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回乡(李国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总回乡》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国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刘总回乡
刘志红早些年到深圳打工,多年后的今天,由刘志红变成了刘总,至于多大的总,家乡人不知道,只有他自己知道,今年,刘总带着两个兄弟刘志青、刘志华回乡祭祖,屠猪宰羊宴请族中老幼、家乡父老,好不热闹。
家乡的老人们都说,志红是文化少了,要是文化再高点,那就更了不得了。这话,刘志红成为刘总之后,每次回乡都会听到,原来觉得是夸自己,心里还有点高兴,乐呵呵地说,您老说得是。可是听得多了,刘总心里就不是这个味了,不像是在夸奖,更像是在嘲笑他没有文化,真是说者无心,听都有意,其实这些人,几年才能见上刘总一面,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所以,刘总这次回来,不光是祭祖,还要做一件事,做一件与文化有关的事。
哪里可以做与文化有关的事?对,传播文化的地方,学校。
在回乡之前,刘总就早已和家乡的小学校长取得了联系。刘总表示,自己在外打拼多年,希望为家乡的教育做点事,有什么困难直说。具体事情等见面再谈。
刘总把家里的事交待给刘志青,带着刘志华来学校。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交待的,无非也就是那点吃喝玩乐的事。吃喝玩乐,刘志青比他还在行。
刘总的驾驶员兼秘书兼保镖小李开着刘总的奔驰,载着刘总和刘志华来学校,刘总戴着墨镜,腋下夹着皮包,大戒指,大金表,大金链子,标配。
小学校长带领教导主任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刘总。相互介绍认识完毕,校长带着刘总参观校园,边参观边介绍,也说困难和问题。
学校不大,一幢教学楼,一幢综合楼,食堂,教师宿舍,厕所。
校长介绍,我们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6名,有教师12人。来到教学楼前,校长说,这是我们的教学楼,老师们给它取名为志远楼。刘总抬头也看见了教学楼顶上的三个大字“志远楼”,就问,谁叫志远?
校长听了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眼睛直直地看着刘总,也没问。
刘总半仰着头看着天,若有所思,我是刘志红,志远楼,是不是有人叫什么志远啊?
这回校长听清楚了,但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停顿了一下说,刘总真会开玩笑,没有谁叫志远,老师们取名志远楼,是取志存高远之意,希望孩子们有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开玩笑,开玩笑,我还以为谁叫志远呢?刘总说完哈哈大笑。
跟着校长的教导主任听了刘总的话,一脸茫然,本来他想说,志存高远出自诸葛亮的《勉侄书》……刚要说,就被校长做手势止住,教导主任生生把想说的话咽下去。
来到综合楼前,校长继续介绍,这是我们学校的综合楼,这里有图书室,实验器材室,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校长没有介绍综合楼的名称是鸿儒楼,更没有介绍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刘总看到了楼上的三个大字“鸿儒楼”,只是他不认识,他只知道“鸟”字,“需”字,“楼”字,所以他在内心里念了“鸟需楼”,刘总没有念出来,他心里在想,怎么这么奇怪,叫“鸟需楼”,旁边还多出几笔来,这又是怎么回事。
转了一圈,刘总说,我到过很多学校,好多学校里面都有一个石头人或者是铜人,反正都长得差不多,怎么你们学校没有啊?
校长不是很清楚刘总的话,就问,石头人?是什么样子的石头人?
刘总说,我在很多学校都见过,就是两只手抱在胸前,腰上还挂着一把刀。
校长和教导主任还是没听懂,无奈,刘总只能翻照片给他们看,刘总的手机里照片很多,刘总边翻边向他们介绍他丰富的经历和他广大的世界。
终于找到了。
校长和教导主任一看都明白了,校长说,哦,原来刘总说的是孔子啊,他是我们的先师,圣人,对对对,很多学校都有。
管他是谁,反正,我看到很多学校都有,我老家的学校也应该有,校长你说是不是。刘总划了一下手机说。
刘总把孔子的佩剑说成是刀,难怪校长和教导主任听了一脸茫然,当然,刘总更不知道,孔子的佩剑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叫紫微剑,和他说的刀差别很大。
校长说,孔子像,我们也想过,关键是经费紧张……
没等校长说完,刘总就说,钱没问题,你们也去弄一个,钱我出。
好好好,有刘总这句话就好办了,我们尽快去办。
刘总说,校长,做成石头的,石头下面弄个底座,底座高一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嘛。还有,钱是我出的,在底座的正前面要刻上我的名字“刘志红”。对就刻这三个字。
校长想了一下,说,能不能加一个字,刻成“刘志红赠”,刻在正面不太合适,刻在侧面行不行?
不行,刻在侧面谁看得见啊,就刻在正面,就三个字,不要刻赠字,赠了,送了的,太俗气了。
刘总,请到我们办公室去喝杯茶,校长没再争辩。
到了办公室,刘总主动发问,校长,有什么问题,你说,我帮你解决。刘总边说边从包里拿出烟来发给校长和教导主任,他们俩都没接,教导主任说,刘总,我们学校是无烟学校,校园里都不准抽烟。
好好好,刘总马上就把烟收起来,对着刘志华和小李说,听见没有,不准抽烟,你们也忍着点,学文化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啊。
校长说,刘总,那我就不客气啦,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教师的办公桌和办公电脑,你看,这些办公桌都好多年了,早就用不成了。
刘总看了看说,这么老的办公桌怎么用啊,没问题,算我的,电脑呢,一人一台,有几个人?
有12个人,可不可以多给1台,我们其他地方要用。
刘总看着小李说,记着啊,13台电脑。
校长接着说,刘总,我们的电子白板也用不成了,能不能给我们换几台一体机。
白板?你们还打麻将啊?刘总把自己斜挂在椅子上说。
不是打麻将,是上课用的。教导主任说。
上完课打打麻将,放松一下也可以嘛,要麻将机,我也可以帮你们弄一台。
校长赶忙说,不用,不用,我们都不打麻将。
刘总说,校长,这样,我这个人读书少,也不会绕弯子,你说的办公桌,电脑我帮你解决,还有那个什么?就是弄在外面那个,叫什么来着?
校长忙说,孔子像。
对对对,就是那个石头人,管他是谁,你们去弄。校长,我出了这么多钱,我也想留下点东西,你们帮我宣传宣传。
刘总,有什么要求你说。
石像下面要刻我的名字,这个刚才已经说过了,还有,这幢楼叫志远楼,就改一个字,叫志红楼吧,那边那幢楼也改一下,学生嘛,多读点书,以后可以向我学习嘛,挣了钱,也回来帮帮学校,向我学习,我是刘志红,就改成“学红楼”,那几个字的钱我出。
校长听了,心里很是犯难,如果按刘总的意思改,老师们会怎么想啊,世人看了会怎么说啊,“志红楼”“学红楼”说不清道不明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与《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呢,当然,这个刘总不会知道。校长不知道的是,刘总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刘志青,一个叫刘志华,你说,要是发家致富的不是他刘志红,而是刘志青,也说要改成他的名字,也要向他学习,那还不改成“志青楼”“学青楼”啦,至于他的另外一个弟弟刘志华,“志华楼”“学华楼”那也不叫个事啊。
校长没有答应刘总的要求,刘总想做点与文化有关的事也没做成。[1]
作者简介
李国明: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中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