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求米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光叶求米草 |
光叶求米草(学名: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var. glaber)为禾本科求米草属下的一个变种。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光叶求米草
拉丁学名: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var. glaber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薄囊蕨纲
目:水龙骨目
科:禾本科
属:求米草属
种:光叶求米草
形态特征
与原变种主要区别:植物体除叶鞘边缘有毛外,其余均无毛,植株较高大,上升部分高30-70厘米;叶片长5-10厘米,宽1-2厘米;小穗孪生于花序主轴上。
栽培技术
- 在种植地区标出上、下限及种植范围,除软泥滩涂外,均需先挖好一定深度的穴坑。种植的株行距一般为1x1米,如欲尽早长成密集群落以促淤护堤,株行距可密至30x30厘米,或50x50厘米,对浪小、土肥、少人活动的滩面,株行距可稀至2x2米或3x3米,以节省种苗、扩大种植面积。在风浪较大的滩地,宜深栽至10厘米左右。种植后的几个月内要经常查看,及时培土补苗。有人活动的海滩,栽草的头年最好封滩,以利生长。
- 收割种植头年的草丛较小,再生能力差,最好不割或少割。人第二年起,每年可收割1-3次,一般亩产鲜草可达1000-2000千克。割草如用作饲料或肥料,宜在植株较嫩时收割。南方地区大米草生长季节长,可在每年夏天和秋冬停止生长前各收割1次。如用作燃料或造纸原料,可在秋冬季收割1次。从种植后第二年起,每年秋冬季都必须收割1次,以免大米草茎叶枯萎覆盖,影响翌年新生苗的生长。收割不宜过迟,应在停止生长时进行,以植株能回复到5-10厘米高度为原则,否则对越冬和翌年生长不利。
生长环境
生长于林下阴湿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