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福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福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出生 1963年8月
辽宁省庄河市
国籍 中国
母校 长春地质学院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刘福来,男,1963年8月出生,男,辽宁省庄河市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人物简介

刘福来,198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90年获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化学系矿物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博士后。1984-1995年在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应用地球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

主要贡献

刘福来同志长期从事基础性地质研究,在变质地质学和前寒武纪地质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厘定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重大变质事件群,发现两条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带,对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聚-散动力学过程的探索做出重要贡献。厘定大别-苏鲁地体是一条巨型(2000公里)超高压变质带,发现巨量陆壳物质深俯冲-超高压变质的确凿证据,引领超高压变质带变质演化研究手段的创新。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是一条长达1000余公里的复合造山带,是古特提斯洋至新特提斯洋打开-闭合的一条重要缝合线。率先发现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存在一条长达1000余公里的复合造山带,首次建立了三叠世双向(相向)碰撞-俯冲-折返的动力学演化模式。通过天然块状岩石高温高压实验,率先发现熔体参与变质反应,促进变质反应理论的发展。

论著与获奖

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2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R8),省部级一等奖2项(2R4)、三等奖2项(2R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参考来源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福来 ,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