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和珍」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刘和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文学人物 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
 
行 1: 行 1:
刘和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文学人物
 
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
刘和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文学人物 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鲁迅先生撰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中一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已成为广为传颂的名言。以此来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学生。
 
 鲁迅先生撰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中一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已成为广为传颂的名言。以此来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学生。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刘和珍
 +
国籍 中华民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江西南昌
 +
出生日期 1904年
  
基本信息
+
 逝世日期 1926年3月18日
中文名称
+
 职业 学生
刘和珍
+
 毕业院校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
 原籍 安徽徽州歙县
国籍
+
 目录 1人物经历 2壮烈牺牲 3悼念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折叠南昌女师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 新青年 新青年 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中华民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南昌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26年3月18日
 
 
 
 职业
 
 学生
 
 
 
 毕业院校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原籍
 
 安徽徽州歙县
 
 
 
 目录
 
1人物经历
 
2壮烈牺牲
 
3悼念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折叠南昌女师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
 
 新青年
 
 新青年
 
 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1]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1]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2]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2]
 
+
 折叠倒杨风潮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 革命女烈士刘和珍遗像 革命女烈士刘和珍遗像 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折叠倒杨风潮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
 
 革命女烈士刘和珍遗像
 
 革命女烈士刘和珍遗像
 
 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刘和珍等为首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刘和珍等为首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
 
 
1925年5月7日,北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图谋主持大会,被刘和珍、许广平等人拒绝,遂恼羞成怒,决定开除刘和珍、许广平、浦振声6人,引起学生激愤,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此时她愤慨地对张静淑说:"开除我不要紧,可是杨荫榆不走,学校就不能改进。"刘百昭还打算派军警押送刘和珍回南昌,刘和珍听到消息后说:"这事倒极有趣,押我回去,我又来,其将奈我何。"
 
1925年5月7日,北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图谋主持大会,被刘和珍、许广平等人拒绝,遂恼羞成怒,决定开除刘和珍、许广平、浦振声6人,引起学生激愤,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此时她愤慨地对张静淑说:"开除我不要紧,可是杨荫榆不走,学校就不能改进。"刘百昭还打算派军警押送刘和珍回南昌,刘和珍听到消息后说:"这事倒极有趣,押我回去,我又来,其将奈我何。"
 
 
1925年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颁布解散女师大,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
 
1925年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颁布解散女师大,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
 
 
 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并派武装军警和流氓打手400余人3次打进女师大,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亲率学生誓死抵抗,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终因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一潮湿小屋内,仍坚贞不屈。
 
 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并派武装军警和流氓打手400余人3次打进女师大,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亲率学生誓死抵抗,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终因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一潮湿小屋内,仍坚贞不屈。
 
 
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
 
 
1925年11月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校宣言。于1925年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5年11月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校宣言。于1925年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1月13日,女师大新校长到任,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表示欢迎,同时也表示校务维持会卸职。刘和珍在这种情况下,"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3]
 
1926年1月13日,女师大新校长到任,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表示欢迎,同时也表示校务维持会卸职。刘和珍在这种情况下,"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3]
 
+
 折叠编辑本段壮烈牺牲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中国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北京鲁迅中学校内) 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北京鲁迅中学校内)
 折叠编辑本段壮烈牺牲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中国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北京鲁迅中学校内)
 
 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北京鲁迅中学校内)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
 
 
 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枪口瞄准了前来的学生。枪声响了,一场枪击案开始了。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枪口瞄准了前来的学生。枪声响了,一场枪击案开始了。
 
 
 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倒卧在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这时又有军警冲过来,用棍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在棍棒的毒打中伤重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4]
 
 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倒卧在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这时又有军警冲过来,用棍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在棍棒的毒打中伤重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4]
 
+
 折叠编辑本段悼念作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5]
 折叠编辑本段悼念作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5]
 

