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健康村
图片来自sun

健康村英语:Healthy Village)是香港一个综合性资助房屋发展计划,包括了甲类及乙类出租屋邨及住宅发售计划楼宇,位于香港东区七姊妹,于1965年至1997年先后落成,由香港房屋协会发展及管理。

目录

历史及介绍

健康村前身为健康村平房区,后来被政府清拆,最终政府把土地拨予房协兴建为出租屋邨。由于健康村这个名字意思好,简洁易明,故此房协沿用这个名字在此出租屋邨之上。健康村为房协策划重建的综合屋邨,包括了“甲类出租屋邨”、“乙类出租屋邨”及“住宅发售计划”楼宇单位。

健康村在1950-1960年代共分3期兴建,为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质素,房协会不时检讨屋村的居住环境和设施,以及研究重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健康村经重建后不但大幅增加可供居住的单位数目,而且楼宇设计和生活设施亦更为现代化,无论对居民和社区环境均带来莫大裨益。

重建第1期

七姊妹七姊妹道190-192号(3及4座)/健康中街8-10号(5及6座)

1990年5月,位于七姊妹道的于1959年落成的第2期C、D及E座拆卸,至1993年重建后有新的4座大厦落成,分别称为康辉阁(3座)、康宏阁(4座)、康达阁(5座)及康智阁(6座)。

重建后的第一期有4幢25层高的住宅大厦,下面设有3层高的平台,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方永胜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其中康宏阁及康辉阁是房协“住宅发售计划”的大厦,合共400单位;康达阁及康智阁5楼至25楼则为房协之“乙类屋邨出租单位”,并用作安置第1期A及B座的居民,以及1楼至4楼则为年长者居住单位及年长者休息室,合共426单位。大厦更采用本港常见私人住宅3梯8伙式的设计,单位为钻石型间格并附有梗房设计由1房2厅、2房2厅及3房2厅。而康辉阁及康宏阁同样使用3梯8伙式设计,单位为钻石型及方型混合间格的2房2厅与3房2厅(连2个厕所)的设计,但是作“住宅发售计划”出售用途。

康达阁及康智阁(乙类屋邨出租单位及年长者居住单位)编配标准:

因为市区地价高,所以房协在市区的出租屋邨,多以提供小型单位为主。并在可能情况下,用私人楼宇的3梯8伙的“较剪梯”及“飞机则”务求达至最高效率地去运用空间。

单位款式 单位间格 编配标凖 单位 室内楼面面积
小型单位 一房两厅 2-3人 康达阁及康智阁 5楼至25楼---01及08室 约24.13平方米
中型单位 两房两厅 3-4人 康达阁及康智阁 5楼至25楼---02及03室 约30.90平方米
中型单位 两房两厅 3-4人 康达阁及康智阁 5楼至25楼---06及07室 约31.90平方米
中型单位 两房两厅 3-4人 康达阁 5楼至25楼---04及05室 约32.70平方米
大型单位 三房两厅 5人或以上 康智阁 5楼至25楼---04及05室 约39.30平方米
年长者居住单位 开放式 1-3人 康达阁及康智阁 1楼至4楼---01-12室 约15.5-29.0平方米

重建第2期

位于七姊妹英皇道668号

重建后的第2期有3幢27层高的住宅大厦,分别称为康祥阁(1A座)、康欣阁(1B座)、康胜阁(2座)设有行人天桥通往第1期,大厦同样也使用3梯8伙式的设计,康祥阁及康欣阁的单位设计为钻石型及方型混合间格的两房两厅及3房2厅客厅附窗台的设计,而康胜阁的单位设计则全为方型间格的两房两厅及3房2厅(连主人套房)全屋附窗台的设计,重建第2期也是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方永胜建筑有限公司承建[1]。其中康祥阁及康欣阁原本设计为出租用途,后来连同康胜阁同样拨房协“住宅发售计划”供丹拿山及观龙楼一期重建户优先购买。而大厦前身为A及B座(第1期),于1956年落成,此2座为房协首个拥有升降机的屋邨,于1993年拆卸,于1997年完成重建。

重建后的建筑设计

重建后的健康村第1期及第2期,大厦平面以十字型规划,务求达至最高效率地去运用空间。以现代三角几何图形为设计手法,立面配以软粉红色及蛋壳蓝色,衬以特色线条,在立面带出动感。而天台上的三角形跟后面的柏架山山形互相呼应,这使从九龙看过来的天际线上的视觉效果,达致和谐的感觉。

第3期

七姊妹百福道12号。由T.S.C.Feltham建筑师设计。包括白杨楼、棕树楼、绿叶楼、银杏楼、红桃楼、蓝鹊楼、黄菊楼,为房协甲类出租屋邨,于1965年落成,共有765个单位。

第3期出租单位面积及编配标凖

单位款式 编配标凖 室内楼面面积
小型单位 1-3人 约23.1-28.7平方米
中型单位 3-5人 约30.7-32.7平方米
大型单位 5人或以上 约36.6平方米

2002年房协宣布积极研究重建第3期的可行性。至今仍未进行任何拆卸或建造工程。

附近设有鲗鱼涌站、北角街市、北角公共图书馆广场,步行往北角闹市约10至15分钟。

屋邨资料

历代楼宇

期数 楼宇名称(座号)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安置屋邨
第1期 A座 中央走廊式大厦 1956 1993 同邨
重建第1期
B座 露台相连式大厦
第2期 C座 中央走廊式大厦 1959 1990 家维邨
家义楼
家廉楼
家荣楼
D座
E座
第3期 白杨楼 错层式十字型 1965
银杏楼
红桃楼
绿叶楼
棕树楼
蓝鹊楼
黄菊楼
重建第1期 康宏阁(第4座) 钻石型及方型 1993
康辉阁(第3座)
康达阁(第5座)
康智阁(第6座)
重建第2期 康祥阁(第1A座) 1997
康欣阁(第1B座)
康胜阁(第2座)

教育

幼稚园

参考文献

  1. 重建项目2期工程资料(方永胜建筑). [2019-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