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福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福來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出生 1963年8月
遼寧省莊河市
國籍 中國
母校 長春地質學院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劉福來,男,1963年8月出生,男,遼寧省莊河市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7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

人物簡介

劉福來,1984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地質系地質學專業,1990年獲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化學系礦物學專業碩士學位,1995年獲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岩石學專業博士學位,1996-1997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做博士後。1984-1995年在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應用地球化學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5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 。

主要貢獻

劉福來同志長期從事基礎性地質研究,在變質地質學和前寒武紀地質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厘定華北克拉通古元古代重大變質事件群,發現兩條高壓麻粒岩相變質帶,對全球哥倫比亞超大陸聚-散動力學過程的探索做出重要貢獻。厘定大別-蘇魯地體是一條巨型(2000公里)超高壓變質帶,發現巨量陸殼物質深俯衝-超高壓變質的確鑿證據,引領超高壓變質帶變質演化研究手段的創新。發現青藏高原東南緣點蒼山-哀牢山雜岩帶是一條長達1000餘公里的複合造山帶,是古特提斯洋至新特提斯洋打開-閉合的一條重要縫合線。率先發現華北克拉通東南緣存在一條長達1000餘公里的複合造山帶,首次建立了三疊世雙向(相向)碰撞-俯衝-折返的動力學演化模式。通過天然塊狀岩石高溫高壓實驗,率先發現熔體參與變質反應,促進變質反應理論的發展。

論著與獲獎

出版專著7部,發表論文23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R8),省部級一等獎2項(2R4)、三等獎2項(2R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7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參考來源

  1.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導師簡介-劉福來 , 中國地質科學院, 2013-11-24