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 (河间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德(?-前129年),汉景帝第三子,栗姬第二子。武帝刘彻之兄。
简介
公元前155年,册封为河间王,汉河间国都及大部分封疆均在今献县境内。刘德在位26年,史称刘德“有雅材”、“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之乱、内宫储位之争,使献王刘德感叹儒道衰微、道德沦丧,于是在封地河间国内收集佚书、修兴礼乐,以期通过汇集并研究儒家典籍来振兴儒学。刘德每得一本好书,就令人抄写一份送给原来的藏书主人,而将真本留下,并赐给献书者金帛。于是四面八方学问之士纷纷前来献书,河间国收集的书籍经典与朝廷所收藏数量不相上下,且不乏精品、孤本。 献王刘德在河间封国内修建规模宏大的日华宫,内设二十馀处馆舍,专以招待四方饱学之士。齐、鲁、燕、赵、代、魏等地的儒者数百人聚集于此,夜以继日地梳理、校勘收集来的儒家典籍。 献王倾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秦焚书坑儒,典籍湮缺。他凡从民间得一善书,必好写以还,而留其真本,又加金银玉帛赏赐,以招四方之书。由是有旧书者,多奉奏河间王。故得书之多,可与汉官家藏书相等。所得书皆古文及先秦旧书,价值较高。其学举六经,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精儒学,山东诸儒多从其游。 汉承秦制,到汉武帝时,感到光靠严厉的法制,没有德行的教育,国家难以长治久安。于是,依从大儒董仲舒 "独尊儒术,罢黝百家"的政治主张,实行忠君爱民的孔孟之道。 然而"三代之书"燔炀殆尽,读书之人也凤毛麟角,恢复儒术教育谈何容易。这时,河间王刘德应时而起,"于灰尽之馀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 足迹踏遍鲁燕赵魏,寻寻觅觅为国求书。刘德不畏劳苦,身体力行,凡闻民间有善书者,则亲自前去收求出重金购之,并命人重抄一份留与百姓。对不愿出让者,则好言求之,从不采取强制手段,这在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由此刘德贤名远扬,众多知识分子和百姓,都不远千里,携先祖旧书,前来奉献,刘德均给予重用和奖费。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数量之多,充满楼阁,据载"其量可与汉朝"等。使中华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班固作《汉书●景十三王传》,盛赞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献县不仅被康熙、乾隆皇帝称为"五经之乡",还成为"实事求是"的源起之地。 刘德死后葬于封国,其陵寝即此地的献王陵。 [1]
河间献王刘德进京进献典籍与雅乐反遭遇汉武帝冷落
汉景帝刘启(汉武帝父皇)“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规定诸侯国祇收租税、不管政事,即分土而不治民。汉武帝刘彻有十三个兄弟分封为王(世称汉景十三王),汉武帝都须提防。相比之下,对皇位最具有威胁力的就是刘德。刘德的亲生母亲栗姬家族遭厄运(刘德哥哥、太子刘荣被废后自杀身死、母亲栗姬被打入冷宫)后,刘彻及母系王夫人家族乃既得利益者,刘彻得立太子、母亲王美人被立为皇后。前后境遇差如天地般的变化,使武帝刘彻对河间献王刘德不能不有所戒备。至于其他各位诸侯王,则大多“以宫室相高,狗马相尚”,耽于享乐而不足为患。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中讲:“(汉)景十三王,承文之庆。鲁恭馆室、江都轻、赵敬险、中山淫、长沙寂寞、广川无声、胶东不亮、常山骄盈。四国绝祀,河间贤明,礼乐是修,为汉宗英。”汉景帝刘启所分封的十三位诸侯王中,鲁恭(共)王刘馀(馀)好修建宫室楼台、江都王刘非轻浮傲慢、赵王刘彭祖阴险狡诈、中山王刘胜淫秽好乐、长沙王刘发寂寞无才、广川王刘越无声无息、胶东王刘寄隐晦愚暗、常山王刘舜骄傲自大,有四国国王因为行为不法而遭诛绝祀。