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再次免疫应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图片来源于再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对感染病原的首次入侵产生记忆作用,在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和更强的应答,称之为再次免疫应答。

中文名再次免疫应答

外文名secondary response

主 体免疫系统

特 点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感染病原潜伏期较短

在一感染性疾病中存活的动物常不再感染此病,这是因为它们的快速再次应答,也就是说它们对此病产生了免疫。 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①潜伏期较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的一半。

②抗体浓度增加快,含量比初次应答高,维持时间长。

③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再次应答。

④再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为IgM。

⑤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⑥IgM产生的数量和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 再次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抗原刺激的间隔长短:间隔短则应答弱,因为初次应答后存留的抗体可与再次刺激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迅速清除;间隔太长则反应也弱,因为记忆细胞只有一定的寿命。再次应答的效应可维持存在数月至数年,故在很多情况下机体一旦被病原体感染后,可在相当长时间内具有防御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免疫系统的组织学

主要的免疫系统包括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管淋巴节和二次淋巴组织(如扁桃腺或是增殖腺)、皮肤。在免疫系统在组织学的检查上,主要的器官、胸腺以及脾脏只能在死后解剖上得以了解,但是类似淋巴结或是二次淋巴组织可以在存活的状态下经由外科手术来得以认识。免疫系统上许多组成分子多半以细胞的形式在身体的各器官、组织中运行。

古典免疫学

古人发现一个人如果得了某种传染病,可以长期或终身不再得这种病,有的即使再得病,也是比较轻微而不致死亡。人们从中得到启发,懂得“以毒攻毒”的原理[1],即是在未病之前,先服用或接种这有毒的致病物质,使人体对这些疾病产生特殊的抵抗力,这种思想包含有近代医学的免疫萌芽了。

在“以毒攻毒”思想指导下,中国也在寻找预防天花的方法。明代郭子章《博集稀痘方》(155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用(白)水牛虱和粉作饼或烧灰存性和粥饭服下,以预防天花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尚未得到实际效果,但是,它表明古人在“以毒攻毒”思想下,正在寻找防治天花的方法。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多方面的临床实验,终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牛痘接种法。

参考文献

  1. 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的由来,医学教育网,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