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像巴菲特那样管理资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像巴菲特那样管理资金

沃伦.巴菲特》一书独辟蹊径,以巴菲特特有的管理风格和领导方式为焦点,对他的战略、领导才能和公司管理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研究。首次揭示了作为经理人和领导人的巴菲特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奥秘。

图书信息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2版 (2006年11月1日) 平装:223页

开本:16开

ISBN:7500658095

条形码:9787500658092

推荐

真正的沃伦·巴菲特绝不仅仅是个简单的伟大投资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功也绝不仅仅是巴菲特表演股票魔术的成功!

许多畅销书部试图通过分析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天才来破解他的秘密。但是,它们部没有真正抓住要害!《像巴菲特那样管理资金》一书独辟蹊径,以巴菲特特有的管理风格和领导方式为焦点,对他的战略、领导艺术和资金管理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像巴菲特那样管理资金》一书真正解释了他40年来是如何让他的投资工具——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成长的。詹姆斯·奥洛克林深入探究神秘的商业故事:巴菲特如何使用资金,如何让他的经理人“像所有者那样思考”。他揭示了一个明智管理的简单模式,让许多公司可以仿效和获利!

媒体推荐

书评

詹姆斯的领悟和见解,加上巴菲特的真知灼见,实在引人入胜。

——马丁格尔资产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 阿诺德·伍德

一本发人深思的出色读物——许多有意思的见解和重要论点耐人寻味,

——沃威克大学应用认知研究所心理学教授 尼克·切特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与众不同!大多数书是告诉读者如伺做,而现在有个人真正在做,这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证明书中所说的是可以操作的。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鲍勃·奥尔森

作者简介

作者:(美)詹姆斯·奥洛克林

詹姆斯·奥洛克林是投资经理人,担任合作保险社的全球股票战略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合作保险社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资产超过360亿美元。

詹姆斯·奥洛克林不仅仅是一名成功的股票推荐人,还是一名视角独特的巴菲特研究专家,他追踪了巴菲特由股票经纪人转变到“烟蒂投资者”、再到资本经理人和公司领导人的历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真实的沃伦·巴菲特

第一部分 人民领袖

第二章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无法回避的强制性力量

第三章 领导才能与资金调拨

第四章 让收购发挥作用

第五章 保险:沃伦·巴菲特的银行

第二部分 长期资本经营者

第六章 永远合时宜的人

第七章 能力范围

第三部分 犹如当家作主

第八章 用户指南

第九章 虚幻能力范围

第十章 可知的未来

书摘

挽回失败的良方

物理学法则表明大黄蜂不应该具有飞行能力。因为根据它的身体重量,它翅膀的表面积太小而且扇动速度过快,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从而产生所需的升力。所以在理论上大黄蜂根本无法飞起来。这对沃伦·巴菲特的公司也是同样的。就像在这一领域里的基准概率所表明的那样,金融法则也表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应该长期业绩不佳。

单独来看,在所进行的投资中失败的基准概率是叠加,而如果是以巴菲特所选择的公司形式把这些合在一起,那么失败的风险就成倍地增加了。作为应该有所有这些公开上市公司的管理实践经验的一家公开上市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应该不会有大作为。 但是明显的是,像大黄蜂一样,它飞起来了。而且还业绩不俗。这就是沃伦·巴菲特之谜。

经验证明:

◆保险业只是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是实际上作为一条规则,保险公司并不具有产生低成本浮动的所需要的承保规则。而且这种行业的松散定价的本质通常会损害所有经营者的利益,阻止守规矩的保险商对这一行业在牢固的基础上进行再投资。

◆高度多元化的公司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在人力资源上很难管理而且很难决定究竟哪一个部门应该得到资金。在这一过程中资本被浪费了。

◆用并购把这样一家公司拼凑在一起简直是疯了。大多数并购和兼并都会辜负进行并购的人的希望。兼并价格通常支付的过高,机构整合总是事与愿违,而且在过程中资本价值也荡然无存了。

◆把公司的全部现金用来再投资是很危险的。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管理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如何让股东能赚到最多的钱,如何让他们管理的企业产生更多的钱。事实上,管理层通常是争取最高的现金收益,并且把这些收益给予股东。

◆让经理们各自为战是很危险的。他们会习惯性地只考虑自己小部门的利益,而不是为公司的整体利益服务。

◆投资股票市场是一个失败的建议。从把所有已知的信息折算到价格内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股市是有效率的。因此在一个人的股市投资罗盘上是不应该找到那些不能完全反映自己价值中具有吸引力的基本要素的股票的。而且他也不能持续的这样做。

◆在公司的目标回报实际上很高的时候,持有现金和其他低回报率资产只是一种固定载荷。

沃伦·巴菲特给自己的商业机器的关键部位选择的是一种过时的经济形态。他依赖他的保险公司,把保险公司当成了他生意所依靠的银行。他还把再投资机会的大小也寄托在保险业上,即使是在因为保险业的财产由于最笨 拙的玩家的行动而被抵押出去的时候也不例外。

他还把一大堆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子公司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经营业务广泛的商业“帝国”。其经营业绩对于他对这个“帝国”的投资的回报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当“财团”在金融术语中还是一个贬义词的时候,适当定义富余资本是最要紧的。

巴菲特还必须引导这些互不相干的公司从散兵游勇成为志同道合的兄弟,向他所规定的单一目标迈进,而不是为了各自利益行动。

令人吃惊的是,巴菲特在许多并购行动大多失败的时候用并购把自己的商业帝国发展壮大。按理说,他用来收购的价格是很难为他的投资获得回报的,他也应该是难以把新的雇员的利益和他们的新东家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在没有并购的时候巴菲特会买股票,他会在股市上下很大的赌注,这种方式通常会被斥为庸才之举。在既不收购也不在股市投资的时候,巴菲特会持有现金和其他低回报资产,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等待能够赚钱的年份。这么做要负担很大的风险 ,可能严重削弱他实现年增值15%的能力。巴菲特避免在管理中让资本得到“最佳”运作,也不会在管理中对企业 再投入100%的现金。

在这个过程中,他拒绝遵循至少—个现代管理原则——让伯克希尔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获得股票期权作为鼓励。但是他的下属却没有因此缺乏干劲。

巴菲特对华尔街不成文的公司管理原则嗤之以鼻。他拒绝对伯克希尔公司的收益增长做出预测。他也不会给投资者提供任何可以预测收益的规则。

他断然拒绝给出任何可能预测收益或者预测规则的线性结论,而其他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会依靠这种线性结果来打理股市投资。在理论上,巴菲特这种废除“投资者关系”的做法会约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价值的增长。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巴菲特公司的股票比其他任何美国公开上市的股票都值钱。巴菲特拒绝按照华尔街要求的那样管理公司并没有阻碍他向全体股东们常年提供良好的收益。

他在远离美国商业中心的地带,单枪匹马地做了这一切。[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