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不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傲慢不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 [1]
![]() |
基本内容
词 目 傲慢不逊 发 音 ào màn bù xùn 常 用 常用成语, 年 代 古代成语, 结 构 联合式成语, 词 性 贬义成语 用 法 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释 义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 处 《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近义词 傲慢少礼 反义词 彬彬有礼 英 文 arch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官吏、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汉明帝水平年间,被诬告入狱,后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得明帝赏识,召为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汉章帝时,以文才深得器重,迁官玄武司马。[2]92年,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
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善辞赋,有《两都赋》等。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班固是班彪之子,班超之兄。
参考文献
- ↑ 不战而屈人之兵,班超传奇的一生!网易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