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函馆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函馆市
图片来自中时新闻网

函馆市,旧称箱馆,是一个位于日本北海道南部(道南渡岛半岛东南龟田半岛上的沿海城市,也是道南的中心城市。其东、南、西方分别被太平洋津轻海峡和函馆湾包围,现为中核市。函馆是北海道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仅次于札幌市旭川市,是道南区域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北海道政府的派出机关渡岛综合振兴局办公室所在地亦位于此。函馆三面环海,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渔港,渔业和水产加工业一直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其中乌贼更是具代表性的特产。函馆港是天然良港,也是连接北海道和本州的交通节点。函馆港是日本最早和外国通商的港口之一,从幕府末期就开始有西方文化传入,许多遗留至今的史迹带动了观光产业的发展。在品牌综合研究所进行的调查中,函馆市自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日本最具魅力市町村排行榜中夺魁。但另一方面,函馆市的人口减少问题十分严重。

函馆这一地名起源于在室町时代的1454年(享德3年),津轻豪族河野政通在时称“宇须岸”,阿伊努语的意思为“湾岸之尽头”的渔村兴建宅邸,因建筑的外观像箱子,故以“箱馆”(和“函馆”日语发音相同)作为地名。

1869年,虾夷地改名为北海道,箱馆也改名为“函馆”。也有认为是来自阿伊努语“hak-casi”(浅篱笆)的观点。

地理

函馆市位于北海道西南部渡岛半岛南端,面积677.83平方公里。函馆市的地形可以分为山地、段丘和平原三个部分。函馆市辖区的东北部地区大多是山地地形,被称为龟田山地,属于火山山地。市辖区东部的惠山道立自然公园|恵山道立自然公园和市内最高峰袴腰岳亦位于这里。函馆市段丘地形发达,可分为海岸段丘和河岸段丘。段丘地形多分布在山麓地区。市辖区西南部则地形较为平坦,被称为函馆平原。函馆平原的东侧是龟田山地,西侧是上矶山地,呈三角形,大部分地区是海岸平原[1]。函馆市的中心市区就位于函馆平原和函馆山之间的连岛沙洲上。函馆山原本是由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屿,后因山上土砂外流堆积形成沙洲而和北海道本岛连接,变成陆连岛

龟田川水系是函馆市内最主要的水系。为防止洪水和提供生活用水,函馆市兴建了笹流水库新中野水库等水库。

明治初期的函馆市区主要位于函馆山山麓和连岛沙洲南侧的地区。随著城市的发展,函馆市区规模亦逐渐向北扩大。多次的大火使得函馆市的商业中心自明治中期开始有往东转移的趋势。特别是1934年函馆大火之后,函馆车站地区取代函馆山山麓的十字街,成为函馆的中心。战后函馆市的中心城区开始跨过龟田川,并在昭和中期之后进一步向北扩展。在这一时期,郊外低廉的地价使得函馆市的郊外化倾向明显,众多人口搬迁至郊区,最终促使龟田市在1973年和函馆市合并。两市的合并更加速了函馆市区的扩大和人口的郊外化。1973年函馆、龟田两市合并时龟田地区有人口69,050人,1991年时已增加到118,683人。函馆自明治时代就开始通过在函馆湾内填海来增加市区用地。现在函馆湾内的绿之岛就是通过填海而成。

气候

函馆市三面环海,加上对马海流的影响,呈现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函馆市在北海道内属于降雪量较少的地区,气候较为温和。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Cfa),但与温带海洋性气候(Cfb)及温带大陆性气候(Dfb)接近。春季的函馆在3月时受到日本海上空低气压影响,时有暴风雨天气。4月和5月时,函馆受到大陆移动性高气压带来的干燥空气和日本海低气压交替控制。6月时函馆受到高气压停滞在鄂霍茨克海上空的影响,多为低温多湿的天气。本州地区梅雨结束之后,函馆受到北上的梅雨前线的影响,多豪雨天气。7月至8月则是函馆的夏季。9月是函馆最易受到台风影响的时期,天气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征。10月之后函馆天气凉爽,10月中旬时已有初。11月至12月时函馆有较多天,但积雪量较少。由于北海道驹岳至大千轩岳山系的遮挡,函馆市的降雪量相对较少。1月至2月是函馆最为寒冷,积雪最多的季节。但有记录以来函馆地方气象台的气温从未低于过-20°C.

