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光阴里的父亲(王旭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光阴里的父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光阴里的父亲》中国当代作家王旭琴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光阴里的父亲

年前大扫除,弃置于柜顶的一个小药箱,让我心头震惊又倍感亲切。它的表皮已经斑驳皴裂、失去本色,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而正前方这个红艳艳的“十”字,在漫长岁月的风霜雪雨里,依旧灿烂夺目。这个不起眼的物什,见证并参与了父亲大半辈子的行医生涯。

从24岁开始,父亲就背着这个小药箱,不分四季走乡串户,给四村八岔的乡亲们治病。我的村子东下湾,方圆几十里家家户户,都晃动过父亲出诊的身影;峁梁沟岔山路弯道,都存留了父亲奔走的足迹。

平常,小药箱中装着一把听诊器、一个简易缝合包、几个酒精棉球、输液器和常用液体、黄连素胃得宁等常用药片———这就是父亲全部的装备。

长年累月一线诊治,父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头疼脑热、上吐下泻等常见毛病,治起来得心应手。严重一点的病症,他常常守护在病人炕头,亲自喂药打针输液,直至病人好转脱离危险。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小时候,我们一家老少八口人,包了四十来亩旱地,广种薄收,工序一样不落。披星戴月土里刨食,才是他的本分。平日里,繁忙的体力劳动及乱七八糟的家务,已经让他不堪重负,额为增加看病的劳动量,这让父亲的人生,比一般农民多了一道沉重的枷锁。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没有一刻安闲。农忙时下地干活,还得挤时间给人看病。农闲时节,村子里吃饱喝足的庄稼汉,蹲在庙山——村子中央的一个小山脚下,眯缝着眼睛晒太阳谝闲传,轻松自在。而我的父亲,却得背着药箱四处奔走。尤其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人的抵抗力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乘虚而入,父亲走东家进西家,经常十几天都不回了家。

小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半夜经常有人敲门打窗,“大夫大夫”的呼唤声,惹得家里大黄狗猛咬,紧接着,一村子的犬吠声此起彼伏,惊醒一家人的酣梦。父亲不得不离开热烘烘的被窝,拖着辛苦劳作了一天的身子,摸黑走出家门。

几亩薄田是乡里人的命根子。夏收时节,隔三差五雷声炸响,金黄的麦浪惊恐翻滚。村民们挥汗如雨虎口夺食,唯恐老天不睁眼,砸下一场恐怖的冰雹。我们姊妹几个,瘦小孱弱体力不济,只是凑个人数,艰巨的夏收任务,主要靠父母的透支劳作。

就在这节骨眼上,经常有四村八岔的乡亲们,慌慌张张赶往地头,说家人有病了,请求父亲去看。每当这时,他总是撂下手头的活计,拍拍身上的尘土,擦擦额头的汗水匆匆离去。这让身单力薄的母亲感到委屈无奈。只好带领我们姊妹三个,没黑没明团在粮食地里。骄阳火辣辣倒在头顶,烫得人头皮干疼。没完没了的繁重体力活,让小小年纪的我们,在心底一遍遍怨恨父亲,以为是他害得我们这样受罪。

根据乡村医疗资源匮乏的实情,他刻苦自学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对于疾病引起的舌苔变化、风寒暑热燥火的脉象,都能准确辨别,对症施治。尽管经济拮据,父亲坚持订阅《中国乡村医生》杂志,经常半夜半夜地翻看,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医学动态。条件有限硬件疲软,他就从软件着手,暗下功夫刻苦钻研医学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于大家。直到今天,一沓沓半人高泛黄的书本,仍旧安卧与我家的书柜。父亲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边读书边做笔记,几年下来,攒了厚厚几大本。他还搜罗药物说明书,连走路都拿出来默记。

父亲的勤学吃苦,潜移默化影响着几个儿女。这才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长大后,我们都凭着勤快踏实在社会上立稳脚跟,虽不能光宗耀祖,但都过着殷实的小日子,这让父亲颇感欣慰。

父亲诊治过的病人很多,其中几个案例,给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山放羊的冯老汉,热人迎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父亲果断采用针灸疗法,辅助以推拿按摩,坚持治疗三个月后,畸形难看的五官,奇迹般恢复了原样。下肢虽然还是僵硬,也能勉强抬腿走路。一家人喜出望外,父亲也高兴地不得了。

至于乡民们闪腰岔气、抽筋腿困等小毛病,父亲手中小小的银针,更是发挥了奇效。

有心的父亲,在辗转行医的征途中,还经常收集一些民间验方。比如蜂蜜杏仁水治咳嗽、鸡蛋油涂烫伤、大蒜泥防痢疾、麻雀脑治冻疮等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推荐给病人,居然也根治了一些顽症。

