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台花鼓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台花鼓燈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鳳台花鼓燈,是安徽花鼓燈中一個重要流派,使用的道具為手巾摺扇岔傘等,流行於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鳳台及周邊地區。鳳台花鼓燈藝術是淮河流域一些藝術品種的根脈。淮劇淮北花鼓戲泗州戲鳳陽花鼓等都是由花鼓燈衍生而來的。[1]

2006年,鳳台花鼓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鳳台花鼓燈是安徽花鼓燈中一個重要流派。流行於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鳳台及周邊地區。歷史上,男角稱"鼓架子",一律上穿對襟小褂,不扣扣子,系腰帶或左衣襟對右衣襟系個結。下着紅彩褲,頭上勒"扎巾",穿布底單鞋,面部不化妝。女角稱"蘭花"均由男子扮演。清朝末期,"蘭花"下穿紅彩褲,腳下"掛墊子",上穿滾領扣絆大襟褂,袖頭上沿有中間寬兩邊窄的三道邊,肘部也有三道同樣的裝飾。頭帶球花,"勒子"緊扎在前額,面部系"遮臉羞"。民國時期"蘭花"上穿着通大襟褂,下系裙子,包頭,頂"球花",戴"架花",系"勒子",不系"遮臉羞",不"掛墊子",不化妝。解放後,不論男角、女角均採用戲劇油彩化裝。服裝基本沿襲民國時期的樣式。使用的道具為手巾摺扇岔傘等。

鳳台花鼓燈的產生是中國民間歌舞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體現。鳳台花鼓燈有四百多種語彙、五十多種基本步伐,講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繪,動作細膩,扇花變化多樣。花鼓燈舞蹈動作內涵豐富,其中典型動作"三掉彎"(三道彎)強調腰部的扭動,是東方舞蹈的重要特徵"S"型在花鼓燈中的充分體現。

2006年5月20日,鳳台花鼓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

鳳台花鼓燈歷史悠久,其發展歷程可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從萌芽到成熟階段。鳳台花鼓燈起源於時期,至清代中葉已初具規模,趨於成熟,深受人民喜愛,成為流傳甚廣的民間藝術;二是清末民初階段。花鼓燈在鳳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為解放後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三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階段,花鼓燈登上了高雅藝術的殿堂,被譽為漢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階段,花鼓燈藝術受到重視,重獲新生。

傳承

1932年至1937年

1932年至1937年,是鳳台花鼓燈興盛時期之一。幾乎莊莊有鑼鼓,村村有燈班。每年春節、廟會時,茅仙洞、四頂山、趙家孤堆等地便是花鼓燈燈班聚會、競演(抵燈)的好地方。各燈班敲着鑼鼓,舉着岔傘、彩旗,鼓架子頂着臘花,邊走邊唱,湧向會場,以精湛的演技,華麗的服飾吸引觀眾。

為提高知名度,各燈班紛紛聘請著名藝人精心培育新秀,或刻苦鑽研,練出絕招。1933年在尚塘集一次"抵燈"中,40多個燈班連續演出四天四夜,400多名花鼓燈藝人參加了演出。在這五年間,鳳台花鼓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發展,傳統節目《小場》的舞蹈語彙逐漸豐富,表現力更強了。臘花去掉了"村子"(綁在腳上的道具),步法由過去碎小的"咯噎步、軟步"發展了"上山步、腳跟梗步"、"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動作。服裝由原來寬邊大袖清代裝束改為時裝。花鼓歌[繡荷花」、[繡兜兜」、[敗調」等已很完整。出現了搶手絹搶扇子搶板凳等具有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的小舞蹈。

1938年至1948年

1938年,日軍侵占縣城,民不聊生,花鼓燈演出躍人低谷。少數藝人組班到六安、霍邱一帶以演出花鼓燈謀生,並以花鼓燈的藝術形式宣傳抗日,參加擴軍擁軍活動。民國28年秋,陳敬之宋廷香等藝人把花鼓燈"後場"及有關戲文加以民間弦管伴奏,使群眾更加喜愛,稱其為"弦子燈"。其他燈班爭相效仿。1940年至1949年,花鼓燈歌舞逐漸被"弦子燈"所替代。

