而享誉全国;二是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水泥用粘土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三是海拔(最高达1635.6米,最低66.8米)高低悬殊,具有山区垂直性气候特征,适宜农作物及药材的生长

旅游资源

镇域临江20余公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名胜古迹甚多。古传巴东“八大景”和“摩岩石刻”、“古亭秋月”、“无源仙洞”、“巴山公园”等令游客流连忘返,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隔江相望,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横江卧波。1988年巴东县被国务院列为开放县,信陵镇当之无愧地成为巴东开放的前沿阵地。

视频

巴东县信陵镇航拍混剪(拍摄、剪辑:向洲、龙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