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与宁波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1]。两百年来,学校持续办学、未断文绪,而今,更是秉承“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目录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5月,学校设有政治与历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类。

2017年4月,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新增3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新增的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舞蹈学、汽车服务工程和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2017年起安排招生。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1个省级实验室,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贵州省民委在该校建有“贵州省民汉双语教学服务基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个,共建教育实习基地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680人,师资队伍49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博士65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团队4个;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有教学管理人员49人、学生管理人员73人、就业管理人员5人、教学质量监控人员3人,另有教学督导人员13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共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6个校级重点学科

视频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相关视频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宣传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龙校区16级微拍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