1949年至1954年

解放後,花鼓燈藝人業餘編演歌舞慶賀翻身解放,歌頌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治淮和抗美援朝運動。1952年,專業文藝工作者對鳳台花鼓燈進行考察、挖掘。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得到了政府的重視。1953年3月,鳳台選派田振起李兆葉李學洪等10位花鼓燈藝人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傳統節目《小場》和《大場》被拍成電影,成為影片《民間歌舞》中精彩的節目之一。此後,縣又培養出紀美英郭廷英等第一代花鼓燈女演員。改變了過去臘花由男子扮演的習慣。

1955年至1957年

1955年元月,在安徽省工農青年業餘文藝觀摩演出大會上,鳳台縣花鼓燈節目《拾棉花》、《搶板凳》獲節目獎和演出獎,詹樂廷紀美英獲表演獎。1957年3月,花鼓歌對唱《小圓房》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觀眾讚譽這個節目"百看不厭,百聽不煩"。

1958年至1964年

1958年,鳳台縣推劇團演出了花鼓燈歌舞--《收棉舞》。潔白的扇子、手絹象徵棉花,載歌載舞,打破了以前的花鼓燈舞時不歌、歌時不舞的傳統表演手法,塑造了新時代勞動婦女的形象。1960年冬,董必武副主席在阜陽觀看了這個節目。1964年,在安徽省花鼓燈歌舞展覽演出會上,《收棉舞》獲專家及同行的一致好評。此後,在《田頭樂》及《新媳婦搶場》兩個節目中,花鼓燈女主角從塑造人物實際出發,丟掉手絹、扇子,藝術地再現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婦女的精神風貌。這種手法被陸續運用在《送糧路上》、《爭鍬》等節目中,推動了花鼓燈表現現代生活的改革進程。

文革期間

"文革"中,花鼓燈歌舞中的扭、晃、顫、顛、抖、三調彎等舞姿,被斥為"黃色下流",演員與藝術均遭批判,花鼓燈藝術活動銷聲匿跡。

1978年後

1978年後,花鼓燈藝術逐漸恢復生機。1982年12月,陳敬之、陳永舜運用獨特的顫、顛、抖動作創編獨舞《野花謠》,由吳國蘭在省農村業餘文藝會演中表演,獲優秀創作獎、優秀演出獎。在華東地區第二屆舞蹈調演中獲三等獎。1984年初,中共鳳台縣委發出搶救花鼓燈歌舞的號召,由縣文化局牽頭。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花鼓燈藝術培訓班。藝訓班得到省內外各屆人士的關注,有關單位派員攝影錄相、撰文宣傳,兄弟地區及有關單位派人前來學習技藝、排練節目,推動了花鼓燈事業的發展,鳳台形成解放以來新的花鼓燈熱。1985年,由藝訓班學生演出的《踏青》、《夏令營》、《姐弟樂》、《小花場》、《永幸河畔稻花香》幾個節目,在淮南首屆花鼓燈藝術節上獲優秀創作獎、優秀表演獎。安徽省電視台曾以此攝製專題片,於1986年元旦向全省播放,博得各屆人士好評。

鳳台縣花鼓燈已經發展成為能表現多種題材、塑造各種人物的舞台藝術,它的音樂和舞蹈被戲曲和其他藝術廣泛吸收,鳳台花鼓燈表演藝術已傳播到日本等13個亞洲國家和法國等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引。

特點

鳳台花鼓歌屬於有打擊樂伴奏的樂歌。主要唱調有十餘種,歌詞的格式是七言五句,也有四句或多句的。歌詞內容豐富多彩,富有藝術感染力,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多種演唱方式。常在熱烈歡騰的舞蹈中插入,使整個演出節奏有張有馳、有起伏、有對比,起到了舞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鳳台花鼓燈鑼鼓有兩種,一是為花鼓燈歌舞伴奏的"燈場鑼鼓",二是為招徠觀眾或在獅子燈串門,燈班趕會,抵燈時演奏的"曲牌鑼鼓"。演奏使用的樂器有花鼓、大鑼、大鑔、小狗鑼。每件樂器的演奏技巧、如何相互配合、領奏樂器如何指揮,都有一定的規律和規範。鳳台花鼓燈鑼鼓點子豐富,節奏鮮明,演奏情緒熱烈歡快,是花鼓燈歌舞的靈魂。