於 2018年12月11日 (二) 19:35 的修訂

劉和珍 免費編輯 添加義項名 B 添加義項 ? 所屬類別 : 文學人物 劉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民國時期北京學生運動領袖之一。先後就讀於南昌女子師範學校、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劉和珍積極參加學潮運動,帶領同學們向封建勢力、北洋軍閥宣戰,1926年在三•一八慘案中遇害,年僅22歲。 魯迅先生撰寫了《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其中一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已成為廣為傳頌的名言。以此來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學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劉和珍 國籍 中華民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南昌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26年3月18日 職業 學生 畢業院校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原籍 安徽徽州歙縣 目錄 1人物經歷 2壯烈犧牲 3悼念作品 摺疊編輯本段人物經歷 摺疊南昌女師 劉和珍出生於貧民家庭,自小養成吃苦耐勞,好學上進的品德。1918年秋以優異成績考入南昌女子師範學校。時值五四運動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響,經常閱讀《新青年》 新青年 新青年 等進步書刊,認識到新的女性,肩負着改造舊中國、舊制度的責任,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實踐之中。五四運動爆發以後,她不顧學校當局的阻撓,起而奔走呼號組織同學走上街頭講演,抵制日貨,開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當時,南昌女師校規森嚴,她與進步同學一起同南昌學生聯合會聯繫,成立了女師學生自治會,學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規,而帶頭人之一的劉和珍,則受到了"記大過"處分。1921年,劉和珍繼續帶領同學們向封建勢力公開宣戰,在江西首倡女子剪髮。女師很快掀起剪髮高潮,三兩天內剪髮者不下百人,學校當局認為她"首倡剪髮,有傷風化",被勒令退學。同年冬,劉和珍等人在南昌發起組織了進步團體"覺社",並主編《時代文化》月刊和《女師周刊》。[1] 1923年秋,劉和珍從江西來到北京,考入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預科,後升人女師大英語系。學習期間,她經常到北京大學旁聽李大釗講授的《社會學》《女權運動史》等課程,回校後廣為傳播。她也是魯迅先生作品的忠實讀者。由於她思想進步,成績優異,善於團結同學,深受同學們的尊敬和信賴,被大家推選為女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2] 摺疊倒楊風潮 女師大的校長楊蔭榆由於極力維護封建禮教而引 革命女烈士劉和珍遺像 革命女烈士劉和珍遺像 起進步師生的不滿,於1924年11月爆發了驅楊運動,這就是中國婦女運動史上著名的女師大風潮。劉和珍作為女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是這次風潮的主要組織者和參加者。 1924年11月,女師大校長楊蔭榆無理拒絕學生提出的關於辭退不稱職教員的要求,並聲稱要處理劉和珍等為首人員,引起學生強烈不滿。 1925年5月7日,北師大召開"五七"國恥紀念會,楊蔭榆圖謀主持大會,被劉和珍、許廣平等人拒絕,遂惱羞成怒,決定開除劉和珍、許廣平、浦振聲6人,引起學生激憤,女師大風潮愈演愈烈。此時她憤慨地對張靜淑說:"開除我不要緊,可是楊蔭榆不走,學校就不能改進。"劉百昭還打算派軍警押送劉和珍回南昌,劉和珍聽到消息後說:"這事倒極有趣,押我回去,我又來,其將奈我何。" 1925年8月10日,北洋軍閥政府教育部頒布解散女師大,她受同學們的委託起草驅楊宣言,撰文揭露反動文人陳西瀅的無恥抵賴,有理、有力、有節。 在教育總長章士釗的唆使下,劉百昭竟然率領軍警闖進學校,並派武裝軍警和流氓打手400餘人3次打進女師大,斷電、斷水、斷炊,逼迫學生離校。劉和珍親率學生誓死抵抗,並通電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決誓死以殉校。"終因寡不敵眾,被拖出校門,關在一潮濕小屋內,仍堅貞不屈。 8月10日,教育部頒發了停辦女師大的命令。 女師大"停辦"以後,在魯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於西城宗帽胡同繼續開課,劉和珍等二十餘人,聯名呈文,向京師地方檢察廳公訴章士釗等人。北方革命運動不斷緊張,段祺瑞政府要員紛紛逃離北京,章士釗也逃往天津,經過艱苦鬥爭,女師大仍回石駙馬大街舊址復校,學生們整隊從宗帽胡同回校。 1925年11月30日,女師大學生返校,發表復校宣言。於1925年12月11日正式開課,在劉和珍主持下,三百餘人召開大會慶祝鬥爭的勝利。 1926年1月13日,女師大新校長到任,魯迅代表校務維持會表示歡迎,同時也表示校務維持會卸職。劉和珍在這種情況下,"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泣下。"[3] 摺疊編輯本段壯烈犧牲 1926年3月12日,日本軍艦駛入中國大沽口挑釁,繼而糾集列強各國向中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進行無理要挾。北京各界無比憤慨,劉和珍說:"外抗強權,內除國賊,非有槍不可";"軍閥不倒,教育事業就搞不好,打倒軍閥後,我再當教師不遲。" 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北京魯迅中學校內) 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北京魯迅中學校內) 3月18日上午8時許,林語堂教授接到劉和珍的電話,以學生自治會的名義請准停課一日。這天,劉和珍正患病,時時嘔吐,她不顧病痛,進行動員和組織工作。她把標語小旗分發給同學們,發表了簡短而激昂的演說,然後高擎校旗,帶隊出發。 女師大的同學來到天安門,國民大會尚未召開,主席台上懸掛着前一日請願被刺傷代表的血衣。會後,正午12時,兩千多群眾開始示威遊行,劉和珍擔任女師大隊伍的指揮。 鐵獅子胡同段祺瑞執政府門前的衛隊荷槍實彈,如臨大敵,幾個士兵對手擎校旗的劉和珍指指點點。把槍口瞄準了前來的學生。槍聲響了,一場槍擊案開始了。 頃刻間,劉和珍身中數彈,倒臥在血泊之中。同去的張靜淑、楊德群急撲過去救助,她說:"你們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樣溫和地關切着同學。一排槍彈射過來,張靜淑、楊德群倒在她的身邊。這時又有軍警衝過來,用棍棒猛擊劉和珍。劉和珍在棍棒的毒打中傷重犧牲,犧牲時年僅22歲。[4] 摺疊編輯本段悼念作品 魯迅先生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後,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歌頌"雖殞身不恤"的"中國女子的勇毅"。讚揚她是一位具有"幹練堅決、百折不回"氣概的"真的猛士",是"為了中國而死"的青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