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冇骨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冇骨消
图片来自Peter"s Blog


冇骨消属五福花科接骨木属,原产于台湾、中国、日本,为台湾原生植物,分布广,全岛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都常可见其芳影,夏季盛花期时,复聚伞花序上面开著密密麻麻的白色小花,大量的昆虫如蜜蜂蝴蝶等在花间飞来飞去,原来在其花序间散生许多杯状腺体,里面充满蜜汁,借由吸引昆虫前来采蜜达到授粉的目的,所以冇骨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其嫩茎叶可当野菜食用,民间也常将茎、叶晒干,做为治疗跌打损伤、消肿解毒的药方,所以冇骨消又名“接骨草”,此药方名为“蒴藋”,所以又有别名叫“台湾蒴藋”。

当野菜食用,民间也常将茎、叶晒干,做为治疗跌打损伤、消肿解毒的药方,所以冇骨消又名“接骨草”,此药方名为“蒴藋”,所以又有别名叫“台湾蒴藋”。


冇骨消小档案

冇骨消
图片来自Peter"s Blog

◆ 分类:五福花科(Adoxaceae)\接骨木属

◆ 学名: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 别名:七叶莲、七叶根、七珊瑚花、珊瑚花、八里麻、陆英、接骨草、台湾蒴藋

◆ 英文:Formosanum elderberry、Chinese elder

◆ 原产地:台湾、中国、日本

◆ 生长环境: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路旁、平野、山麓,性喜充份日照

◆ 生长习性:常绿多年生草本至小灌木

◆ 株高:可达3公尺

◆ 根茎:主茎直立,略为木质化,分枝多

◆ 叶

》 奇数一回羽状复叶,长可达30公分

》 小叶3至9枚,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长可达15公分,宽可达4公分,基部圆钝或略呈歪形,先端渐尖,有细锯齿缘

》 叶脉网状

◆ 花

》 两性花,复聚伞花序,呈伞房状排列,顶生或腋生

》 花数量多,花序间散生杯状腺体,可分泌蜜汁

》 花萼5浅裂;花冠白色,辐形,先端5裂,直径约0.3公分

》 雄蕊5蕊,著生于冠筒基部,与花瓣片互生

》 柱头3裂,子房下位,3至5室,通常为3室

◆ 果实:核果,球形,直径约0.3公分,初为绿色,成熟时红色

◆ 花果期:夏至秋季[1]


用途

1. 蜜源植物:是本土固有植物中最重要的蜜源植物。

2. 野外求生植物:嫩茎叶可食。

3. 药用:茎与叶晒干之后是民间治疗跌打损伤、消肿毒的汉方药“蒴藋”,因此,他有一个别名称作“台湾蒴藋”]]。性味:全草或根:甘、酸、温,有小毒。效用:全草:消肿解毒,利尿,解热镇痛,活血散瘀。治肺痈,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脚气浮肿,泄泻,[[黄疸,咳嗽痰喘;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2]


特征

1.小叶边缘为锯齿状,长10~15公分,宽2.5~4公分,搓揉后有腥臭味。小叶基部略歪斜,一回羽状复叶。

2.花瓣5片,花瓣间基部著生雄蕊,柱头生于正中心,辐射对称。

3.花序为复聚伞花序,另有特化蜜杯散生于花序中,花期6~8月、9~11月。

4.蜜杯为深凹陷杯状构造,内含蜜液可吸引昆虫舔舐,颜色为黄色、红色等,花期结束时转变为绿色。

5.果实为浆果,成熟后为橘红色,内含2~3粒种子,可生食。

6.茎内髓状组织松散,全株可生长至2~3公尺。[3]


知识与知性

1.冇骨消这个植物名称超有趣的,之所以称“冇骨”,试著用台语来理解它就可以得知,其茎是中空的、感觉像是没有了“骨干”所以被戏称为“冇骨”。另外,冇骨消的“消”字,得名由来是因为它能用来治疗各种跌打损伤、和消炎有关,早期人们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形下,善用最自然、最原始的资源,开发出各式各样青草药,“冇骨消”就是其中一种。

2.冇骨消全草可治疗跌打损伤、消肿毒,汉方药称“蒴藋”,味甘、温。有消肿解毒,利尿,解热镇痛,活血散瘀等功效。

3.除了药用外,冇骨消的花为蝴蝶的蜜源植物,红色成熟的果实为小鸟们食果植物。

4.冇骨消有“接骨木”之称,常绿草本植物多年生,全株光滑、有腥臭味,茎直立而多分歧,高 1~3 公尺。阳性植物,极粗放,叶对生,奇数一回羽状复叶,长可达 30 公分,小叶边缘有细锯齿,近于无柄。复伞房花序顶生,花数极多,花朵白色,细小,花序间有黄色杯状蜜腺。花期在 6~8 月。果实熟时橙红色,十分可人。

5.冇骨消是台湾特有种,分布由平地至海拔2500公尺左右高地,喜长在向阳处。花上的蜜腺对各种昆虫(尤其是蝴蝶)是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因此冇骨消可说是本土固有植物中最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

6.另外,在冇骨消的花丛间还可以见到“一杯又一杯”的“蜜杯”(或称腺杯), 主要是提供蚂蚁等昆虫重要的食物来源。其中,有趣的是,试想蚂蚁在吃到“甜头”后,总是会做些动作来“回馈”冇骨消吧!这时蚂蚁将会帮忙赶走想下蛋的蛾类等昆虫,保住自己的叶子免被虫虫大肆饱足。[4]


图片说明

若近距离观看冇骨消,会发现在成簇的小白花当中,散生一些黄色的杯状物(据说也有红色型),称做“蜜杯”,也就是分泌糖液的构造。除了蝴蝶之外,最常在蜜杯上发现的昆虫是蚂蚁,它们将半个身躯栽进蜜杯中,毫不客气地大啖杯中的甜蜜。冇骨消的花瓣为五瓣,雄蕊自花瓣间的基部挺出,末端带有些许花粉,花的正中间则是柱头(雌蕊),属于相当典型的两性花。若从侧边观察,可发现冇骨消的花依照特定形式排序,像是接连分岔的小树,顶端形成一个平面,称做“复合聚伞花序”。

  • 黄色的蜜杯散生在花簇之间


冇骨消
图片来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 一个蜜杯、一只蚂蚁,不需要争夺。


冇骨消
图片来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 花期结束后,蜜杯转变成绿色。


冇骨消
图片来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 复合聚伞花序,从侧边看可发现顶部形成平面。[5]


冇骨消
图片来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 冇骨消的茎,内部质地松散,上为老茎,下为嫩茎。


冇骨消
图片来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 冇骨消成熟的红色果实


冇骨消
图片来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视频

小蜜蜂与冇骨消 ( 心淘居)

介绍常见植物及民间常用青草药冇骨消 别名:七叶莲,七叶根。

冇骨消1 (Formosanum Elderberry )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冇骨消,冇骨消-Peter"s Blog
  2. 冇骨消,冇骨消
  3. 特征,冇骨消-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4. 知识与知性,冇骨消-亚泥生态园区
  5. 冇骨消,冇骨消-自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