鳳台花鼓燈的舞蹈特點,一是蘭花舞蹈中扇花極為豐富多彩。據統計:在30多個扇花中,鳳台縣特有的達半數以上。二是其動作靈、脆、活潑。如靈巧的"小起步"、"退步"、"追步"的轉身;還有鼓架子的"小轉彎"、"指蘭花"等動作也很俏皮。三是代表人物有"絕招"。田振起的小起步加後勾,扇花上的抽扇、端扇,演唱上的清脆多情;陳敬芝的顫、顛、抖"三字經",步伐上的上山步、風擺柳,體型上的"三調彎",扇花上的"三指夾",演唱上的"一條線調"等,均堪稱一絕。四是鼓架子善於逗趣,表演上常有一些啞劇式的手續,在小場中與蘭花交流表演比較多,幽默風趣。

鳳台花鼓燈演出內容也有其獨特之處,一是花鼓燈的鑼鼓伴奏是以鑼領奏。二是用民間弦樂伴奏演唱青音調,更是獨樹一幟。三是道白、唱腔的吐字具有鳳台的地方色彩。四是鼓架子的毛巾巾結打在前額等。五是謝郢鑼鼓以鼓譜曲牌演奏,各打各的,可對打或背打等,反映了流派特點。 鳳台花鼓燈講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繪,動作細膩,扇花變化多樣,花鼓燈舞蹈動作內涵豐富。

鳳台花鼓燈講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繪,動作細膩,扇花變化多樣,花鼓燈舞蹈動作內涵豐富。因此,長期以來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藝校

如今,在鳳台,學習花鼓燈已經形成一種氣候,為繼承和保護花鼓燈藝術後,使這支"東方芭蕾"不會瘸腿後繼有人,鳳台縣立足長遠、着眼未來,高度重視花鼓燈藝術人才的培養。從1984年舉辦花鼓燈培訓班起步,到2004年批准成立"鳳台縣花鼓燈藝術職業中專學校",為副科級事業單位,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的機構不健全,發展不規範的問題。針對學校基礎設施條件差的實際,縣委、縣政府從建設"文化大省"的高度出發,在鳳台新區劃撥20畝國有土地籌建花鼓燈藝校。項目占地1.38公頃,計劃總投資2094.6萬元,建成後可容納1000人學習。

目前,一期工程五層綜合樓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正在籌備之中。為加快花鼓燈藝術事業的發展,安徽省文化廳批准將鳳台縣花鼓燈藝術職業中專學校更名為"安徽省花鼓燈藝術中專學校",為花鼓燈的藝術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據悉安徽省文化廳已經確定在鳳台成立"安徽省花鼓燈藝術研究基地",而基地就設在鳳台縣花鼓燈藝術學校。

獲獎情況

在鳳台,擁有一支專業的花鼓燈藝術表演團體--安徽省花鼓燈藝術團。近年來,它不僅承擔省、市、縣重大演出任務,頻頻活躍在國內各個舞台,更是多次代表祖國,走出國門,參加在土耳其泰國英國芬蘭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的國際民間藝術交流活動,受到國內外關注的一致讚譽。

目前,鳳台縣花鼓燈在國內外重大演出中,已獲得"山花獎"、"群星獎"、"荷花杯"等獎項100多個。目前花鼓燈藝術團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場。

燈舞舞風情,今朝更動情。復旦大學一位教授在鳳台考察之時感慨,中華文化的主題是漢文化,享有東方芭蕾之美稱的鳳台花鼓燈,不僅是最具影響力徽文化品牌,而且是漢文化民間的典範。前不久,鳳台縣文化部門已與復旦大學聯繫,計劃合力打造花鼓燈文化品牌,着力促進鳳台文化事業的發展。在鳳台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鳳台花鼓燈這朵藝術奇葩,必將綻放出其光異彩。

