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葉求米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葉求米草

光葉求米草(學名: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var. glaber)為禾本科求米草屬下的一個變種。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光葉求米草

拉丁學名: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var. glaber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

:禾本科

:求米草屬

:光葉求米草

形態特徵

與原變種主要區別:植物體除葉鞘邊緣有毛外,其餘均無毛,植株較高大,上升部分高30-70厘米;葉片長5-10厘米,寬1-2厘米;小穗孿生於花序主軸上。

栽培技術

  • 在種植地區標出上、下限及種植範圍,除軟泥灘涂外,均需先挖好一定深度的穴坑。種植的株行距一般為1x1米,如欲儘早長成密集群落以促淤護堤,株行距可密至30x30厘米,或50x50厘米,對浪小、土肥、少人活動的灘面,株行距可稀至2x2米或3x3米,以節省種苗、擴大種植面積。在風浪較大的灘地,宜深栽至10厘米左右。種植後的幾個月內要經常查看,及時培土補苗。有人活動的海灘,栽草的頭年最好封灘,以利生長。
  • 收割種植頭年的草叢較小,再生能力差,最好不割或少割。人第二年起,每年可收割1-3次,一般畝產鮮草可達1000-2000千克。割草如用作飼料或肥料,宜在植株較嫩時收割。南方地區大米草生長季節長,可在每年夏天和秋冬停止生長前各收割1次。如用作燃料或造紙原料,可在秋冬季收割1次。從種植後第二年起,每年秋冬季都必須收割1次,以免大米草莖葉枯萎覆蓋,影響翌年新生苗的生長。收割不宜過遲,應在停止生長時進行,以植株能回復到5-10厘米高度為原則,否則對越冬和翌年生長不利。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陰濕處。[1]

分布範圍

分布於山西、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省。

參考文獻

  1. 光葉求米草,植物智,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