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先賢祠」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LY對話 | 貢獻
 
行 7: 行 7:
 
 巴黎先賢祠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下令興建的聖·日内维耶大教堂( Sainte-Genevieve ),深信自己之所以脫離病魔的掌握,全因聖·日内维耶的庇佑而建,路易十五委託御用建築師[[瑪格內]]侯爵負責,實際的執行由瑪格內的副手[[蘇夫洛]]負責具體設計,計畫在Saint-Etienne du Mont教堂旁的一塊廢墟重建這個教堂。<ref name="Le Panthéon">{{cite web |url=http://paris1900.lartnouveau.com/paris05/le_pantheon.htm | title=Le Panthéon - Paris5e | language=en | publisher=Le Panthéon | accessdate=2019-01-01}}</ref>
 
 巴黎先賢祠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下令興建的聖·日内维耶大教堂( Sainte-Genevieve ),深信自己之所以脫離病魔的掌握,全因聖·日内维耶的庇佑而建,路易十五委託御用建築師[[瑪格內]]侯爵負責,實際的執行由瑪格內的副手[[蘇夫洛]]負責具體設計,計畫在Saint-Etienne du Mont教堂旁的一塊廢墟重建這個教堂。<ref name="Le Panthéon">{{cite web |url=http://paris1900.lartnouveau.com/paris05/le_pantheon.htm | title=Le Panthéon - Paris5e | language=en | publisher=Le Panthéon | accessdate=2019-01-01}}</ref>
  
 教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因廢除宗教而被改為先賢祠,在拿破侖帝王時又恢復成為教堂;到一八八五年又成為先賢祠。一七五八年教堂奠基,因為財政問題,建築師蘇夫洛去世後,建築才於一七八九年由他的學生[[讓-巴普蒂斯·洪德萊]](Jean-Baptiste Rondelet)全部完成。<ref name="新古典"/>
+
 教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因廢除宗教而被改為先賢祠,在拿破侖帝王時又恢復成為教堂;到一八八五年又成為先賢祠。一七五八年教堂奠基,因為財政問題,建築師蘇夫洛去世後,建築才於一七八九年由他的學生[[讓-巴普蒂斯·洪德萊]](Jean-Baptiste Rondelet)全部完成。
  
 
==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
行 14: 行 14:
 
[[File:先賢祠正面.jpg | thumb | 300px | 先賢祠 正面仿羅馬萬神殿 <br> [http://paris1900.lartnouveau.com/paris05/le_pantheon.htm 原圖鏈接]  ]]
 
[[File:先賢祠正面.jpg | thumb | 300px | 先賢祠 正面仿羅馬萬神殿 <br> [http://paris1900.lartnouveau.com/paris05/le_pantheon.htm 原圖鏈接]  ]]
 
 建築的建築風格借鑒了當時在[[意大利]][[赫庫蘭尼姆]]和[[龐貝]]的挖掘過程中重新發現的古代藝術,門廊的外觀模仿羅馬的M·Agrippa萬神殿。
 
 建築的建築風格借鑒了當時在[[意大利]][[赫庫蘭尼姆]]和[[龐貝]]的挖掘過程中重新發現的古代藝術,門廊的外觀模仿羅馬的M·Agrippa萬神殿。
 蘇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作為一位希臘羅馬建築的崇拜者,在一七五四年設計巴黎聖·日内维耶教堂時,希望在教堂的建築設計裡將[[歌德]]風格的輕盈、古典莊嚴跟與希臘建築的輝煌結合起來融為一體。<ref name="Le Panthéon"/> 平面為正十字形,立面為巨大的神殿式,穹窿頂因結構上不夠穩固曾,後來再用扶垛增加穩定。其正面仿羅馬M·Agrippa萬神殿,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義大利建築師[[多納托‧布拉曼特]]。因為他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建築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描述建築藝術的某種新風格時,常常將之稱為「布拉曼特」風格。)
+
 蘇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作為一位希臘羅馬建築的崇拜者,在一七五四年設計巴黎聖·日内维耶教堂時,希望在教堂的建築設計裡將[[歌德]]風格的輕盈、古典莊嚴跟與希臘建築的輝煌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平面為正十字形,立面為巨大的神殿式,穹窿頂因結構上不夠穩固曾,後來再用扶垛增加穩定。其正面仿羅馬M·Agrippa萬神殿,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義大利建築師[[多納托‧布拉曼特]]。因為他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建築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描述建築藝術的某種新風格時,常常將之稱為「布拉曼特」風格。)
  