傳承人

鄧虹

鄧虹,女,1944年出生,安徽省懷遠縣人,安徽花鼓燈研究會常務理事。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鼓燈□鳳台)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鄧虹出生於懷遠縣城關鎮,兄妹九人,她從小活潑好動,上小學就是學校腰鼓隊、歌詠隊成員。1957年鄧虹13歲高小畢業,報考了正在懷遠演出的鳳台推劇團,在二姐的支持下成為一名隨團學員,當時生活比較困難,加之年齡小,吃住隨團行動,冬天就睡在老師的腳頭,十分艱苦。那時推劇團演出雖以戲劇為主,但每場結束都必須加演花鼓燈節目,老演員們都有很深厚的花鼓燈功底,從那時起鄧虹就暗自喜歡並痴迷上了花鼓燈。

"四清"運動期間,文化館成立文化輕騎隊到各鄉鎮演出,她調入文化館工作。文革期間因出身清白,工作積極,"莫名其妙"地被推選為文口革委副主任,繼而被造反派打成"保皇狗",攆出文化館大院,後下放到毛集牛大台孜。二年後,調回縣針織廠當工人,又二年,重新調回文化部門工作。

鄧虹同志聰明伶俐,是個有心且用功的人,曾師從著名花鼓燈藝人陳敬芝(藝名:一條線)、李兆業(藝名:小貓春)、李金珠(藝名:小油壺)、王德全(藝名:花蝴蝶)、李學宏等。在多年的學習和藝術實踐中,鄧虹同志采百家之長,將各種藝術風格融會貫通,既堅持鳳台花鼓燈風格的原汁原味和傳統動作形態,又融入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舞台上塑造了多個不同性格的藝術形象,例如:《拾棉舞》、《稻花飄香》、《代代花》、《鼓鄉夜話》等節目中形象迥異的角色。尤其在花鼓燈雙人舞《小花場》中運用和創造了"大顫步"、"顫顛"、"蝴蝶飛"、"顫顛拔泥"、"抱頭揉扇"、"前仰後合"等創新動作,與張士根配合加工整理並表演的《小花場》,被譽為"安徽首席小花場"。

鄧虹同志的藝術生涯中可謂成果豐碩,《花鼓之鄉》獲優秀演出獎,《田間衛士》獲表演三等獎,獨舞《送茶》獲特別獎,群舞《代代花》獲個人表演一等獎,三人舞《鼓鄉夜話》獲表演一等獎,《人歡魚躍》、《小花場》獲全省民族民間舞蹈二等獎,《新編四老爺觀燈》獲創作一等獎等等。

鄧虹同志從1984年起,一直與張士根等花鼓燈藝術家愛好者、支持者一起長期致力於花鼓燈藝術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言傳身教,結合舞台實踐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近千人,同時利用休息時間帶領鳳台夕陽紅花鼓燈藝術團從事花鼓燈舞蹈的普及工作。

鄧虹同志現為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舞蹈家協會理事,安徽花鼓燈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淮南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為研究、整理與傳承花鼓燈民間藝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陳敬芝

2007年11月,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命名和授牌儀式,鳳台縣著名花鼓燈老藝人陳敬芝獲此殊榮。今年的6月9日,他又被確定為安徽省30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今年已是89歲高齡的陳敬芝,藝名"一條線",是鳳台流派花鼓燈和推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表演以情感細膩、身段優美、舞姿活潑、唱腔動聽而聞名淮河兩岸,飲譽中國舞蹈界。他的顫、顛、抖"三字經",舞步上的"風擺柳",形體上"三掉彎",扇花上"三指夾"等,都堪稱花鼓燈藝術的經典。

步履已是有些蹣跚的陳敬芝老人,手裡拿着揮舞手巾花,一個戲水動作,一個撲蝶姿勢,眼神顧盼神飛,都非常活潑自如,絲毫不遜年輕的小伙子。陳敬芝不但能跳,而且善唱。早期他把花鼓燈民間小調融於戲劇唱腔中,後跟老藝人學"清音"調,慢慢形成自己的唱腔風格。他的演唱風格初期被群眾稱為"四句推子",後被稱為"一條線調",對鳳台花鼓燈表演藝術特色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

相關視頻

安徽花鼓燈6《一枝獨秀鳳凰台》

參考資料

  1. 花鼓燈(鳳台花鼓燈)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