历史

在函馆市内发现了大船遗迹等遗迹,显示函馆自绳文时代开始就有人类活动。自镰仓时代后期开始,随著畿内地区和津轻半岛之间的贸易量增加,北海道的水产品贸易开始发展,津轻半岛的人口也开始渡海在渡岛半岛定居。这一时期渡岛半岛南部的和人居住地被统称为道南十二馆,其中之一的宇须岸馆就是后来的箱馆。1457年,和人和阿伊努人之间爆发坷相曼夷之战,箱馆被阿伊努人占领,和人因此迁移到龟田一带。

进入江户时代之后,松前藩在龟田设立番所。然而在1703年(元禄16年),龟田川发生大洪水,之后河口被土砂堵塞,不适合用作港口。原本居住在当地的和人和港口机能因此移动到函馆山山麓。函馆在江户时代和松前江差并称为“松前三港”,是一座天然良港和水产物集散地。

18至19世纪之交,随著俄罗斯势力的南下,江户幕府虾夷地改为直辖地,并设立箱馆奉行所,加强对道南地区的控制。黑船来航之后,幕府在1854年(安政元年)再次设立箱馆奉行所。同年神奈川条约签订之后,箱馆和下田美国开港。并在1859年美日修好通商条约签订之后和横滨长崎一并开港。箱馆在开港之后本来计划修建类似出岛的和市区隔离的外国人居留地,但最终外国人居住地和市区融为一体,造就了现在函馆具有异国风情的景观。幕府在函馆修建了五棱郭和炮台等防御设施,将函馆作为北方统治的据点。

1868年10月,榎本武扬率领的旧幕府军攻占五棱郭。翌年5月,新政府军对旧幕府军的据点箱馆展开总攻并取得胜利,是为箱馆战争。战后幕府设立开拓使,并将虾夷地改名为北海道,箱馆改名为函馆。明治时代的函馆是北海道的玄关,城市迅速发展。1895年,政府在函馆湾进行填海工程,港口和市区的规模都大幅扩大。然而随著北海道厅的成立使得札幌正式成为北海道的行政中心,札幌的外港小樽迅速发展为和函馆并列的北海道两大港口,函馆的工矿业贸易地位也因此相对下降。20世纪初期,函馆迎来了发展的转机。1907年日俄渔业条约签订使得日本获得在鄂霍茨克海白令海等地的渔业权,北洋渔业因此迅速发展。因众多渔船自函馆出发捕鱼,函馆发展为渔业和水产贸易的中心。另一方面,1908年青函连络船的开通使得函馆的交通地位大幅上升,物资和人员往来量飞跃性增加。

函馆在历史上多次遭遇大火。1878年和1879年的大火之后,函馆实施市区改正事业,扩宽道路宽度并使得市区街道呈现长方形格局。1907年和1921年的大火之后,函馆市修筑了众多1层为和式、2层为洋式的和洋折衷建筑,成为函馆特有的景观。1934年9月21日,函馆发生函馆大火,11,105栋建筑被烧毁,2,166人遇难,市区约一半面积和超过10万人受到影响。这场大火之后,函馆市对城市规划进行大幅变更,进一步扩宽道路宽度并兴建公园作为防火对策。

1922年,函馆正式设。成立当时的函馆市面积有19.05平方公里。1935年,函馆举办第一届港祭,象征城市已从大火复兴。同年函馆市的渔获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然而随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函馆的水产贸易量大幅减少。在二战结束之前,函馆不仅市区遭到美军空袭,青函连络船的大部分船舶也遭到美军空袭,使得函馆和本州之间的交通一度近乎断绝。战后北洋渔业因政治情势的变化而一度终止,函馆经济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1952年后北洋渔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规模不及战前,更在1977年苏联设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后遭到严重打击。

函馆在1962年提出函馆地方综合开发计划,试图由水产贸易都市转型为工业生产都市,并提出了大规模填海以兴建工业园区的计划。然而在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填海和函馆市的工业化计划终止。1977年,函馆提出了函馆圈综合计划。函馆将宜居城市设为新的都市发展目标,并提出了观光立市的方针。1988年,随著青函隧道的开通,青函连络船被废除。函馆铁路交通地位的下降加上国铁分割民营化的裁员导致函馆的铁路相关行业从业者减少。函馆市人口在1985年至1990年之间减少了约1万2千人。1990年代之后,函馆市经济持续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型。2004年,函馆市和附近的户井町惠山町椴法华村南茅部町合并,市辖区面积大幅增加。翌年函馆市升格为中核市。2016年,随著北海道新干线的开业,函馆和本州之间的铁路交通大幅改善,函馆市进入了新干线时代。

参考文献

  1. 平野函馆市史,201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