 
 建築平面成希臘十字形,長一百公尺,寬八十四公尺,高八十三公尺,原先設計非常大膽,柱厚牆薄,加上頂部巨大的採光窗和雕飾精美的柱頭,室內空間顯得輕快優雅。
 
 建築平面成希臘十字形,長一百公尺,寬八十四公尺,高八十三公尺,原先設計非常大膽,柱厚牆薄,加上頂部巨大的採光窗和雕飾精美的柱頭,室內空間顯得輕快優雅。
行 20: 行 20:
 
 浮雕門楣上面是法國自由女神向偉人們加冕桂冠。本堂與側廊之間,運用華麗的[[科林斯式柱廊]]分開,柱高十九公尺,二十二根柱子嚴謹形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台階上。柱廊上立著古希臘神殿正面頂部特徵的三角形山牆,這樣的設計在當時的巴黎還是史無前例。
 
 浮雕門楣上面是法國自由女神向偉人們加冕桂冠。本堂與側廊之間,運用華麗的[[科林斯式柱廊]]分開,柱高十九公尺,二十二根柱子嚴謹形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台階上。柱廊上立著古希臘神殿正面頂部特徵的三角形山牆,這樣的設計在當時的巴黎還是史無前例。
  
 中央巨大圓頂為整座建築的核心,巨大的圓頂由細柱系列環抱支撐。其內部由四座翼廊左右對稱,構成[[希臘]]正十字型交叉於圓頂正中央處,並由四巨大柱支撐著整體圓頂的力量,每根粗壯的柱重1萬公噸。圓頂下莊嚴神聖的寬廣空間安置一座[[富考鐘]](Foucault)。四周翼廊牆面繪有金碧輝煌的壁畫,右翼的聖·日内维耶的生平事蹟圖畫是法國畫家[[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一八二四~一八九八年)的傑作。牆角落是各式各樣法國名人或戰役紀念碑雕像;而對法國或世人有所貢獻的偉人安息地在地下室。<ref name="新古典"/>
+
 中央巨大圓頂為整座建築的核心,巨大的圓頂由細柱系列環抱支撐。其內部由四座翼廊左右對稱,構成[[希臘]]正十字型交叉於圓頂正中央處,並由四巨大柱支撐著整體圓頂的力量,每根粗壯的柱重1萬公噸。圓頂下莊嚴神聖的寬廣空間安置一座[[富考鐘]](Foucault)。四周翼廊牆面繪有金碧輝煌的壁畫,右翼的聖·日内维耶的生平事蹟圖畫是法國畫家[[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一八二四~一八九八年)的傑作。牆角落是各式各樣法國名人或戰役紀念碑雕像;而對法國或世人有所貢獻的偉人安息地在地下室。
 
 
 
 
  
 
==建築師==
 
==建築師==
 
 蘇夫洛是十八世紀古典復興風格的倡導人 。他在一七三八年任職里昂市的建築師時,不苟同於當時流行小巧精緻的洛可哥的複雜裝飾,他為天主醫院( Hotel-Dueu )擴建的工程( 始於一七四一年)建築很受當時的人讚賞。<ref name="新古典"/>
 
 蘇夫洛是十八世紀古典復興風格的倡導人 。他在一七三八年任職里昂市的建築師時,不苟同於當時流行小巧精緻的洛可哥的複雜裝飾,他為天主醫院( Hotel-Dueu )擴建的工程( 始於一七四一年)建築很受當時的人讚賞。<ref name="新古典"/>
  
== 外部链接==
+
== 影片==
*[http://pantheon.monuments-nationaux.fr/en/ Panthéon] at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http://paris1900.lartnouveau.com/paris05/le_pantheon.htm Panthéon] - current photographs and of the years 1900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Q2MEzRRwQ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48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Entrer au Panthéon, un choix très politique • FRANCE 24 }}
 +
</div>
 +
{{-}}
  
== 參考 來源 ==
+
== 參考 文獻 ==  
 
{{reflist}}
 
{{reflist}}
 
+
[[Category: 742 法國‎ ]]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於 2023年12月31日 (日) 01:36 的最新修訂

