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角山歌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角山歌節

什邡市八角鎮,距離城區32公里,域近茂汶彭州,毗鄰鎣華、湔氐諸鎮,五馬群山環抱,九峰山巒連綿,湔氐河水曲流其間。八角鎮之設,源自自古有八角廟。據《華陽國志》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始稱王。次王柏灌。次曰魚鳧。魚鳧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關於此地的得名,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因八角亭得名或因植物得名,有的說因八角井得名,但此地並不出產八角(一種香料),這些都是一種後人的附會猜測。這八角廟,即是古蜀王柏灌祠的衍化。西漢揚雄寫作《蜀王本紀》時,當時的蜀人大抵還會流傳着一些先王的傳說。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八角山歌節

距離城區; 32公里

記   載; 《華陽國志》

位   置; 什邡市八角鎮

什邡市八角鎮,距離城區32公里,域近茂汶彭州,毗鄰鎣華、湔氐諸鎮,五馬群山環抱,九峰山巒連綿,湔氐河水曲流其間。八角鎮之設,源自自古有八角廟。據《華陽國志》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始稱王。次王柏灌。次曰魚鳧。魚鳧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關於此地的得名,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因八角亭得名或因植物得名,有的說因八角井得名,但此地並不出產八角(一種香料),這些都是一種後人的附會猜測。這八角廟,即是古蜀王柏灌祠的衍化。西漢揚雄寫作《蜀王本紀》時,當時的蜀人大抵還會流傳着一些先王的傳說。

歷史由來

據此,揚雄寫道,"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濩,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去","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時蜀民稀少"。 考古學上,不少考古學家曾經把蠶叢、柏灌、魚鳧稱為蜀族,說他們是一脈相承的。蜀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古羌人從甘肅、陝西一帶遷徙至岷江上游,擊敗戈基人,歷經磨難,在岷山站穩腳跟,並更名為蜀族。因此,學者任乃強認為,柏灌跟蠶叢、魚鳧同屬蜀族,當年曾是岷江上游赫赫有名的蜀山氏。乾隆版《什邡縣誌》:"八角廟治北六十里,湔氐河畔"。據考,彭州白鹿什邡八角一帶山區,為古時的汶山郡,這與"六夷、七羌、九氐"各部落地域交錯接壤。什邡之先民,即是汶山之羌氐來遷。從松潘、茂汶岷江河谷沿九頂山山口經由八角一帶山區下到盆地,由遊牧遊獵轉為漁業農耕。今八角一帶的山中有秦仙洞、神仙洞、金絲洞、穿心洞、白岩、金岩窩等經考證即為羌氐人洞居穴處之地。《史記》及《什邡縣誌》均稱什地早為"冉駹之墟,羌氐之窟"。至今,在莽莽群山中尚可窺見羌氐遺蹟,八角廟就是一座其原為羌氐人祭祀次王柏灌的古廟。

節日現狀

八角山區屬於大九頂山區,又都地當羌氐民族向內地漢民族文化區的遷徙線路上,因此至今為止殘留了許多相關的地名和風俗,其中羌漢山歌即屬於此類。按照當地老百姓的說法,山歌是自古就有的,是為紀念次王的。在八角山區農民最喜歡在勞動中唱山歌、對歌。1986年在市民間文藝集成辦的指導下,對該鎮的民歌進行過一次收集。收集到民歌111首,民間故事30個,民間諺語93條被列入省卷之中。自1981年鎮文化站成立以來,每一年都要舉行一次全鎮的民歌演唱大賽。首屆舉行時間是1983年9月27日,登台的歌手有22人。近二十年來,全鎮已有15名歌手在市上獲獎。根據2005年統計,全鎮山歌手有402人。省市電視台先後四次專程到該鎮採制山歌對唱和人物專題新聞。《德陽日報》《四川農村日報》等新聞單位都多次進行過報道。

2006年,八角山歌與綿竹清平山歌一道被列入了第一批"德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名錄"。

2007年4月26日,省文化廳宣傳部文藝處、省文化廳藝術處與四川師範大學 "西部民歌研究所"專家一道在什邡市李厚明、張渝等的陪同下又共同對該鎮的山歌進行了一次考察。上午,在八角民間文化工作者龐剛興帶領下,來到五馬村,請到楊清貴、伍昌富二位歌手,進行現場拍攝,曲目有小調、、上樑號子、幫長工等12首民歌。下午,在紅白民間文化工作者王安信的帶領下,又到紅白鎮松林村,請到瞿發富、毛海清(曾多次在市民歌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面對大山放歌,演唱了婚喪嫁娶、勞動和愛情的拉、罵、吼(山歌)、對歌等10多首原生態的民歌。調研組一行認為"什邡民歌內容豐富、調式多樣,很有特點"並表示他們回去後將把什邡民歌通過中國西部民歌網站展示出來,實現資源共享。[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