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铁两用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公铁两用桥

中文名: 公铁两用桥

外文名: highway and railway combined bridge

应 用: 基础工程复杂、墩台造价较高大桥

目 的: 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

含 义: 一座公路、铁路同时共用的桥

对于基础工程复杂、墩台造价较高的大桥或特大桥,以及靠近城市、铁路公路均较稠密而需建造铁路桥和公路桥以联接线路时,为了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可考虑造一座公路、铁路同时共用的桥,称为公铁两用桥[1]


类型

①公铁同面和公铁双层结构类型。公铁同面结构桥梁两主桁间为铁路面,主桁两侧各自由下弦节点悬臂而出公路桥面(见图1)。


②公铁双层结构桥梁两主桁下弦杆面为铁路面,在主桁上弦杆间的横梁以上部分设置公路桥面(见图2)。


桥面布置

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布置中,主桁架的中距可由铁路净空的需要以及横向刚度的条件来决定。这样布置使公路桥面视野开阔。但是为使桥头公路能够和公路桥面接通,又必须为桥头公路修建栈桥。


平列式布置中,铁路布置在两片格架之间,公路分别置于两桁架之外,左右对称。此种布置具有公路路面标高较低的优点,但不可避免的是桥头公路的接线非和铁路相交叉不可。有关铁路与公路交叉之布置,应以立交为最好。


公铁两用桥规划时,公路桥面设计宽度,与公路运输量有关。在一般情况下,若铁路为单线,则公路为双车道(有时也可设三车道)。对双层式桥,若铁路为双线则公路设计应以不少于四车道为宜。武汉长江大桥正桥桥面布置是按铁路双线、公路为六车道设计的公、铁两用桥,其桥面宽度为18米。


靠近大城市的公铁两用桥,人流和车流密度均较大,为此当公路为四车道时,人行道宽度为2.25米;当公路为双车道时,其人行道的宽度则为1.5米。


根据桥头铁路和公路的实际情况,有时将公铁两用桥布置成公路路面在下面、铁路线路在上面的双层式结构。


用正交异型钢桥面板代替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可显着减轻桥梁的自重,并具有其它优点!钢桥采用这种新型桥面,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在 设计公、铁两用桥时,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我国第一座

哈尔滨新市区三棵树松花江桥是我国境内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


该桥上层为公路,全长1,147.6米,双车道;下层为单线铁路桥,桥长1,039.6米,共15孔,自哈端起为2孔64米、1孔80米、1孔96米、1孔80米、10孔64米平弦钢衍梁。设计载重等级公路按日本内务省6吨汽车计算;铁路为L一20级。直线平坡。1932年3月开始勘测,7、8两 月设计完毕,同年11月开工,1933年11月,铁路部分竣工,1934年9月,公路部分竣工,全桥建成。本桥由日本铁道省研究所、南满洲铁 道株式会社分别设计、施工,造价350万日元。后续的有湘江公铁两用大桥,衡阳湘江大桥位于衡阳市东洲下游200m处,桥连大庆路和广 东路,1955年建造,是进出衡阳市的咽喉之一。该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为单线铁路,七孔,全长426.7m,公路桥全长643.5m,宽10m,桥高3m,桥下净空4m。引桥为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该桥荷载为汽—15级、拖—80吨。整座大桥横卧湘江,雄伟壮观,为衡 阳市的一景。   

1950年毕业于北大的方秦汉改写了历史。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他使衡阳湘江公铁大桥于1955年9月开工,1957年底竣工,次年交付使用。这既是新中国湘江第一桥,也是中国第二座公铁两用大桥。


早期自行设计

浙赣线杭州钱塘江桥位于杭州闸口六和塔附近,是一座由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并监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


本桥长1,453米,正桥长1,072米,北岸公路引桥长288米,南岸公路引桥长93米。上层为公路,双车道,公路面宽6.1米,两侧人行道 各宽1.52米;下层为单线铁路,由1孔跨度为65.84米(216英尺)的简支钢衍梁及2孔14.63米上承板梁组成。设计载重等级:公路为H一15级,人行道为391公斤每平方米;铁路为E一50级。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11日举行开工典礼,1935年2月正式兴工,1937年9月26日铁路通车,同年10月公路通车。工程造价531.64万元(法币)。茅以升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罗英妇总工程师。正桥墩台及基础工程由丹麦 康益洋行承包,北岸引桥及全部公路桥面工程由东亚工程公司承包,南岸引桥由新亨营造厂承包,正桥钢梁由英商道门朗公司承包,引桥钢梁由德商西门子洋行承包。


水下两用桥

世界第一座水下公铁两用桥是法国在七十年代修建的顶推水下桥,它由两个分开的预应力混凝土箱组成:一个箱高7.2米,宽10.4米,通 双线铁路;另一个箱高8.3米,宽15.25米,通四线公路,利用导梁和滑板在水下顶推建成。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