可见汉景帝刘启所封的十三位诸侯王之中,唯独这个河间献王刘德,“夫惟大雅,卓尔不群”,为汉朝宗室之英杰、诸侯藩王之楷模。一千多年以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王公贵人不好侈靡而喜书者,固鲜矣。不喜浮辩而好正道,知之明而信之笃,守之纯而行之勤者无一二焉。”因此,当汉武帝发现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刘德有德有才、不同流俗、志向高远时,就有意疏落、压抑河间王,意在敬告刘德,切莫为非作歹。[2]
献王酒的由来
今天沧州地区的南部,是西汉献县王刘德的河间国封地。武帝元光五年(—130)刘德把整理好的先秦六籍献给当朝。那真是"车斑斑,入西安"。文武百官一看这如山书简先吓傻了眼。当时刘德"献雅乐"、"对策三雍宫"、"答策向三十馀事",皆"得事之中,文约简明"。武帝一看,我的天,这哪是我的皇兄,这是圣人到了。于是表面毕恭毕敬,内心却又藏有杀机。先是带献王去阅兵,来显个人威势,后"临轩赐酒"并说:"汤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意为:商汤筑城七十里,文王筑城方百里(后以此为基础商汤夺了夏的天下,文王夺了商的社稷),你河间国城也不小了,希望你继续努力吧!这实为警告献王:祝你能夺我的江山!在此警告之后,还觉得不够,于是又说:我知道皇兄有海量,为满足你的需要,我派宫廷造酒师七名,去河间专为你酿造御酒,也聊表朕的敬兄之意,就算我天天为你敬酒吧!献王早已汗流浃背,此时也不便推辞,只好答谢再拜,领七个御酒师回到河间(今献县)。
【主流传说】,献王自己为了避祸,不得不装成沉湎酒色。但是,他把整校先秦六籍的希望,寄托在十七个儿子和四大助手、三千同道身上,他要大家保持冷静、清醒,一定要齐心协力,完成承传先秦文化的历史重任。于是他把在河间国(今献县)由宫廷御师,按照御酒秘方酿造的御酒,分别倾倒进河间国四个县的饮用水井中。这四个县分别是乐成(也是河间都城治所,在今献县东南的河城街镇)、侯井(在今泊头市西部,相当于今富镇一带)、武遂(即今武强县东北部,县城位于献县小平王乡元昌楼)、弓高(相当于今泊头市东部的泊头镇,连镇一带)。当时人们打上井水,甘冽清香,于是充作酒饮,饮酒一词由此盛行。此水不但作酒饮,沁人心脾,可使人头脑清醒,而且做菜菜香,做饭饭香,煮肉炖鱼则去腥易酥,用于和药,则药效倍增。河间国人,不分青壮妇幼,也不分鳏寡孤独,个个乐得享用。一时,河间国外的中水国、广川国。襄国等地的百姓也纷纷来此取水,千里百里的客商,则争相来此买酒。人们争说:"刘千岁与民同乐,献王酒惠及鳏寡"。
东汉以后,河间国北移,都城仍在乐成(献县东南河城街镇)疆域则包括今天的沧、景、青、大、任、雄、博、蠡在内的13个县。献王的子孙分封之地大多在此圈内,他们也效法献王,与民同乐,惠及鳏寡。从武帝派酒师到河间(今献县)造酒以后,大汉宫廷御酒的酿造秘方,从此在河间(今献县)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后,献王集团诞生,他所生产的"献王"御酒系列,则是汉代宫廷秘方和现代生产工艺珠联璧合的产物。人们争说:不饮献王酒,不知中华传统文化;不饮献王酒,不了解河间王的奉献精神;不饮献王酒,难于接近乾隆皇帝"最心许"的人。
献王酒颂
献王一杯入口柔,馀味深长久在喉,清爽淳厚沁心脾,一杯一盏不能已,颓然隐几呼不醒, 醉倒庐陵欧阳公,醒来不知何曾醉,翻觉精神长十倍,相传玉液琼浆酒,此酒只应天上有, 世人谁得尝半口,人间还饮人间酒,天下美酒无其数,能得此酒真奇遇,献王就是玉液酒, 玉帝能得不撒手,杖头尽倾百文钱,城中有卖买一坛,归去呼朋且尽欢,林中松下酒中仙, 此酒品位天下无,酒仙个个都心服,美酒饮尽不留空,佳酿原出献王城,献王封地在此乡, 献县得名缘献王,贤王不倾毕生力,今人安得见六籍,修学求是合民意,献为儒学再生地, 献人与王别有情,造酒还用献王名,造酒人名王占芳,豪放不让老杜康,年产美酒千万吨, 销向八方待上宾,四海都喝献王酒,献王文化不径走,孔子学院遍宇中,中有献王翼圣功, 话长纸短不尽言,美 名自有美酒传。 [3]
参考资料
- 《汉书·景十三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