巴黎 先賢祠
原圖鏈接

先賢祠(法語:Panthéon拉丁語Pantheon[1])位於法國巴黎拉丁區,法國先賢祠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早期之典範,建築師蘇夫洛是建築設計的代表。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立面模仿羅馬萬神殿(Pantheon),故又譯為巴黎萬神殿

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歷經數次變遷以後現在成為法國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2]

緣起

巴黎先賢祠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下令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 Sainte-Genevieve ),深信自己之所以脫離病魔的掌握,全因聖·日內維耶的庇佑而建,路易十五委託御用建築師瑪格內侯爵負責,實際的執行由瑪格內的副手蘇夫洛負責具體設計,計畫在Saint-Etienne du Mont教堂旁的一塊廢墟重建這個教堂。[3]

教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因廢除宗教而被改為先賢祠,在拿破侖帝王時又恢復成為教堂;到一八八五年又成為先賢祠。一七五八年教堂奠基,因為財政問題,建築師蘇夫洛去世後,建築才於一七八九年由他的學生讓-巴普蒂斯·洪德萊(Jean-Baptiste Rondelet)全部完成。

建築設計

先賢祠 內部
原圖鏈接
先賢祠 內部拱頂
原圖鏈接
先賢祠 正面仿羅馬萬神殿
原圖鏈接

建築的建築風格借鑒了當時在意大利赫庫蘭尼姆龐貝的挖掘過程中重新發現的古代藝術,門廊的外觀模仿羅馬的M·Agrippa萬神殿。 蘇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作為一位希臘羅馬建築的崇拜者,在一七五四年設計巴黎聖·日內維耶教堂時,希望在教堂的建築設計裡將歌德風格的輕盈、古典莊嚴跟與希臘建築的輝煌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平面為正十字形,立面為巨大的神殿式,穹窿頂因結構上不夠穩固曾,後來再用扶垛增加穩定。其正面仿羅馬M·Agrippa萬神殿,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義大利建築師多納托‧布拉曼特。因為他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建築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描述建築藝術的某種新風格時,常常將之稱為「布拉曼特」風格。)

建築平面成希臘十字形,長一百公尺,寬八十四公尺,高八十三公尺,原先設計非常大膽,柱厚牆薄,加上頂部巨大的採光窗和雕飾精美的柱頭,室內空間顯得輕快優雅。

浮雕門楣上面是法國自由女神向偉人們加冕桂冠。本堂與側廊之間,運用華麗的科林斯式柱廊分開,柱高十九公尺,二十二根柱子嚴謹形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台階上。柱廊上立著古希臘神殿正面頂部特徵的三角形山牆,這樣的設計在當時的巴黎還是史無前例。

中央巨大圓頂為整座建築的核心,巨大的圓頂由細柱系列環抱支撐。其內部由四座翼廊左右對稱,構成希臘正十字型交叉於圓頂正中央處,並由四巨大柱支撐著整體圓頂的力量,每根粗壯的柱重1萬公噸。圓頂下莊嚴神聖的寬廣空間安置一座富考鐘(Foucault)。四周翼廊牆面繪有金碧輝煌的壁畫,右翼的聖·日內維耶的生平事蹟圖畫是法國畫家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一八二四~一八九八年)的傑作。牆角落是各式各樣法國名人或戰役紀念碑雕像;而對法國或世人有所貢獻的偉人安息地在地下室。

建築師

蘇夫洛是十八世紀古典復興風格的倡導人 。他在一七三八年任職里昂市的建築師時,不苟同於當時流行小巧精緻的洛可哥的複雜裝飾,他為天主醫院( Hotel-Dueu )擴建的工程( 始於一七四一年)建築很受當時的人讚賞。[2]

影片

Entrer au Panthéon, un choix très politique • FRANCE 24

參考文獻

  1. Rarely Pantheum. This rare usage appears in Pliny's Natural History (XXXVI.38) in describing this edifice: Agrippae Pantheum decoravit Diogenes Atheniensis; in columnis templi eius Caryatides probantur inter pauca operum, sicut in fastigio posita signa, sed propter altitudinem loci minus celebrata.
  2. 2.0 2.1 謝春華. 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義(八) 新古典主義的代表藝術家. 大紀元文化網. 2009-07-26 [2019-01-03] (中文). 
  3. Le Panthéon - Paris5e. Le Panthéon. [2019-01-0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