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冉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冉姓是中華姓氏,排行第198位,全國人口數量約有68萬人。

冉姓名人有冉魏皇帝冉閔(河南安陽市內黃縣人),在五胡亂華時,對漢民族的延續作出的歷史貢獻。

冉姓的起源

源流一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叔山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著名的大夫叫叔山冉,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力士,與百步穿楊的神箭手養由基同為楚共王熊審的屬下。 發生在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五月晉楚兩國之間的"鄢陵之戰"中,楚軍敗北,連公子熊茂也成了晉軍的俘虜。當晉軍大肆追趕楚軍時,叔山冉隻身殿後,反撲晉軍,抓起追在最前面的晉軍士兵當武器投向晉軍新軍佐郤至身旁的一輛戰車,把車前的橫木都擊斷了。晉軍上下見叔山冉如此兇悍,皆駭然停止追擊,使得楚軍安全退兵。

叔山冉的後裔子孫形成兩支姓氏,一支仍以父姓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為冉氏,叔山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山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太后羋八子之弟魏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史書記載:"秦之穰侯魏冉,原為羋姓,改姓魏。"

魏冉,亦稱秦穰侯,他是著名的秦國宣太后羋八子的異父弟弟。在魏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冉氏、魏氏、羋氏、陶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1]

始祖

冉季載:名載,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武王克商滅紂後,大封諸侯,將其少弟封於冉。因季載有善行,成王時被舉為司空,主管軍事,成為周王室的重臣,他輔佐成王,廣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領導。他的後代,以其封國為氏,稱冉姓,並尊冉季載為其得姓始祖。

郡望

東魯郡:泛指今山東濟南、泰安等地。

山陽郡、濟陰郡:泛指今山東巨野、濟寧兗州、曹州府(今菏澤市)一帶。

武陵郡:漢代置郡,治所在義陵(故城在今湖南漵浦南),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重慶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等縣,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

魏郡:漢代置郡,治所在鄴縣(故城在今河北臨漳西南),轄境相當今河北武安以南,涉縣以東,山東冠縣以西,河南滑縣以北地區。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

堂號

武陵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漳堂。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氣量寬宏,沉默重厚,孔子誇他有人君風度,"可使南面"。

迎聖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謙遜,多才多藝,知兵,曾任左統帥,大敗齊師,將流亡在外十四年的孔子迎回魯國。

忠孝堂:冉守忠及其族弟守孝,原名"萬要、千要",因平亂有功,宋高宗雲"千要萬要,不如忠孝之為要。"萬要授命守忠,千要授命守孝。至此,宗族立"忠孝堂"。其後人取"忠孝"為族訓,勉勵後人,已示同一血緣,同一宗祖,故都用"忠孝"堂。

五賢堂:五賢指孔子門下72賢人,冉氏五賢。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