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鄂尔多斯国家生态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地处我国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
目录
机构简介
其前身为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站,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于1991年12月共同建立,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鄂尔多斯市派驻工作人员参与生态站管理与运行。现任站长为黄振英研究员[1],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宜瑜院士。建站的主要目的是对鄂尔多斯高原的环境进行长期监测,从各个层次上对草地沙化产生、存在及演化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示范。
自建站以来,鄂尔多斯国家生态站已完成5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示范、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于2003年6月25日正式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12月21日,科技部正式批准鄂尔多斯生态站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命名为“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主要内容
当前,鄂尔多斯国家生态站以“半干旱区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为长期定位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采矿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集科学研发、科学示范和科学普及等多功能于一身。可以预见,她将以丰富的科学内涵、重要的生态效应和巨大的科普影响,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研究及资源开发的优秀研究平台。
研究方向
当前,鄂尔多斯国家生态站以“半干旱区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为长期定位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采矿区生态修复[2]与环境治理,从各个层次上对草地沙化产生、存在及演化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示范。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与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育
资源植物开发利用
2、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与变化环境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植物适应生态学
3、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群落的优化时空配置
全球变化背景下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4、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与矿区修复
露天矿区荒漠化防治
煤矿采空区植被修复。
参考文献
- ↑ 研究员属于什么系列职称?,搜狐,2022-06-02
- ↑ 生态修复内容及其形式有哪些 ,搜狐,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