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道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凌道扬(1888年12月8日-1993年8月3日),广东省广州府新安县布吉村丰和墟(今深圳市龙岗区)人(后期由深圳迁往香港粉岭崇谦堂村),中国近代著名林学家、农学家、教育家、水土保持专家。崇基学院第二任院长(1955年 - 1960年)及联合书院第二任院长(1960年2月 - 1963年1月),基督教耶鲁大学校友。
在新约中,十二使徒的名称记载与顺序,在各福音书中有些微出入。十二使徒的身世及事迹,除了几位主要人物,如西门彼得[1],多数在新约中并没有记载很多。在耶稣死后,使徒之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被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彼得、约翰,其中又以主的兄弟雅各[2]地位最高。
简介
凌道扬1909年(清宣统元年)获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士学位。1910年,他赴美求学,入读麻省农学院(今马萨诸塞大学),学习农业科学。1912年,转入耶鲁大学林学院,并于1914年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到德国、瑞典考察林业和农学。
1914年(民国三年)凌氏学成回国后积极推动林业发展,他有感于国家“重山复岭,濯濯不毛”的林业现状,便开始践行他的《森林救国论》,致力于林学的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参与制定《中华民国森林法》。同年,他与韩安等林学家上书北洋政府,提议效发美国设立植树节,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7月31日获北洋政府采纳,1916年开始实施。
1916年,他的著作《森林学大意》中文版、英文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17年,发起成立中华森林会(后易名为“中华林学会”),任理事长。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凌道扬参与接收,并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林务局局长,次年3月,林务局改为胶澳农林事务所,凌道扬任所长,直至1925年。1924年,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其著作《中国农业之经济观》。
1936年,当选中华林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任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代局长、局长。1939年,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执行委员,从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暨西北建设规划。
1940年,凌道扬与崔亚兰在成都结婚,崔亚兰毕业于美国麻省卫斯理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任教金陵女子大学。
1948年,他从联合国粮食农业总署职上退休,定居香港。1955年2月,担任崇基学院第二任校长,上任后即为学院选定马料水现址,并与港府磋商,把原为一大块拨给崇基的十英亩土地,改为分散的七小块,以为校园扩展预留空间。凌氏继而向港府申请附近山地以造林,港府以凌氏乃农林学家,大幅租地与崇基,令崇基的校域范围增至三百英亩。凌氏带领崇基于1956年9月迁入新校址。1956年,他与钱穆、姚传法等组织中文专上学校协会,呼吁香港政府成立中文大学。
1957年,马萨诸塞大学授予凌道扬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作为爱国者、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为母校带来了孜孜以求的巨大声誉”,他发表了《我之中国文化观》的演讲。。
1950年代尾至1960年代初,他亦曾经出任新亚书院董事。
1960年2月,他被聘为联合书院第二任院长,以筹备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全力推动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1963年10月17日,新亚、崇基、联合三所书院组成的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立。
而在1963年,凌氏出任香港私立大专“崇华书院”校长。
1980年,凌氏移居美国。1993年8月2日,凌道扬病逝于美国,享年105岁。九十年代末,凌氏后人与崇基学院磋商,于礼拜堂侧捐建“凌道扬园”以作纪念,并于2000年建成。
视频
凌道扬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西门彼得与保罗的殉道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趣历史,2017-04-29
- ↑ 主的兄弟雅各,豆丁网,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