父亲还承担四村八岔方圆几十里,所有孩子的计划免疫工作。白天挨家挨户发药丸,打预防针,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统计报表。夜深人静,他还伏在桌前一笔一划写字。现在想想,当年他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计,但是他从来不喊一声累、不叫一声苦。

我读四年级那年秋天,学校爆发急性黄疸性肝炎。一夜之间,大多数学生染上重疾,一病不起。父亲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这一特殊情况。不顾个人安危,把县防疫站发放的保肝解毒药,挨个送到患儿家中,告知家长注意事项。及时疏导隔离尚未发病的孩子,随时随地注射肝炎疫苗,竭尽所能多方努力,终于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父亲的医德医术,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逢年过节,经常有人登门,提一只公鸡或者一片腊肉道谢,父亲总是婉言谢绝。实在拗不过去,母亲就用自家的土蜂蜜作为还礼。

乡里人手头紧巴,取药的几毛毛钱,经常拿不出手。父亲的小账薄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欠款。多则几元几角几分,少则几毛几分几厘,大多等到秋后或者年底归还。也有隔三差五生病,却拿不出药费的人家,账单上越来越庞大的欠款数目,最终不了了之。

父亲行医生涯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治好了一个小男孩的肾衰竭。

初见病人,他才从大医院回来。周身浮肿水米难进,生命垂危。家人也放弃了最后一线希望。父亲并不甘心,他认真翻看书籍,掌握中药的四性五味,还抽空去了城里一趟,面对面请教当地颇有声望的几位老中医,开具出几味药方,让十来岁的患儿坚持水煎服。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孩子水肿逐渐消退、尿常规化验也趋于正常,病情大大好转。继续坚持几个疗程,竟然奇迹般好了起来!

如今,这个在鬼门关转了一圈的孩子,已经名校毕业,在省城觅得佳偶,安家落户。每次回乡,他都不忘来看看自己的救命恩人。

四十来年行医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些时候,父亲也为自己无能战胜恐怖的病魔,感到痛心。

至今他最遗憾的事情,是邻村一九岁的女孩,夜半骤起高热,神志模糊。父亲初诊为感冒,对症治疗后,不但不见好转,而且很快陷入昏迷。追问病史,判断极可能是中毒性痢疾,大事不妙!急需控制高热、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可是农村缺医少药,根本不具备抢救的条件。

面对来势凶险、进展迅速的毒痢,即使父亲知晓一大套治疗理论,也于事无补,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山高路远,月黑风高,也没有交通工具连夜赶往县医院。此时此刻,父亲只能硬着头皮,打开自己的小药箱,拿出仅有的一瓶扩容液体……

那个初冬的早晨,天地灰暗,寒风凛冽,枯枝呜咽,鸟雀低飞。大地笼罩在凄凉的氛围里。父亲敞着衣襟,提着帽子,满头大汗,斜挎着小药箱,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恍恍惚惚摇进家门。

赤脚医生那些难言的隐痛无奈,绝望中的苦苦挣扎,也许只能说给风听,说给十八弯陡峭的山路去听。

长大以后,我在辅助设施一应俱全、未雨绸缪的医院里工作。还是不可避免医疗意外、致医护人员身心俱疲时,我就想起了父亲。我的家乡地势偏僻,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医疗资源稀缺,甚至连最起码的诊治条件都不具备。赤脚医生仅凭自己的学识及临床经验,单枪匹马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当可恶的阑尾炎再次发作,习惯跟疾病作战的父亲,面对自己的灾难却束手无策。

平日里肌注一支阿托品,挺挺就过去的疼痛,今天却成了魔掌,抓住父亲不放。他疼得满床打滚,很快不省人事。好心的邻居都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把父亲抬进蹦蹦车,连夜赶往医院。

一路颠簸,母亲泪水婆娑悲痛欲绝;父亲迷迷糊糊,生死难料。同去帮忙的姑舅爸后来说:唉!人的命真牢啊!肠子破了,粪便溜了一肚子,肠肚翻出来,倒在手术台上清洗,完了又装回去……

大难不死的父亲,术后恢复良好,亦无肠粘连等常见并发症,奇迹般活了下来。在父亲卧病期间,十里八岔的村民,提着鸡蛋挂面红糖等补品前来探望安抚,家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康复后的父亲,又背起了自己的小药箱……

如今,我的父亲已步入老年。乡村的医疗环境今非昔比,村镇医院初具规模,人才济济药物全面,为大家健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这个历经沧桑却又淡定从容的小药箱,和主人一起,光荣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

作者简介

王旭琴,女,爱好文学。现供职于宁夏固原市医院内分泌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